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403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莫乃光議員回應法改會諮詢:兩條法例應同步進行

$
0
0

法改會《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工作小組今日公佈諮詢文件,並提出有關立法方向的建議。一直與民間團體推動制訂《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的莫乃光議員回應表示,法改會工作小組歷時五年半和43次會議研究後,對於檔案法是否需要立法仍提出問題,表示失望。莫議員認為《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兩條法例缺一不可,應該同步進行立法,諮詢後政府或繼續拖延,他憂慮立法遙遙無期。

法改會《檔案法》工作小組初步認為『有理據支持訂立檔案法』但諮詢文件提出『實際問題』。相對而言,公開資料制度的報告則明確地建議『政府應通過立法實施具有法定地位的公開資料制度』。莫議員擔心檔案法諮詢文件第5.28段提出要平衡其他相關因素,例如對職員士氣的影響等,會被用作不立法的理由。

社會上早已有共識認為政府行政指令對於違法行為沒有懲罰不能接受,莫議員重申具有明確罰則的《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才能防止政府部門不遵從規定、未經授權移走和損壞公共檔案、故意拒絕公開資料申請等行為,否則法例會淪為『無牙老虎』,情況猶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對於私隱洩露的懲罰力度嚴重不足。

莫議員聯同陳淑莊議員、郭榮鏗議員與檔案行動組合作在2017年提出《公共檔案條例草案》,特別提出需要對違法行為實施罰款和監禁等制裁,加強法例的阻嚇力。《檔案法》諮詢文件提及須考慮公務員士氣等因素,令人憂慮這些『實際考慮』會被用作繼續拖延立法、沿用現有機制和不引入罰則的理據。比較之下,公開資料諮詢文件的第18項建議明確提出應把處理索取資料要求的相關違法行為訂為罪行。

法改會工作小組表示諮詢後會再提出最終建議交予政府,但當局亦不一定需要全部跟從。莫議員提及林鄭月娥競選時曾支持香港記者協會的《新聞自由約章》,包括承諾任內落實制訂《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莫議員促請政府加快立法工作和落實法改會的實際建議。莫議員將與民間團體研究報告內容並對諮詢文件作出回應,並繼續爭取特區政府盡快為《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法》立法。


檔案法諮詢雷聲大雨點小 公民黨冀望政府盡快推行

$
0
0

歷時5年,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法改會)終就檔案法及公開資料提交諮詢文件,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形容有關文件千呼萬喚終於面世,陳指自2011年及2014年審計報告及申訴專員公署就政府檔案處的檔案管理工作作出調查後,社會早有聲音要求盡快推行檔案法及資訊自由法。陳續指檔案法諮詢文件內容分析雖全面,惟在諮詢方式上則強差人意,不夠進取。

陳淑莊指是次法改會就檔案法的諮詢文件明顯有別於以往諮詢文件的做法。翻查過往記錄,法改會其他的諮詢文件均會註明有關的小組的建議,惟是次諮詢文件並未有列出小組建議,陳表示小組已就有關議題討論了5年之久,諮詢文件明顯不符公眾期望。

陳淑莊對檔案法小組主席於會上指公營機構仍未有足夠準備,有關法例或未能適用於公營機構的說法,並對主席指出可在日後個別公營機構準備好後再納入監管的說法感到極為詫異。陳提醒公營機構乃行使法例上賦予的公共權力,本質上於政府部門無礙,有關法例絕對有需要將公營機構納入監管。陳反駁指若公營機構未有準備,政府更應協助有關機構盡快制定一定的標準及管理模式。

最後,陳表示檔案法須與資訊自由法一併實行,才能有效監察政府施政。惟陳淑莊指對有關立法進度感到憂心。根據過往資料顯示,法改會往往在有關議題的諮詢文件公布後2年才能提交報告,再等待政府回應及實行可能更需時5年以上,甚至更有紀錄顯示政府不接納或不回應相關報告。陳提醒訂立檔案法為特首林鄭月娥參選時的政綱,有關研究已進行多年,社會聲音亦已十分明顯,林鄭政府必須在換屆前兌現承諾。

政府十分不重視噴水池的水質安全

$
0
0

不是馬後炮

不是馬後炮,我事前已再三提醒政府當局,噴水池可能會增加患退伍軍人病的風險。

2018年11月23日,立法會財委會審議觀塘海濱音樂噴泉項目撥款 [註一]。我質問政府,發現政府在計劃及興建噴水池時,無考慮過退伍軍人症問題;負責管理的康文署也沒有定期抽取樣本化驗退伍軍人桿菌。有片有真相:

2018年11月30日,立法會財委會繼續審議觀塘海濱音樂噴泉項目撥款。
政府就我上一次的問題作書面回覆 [註二]:

  1. 政府轄下的噴水池,截至2018年7月31日共有89個,分別由康文署 (77個) 和房屋署(12個)管理;
  2. 政府承認,場地管理部門並沒有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

故此我追問了一次,再花第三次發言機會指出政府的錯誤:

  • 政府建築署說有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但是負責管理的康文署卻說沒有抽取樣本化驗退伍軍人桿菌,其後的書面補充文件確認了此事;
  • 音樂噴泉由咨詢,到在區議會討論,至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及財委會申請撥款時,從未提及噴水池可能會增加患退伍軍人病的風險,向當區區民推銷噴水池時,也沒有解釋風險;
  • 負責管理噴水池的康文署,只為泳池驗水,而認為噴水池沒有人游水,掉以輕心而沒有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這是基本的錯誤,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在網站已列明噴水池為有染病風險的設施之一 [註三]。

只有兩家媒體報導,而且引用官方口頭回答來中和我的觀點:

  • 觀塘海濱音樂噴泉設有嬉水區,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問到,有否向噴水池周遭的居民或使用工廈的人士,清楚交代噴水池會增加患上退伍軍人症的風險;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表示,噴水池距工業區相當遠,上面是觀塘繞道 [註十三,明報2018-12-1]。
  • 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指出,退伍軍人症是靠吸入水珠傳播,免疫力較弱人士容易受到感染,噴水池附近居住亦會增加患病風險,而本港每年有七十多個退伍軍人症患者,直言若噴泉水質處理不當,會有不少爆發風險。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謝昌和指,噴泉水質會參考游泳池的水質要求,包括不含大腸桿菌、細菌含量設上限等 [註十四,東方2018-12-1](在註三政府文件說明,負責管理噴水池的康文署從來無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

我亦想指出,以上報導轉述區議會主席和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的言論,是錯的。我會在文章引述官方文字解釋其錯誤。

2018年12月4日,有報導指出,在將軍澳住宅有三名住客患退伍軍人症,其中兩人情況危殆:
[註四] 將軍澳豪宅天晉爆退伍軍人症,2住客肺炎危殆。蘋果日報,2018-12-04
[註五] 天晉爆3宗退伍軍人症,源頭疑噴水池瀑布。明報,2018-12-05
[註十五] 將軍澳天晉3宗退伍軍人病個案,細菌基因型序列相同

我不是馬後炮,也不是開口中,只是做足功課而已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每年香港都有大概70個人確診退伍軍人症,今年2018年更高達100宗 [註十八],平均每星期有兩宗,所以我說不是開口中 [註十九]。

除了在將軍澳爆發外,
[註十六] 小西灣富欣花園七旬老翁染退伍軍人病,經濟日報,2018-12-03
還有,
[註十七] 加州迪士尼去年爆退伍軍人病疫情 水霧設施成病菌媒介?台灣英文新聞 2018-12-06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其實爆發集中在城市裡,觀塘和將軍澳有很多紅點。

政府十分不重視噴水池的水質

政府在過去兩年曾公開回答幾位立法會議員對泳池水質的質詢,都重複說「政府十分重視公眾及私營泳池的水質......」

  • 政府十分重視公眾及私營泳池的水質。食環署是根據《泳池規例》(香港法例第132CA章)對私營泳池作出發牌及監管。
  • 就私營泳池的水質標準,《泳池規例》第10條規定私營泳池持牌人須保持泳池的水質在所抽取的每個容積為100毫升的池水樣本中,均不含大腸桿菌;及池水樣本中的細菌總數,每毫升不超過200個細菌 [註六]。
  • 康文署一向非常注重公眾游泳池的清潔衞生,轄下所有公眾游泳池的池水於開放時間內均不停地循環、過濾和消毒 [註七]。
  • 政府十分重視公眾及私營游泳池的水質,並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負責管理轄下的公眾游泳池,而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則負責對私營泳池作出發牌及監管 [註八]。

相反,負責管理噴水池的康文署,只為泳池驗水,而認為噴水池沒有人游水,掉以輕心而從來無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顯示政府十分不重視噴水池的水質。

退伍軍人病
名字

  • 洋名叫 Legionnaires,我比較喜歡其中文名,因為...
  • 在1976 年,美國召開的退伍軍人大會時,爆發了曾肺炎,因而命名。

為何得病?

  • 退伍軍人病是由退伍軍人桿菌引起的;
  • 退伍軍人桿菌尤其適合在攝氏 20 – 45 度的暖水中生長;
  • 透過吸入受污染之水點和霧氣而染病。水點和霧氣是重點,何栢良指,外國出現退伍軍人病聚集性個案主要發生在有噴水池的地方,如遊樂園等,因為噴水池能將水霧化,若免疫力較低人士吸入水霧後就可能染病 [註十八]。觀塘區議會主席表示,噴水池距工業區相當遠,上面是觀塘繞道。所以我要指出是錯誤的觀念,噴水池能將水霧化,海風一吹,水點和霧氣能散到很遠的地方。

何人是高危?

  • "退伍軍人"
  • 男士、年長者 (> 50 歲)、吸煙、酗酒人士、免疫力較弱的人士 (長期病患者、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

何地是高危?

  • 一字記之曰 - 水
  • 供水系統保養欠佳、舊式系統
  • 水塔或噴水池
  • 電熱水器、按摩池或溫泉
  • 近期曾在酒店或船隻內逗留

病徵

  • (一般)發燒、疲倦、頭痛、肌肉疼痛;
  • (呼吸)乾咳、呼吸困難;
  • (腸胃)腹痛和腹瀉;
  • (嚴重)可出現神經系統病徵(如精神錯亂)、呼吸衰竭、死亡。

治療

  • 抗菌素(可治療退伍軍人病)

[註九 衞生防護中心網頁]

預防退伍軍人病工作守則 [註十]

適用於樓宇管理的冷熱水系統內務管理指引 [註十一]

瑪麗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噴水池也關閉了。很多私營屋苑內的噴水池,有些關閉了,有些用來種花,也不知道當局有無監管。

結論

  1. 政府只說十分重視公眾及私營泳池的水質,卻被我指出無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我認為政府十分不重視噴水池的水質安全;
  2. 政府部門層層疊疊,卻沒有溝通和合作:
  • 建築署負責建造噴水池,以為噴泉水質會參考游泳池的水質要求;
  • 康文署負責管理噴水池,沒有為轄下的噴水池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
  • 預防退伍軍人病工作守則,放在機電工程署網頁;
  • 衞生署在網頁寫上,噴水池可能會增加患退伍軍人病的風險。
  • 瑪麗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噴水池也關閉了。很多私營屋苑內的噴水池,有些關閉了,有些用來種花,也不知道當局有無監管噴水池。
  • 政府某些部門,以為噴水池 “less harmful”,完全錯誤。
  • 退伍軍人病,會死人的,尤其是男人五十食煙飲酒長期病免疫力弱要注意,「海軍鬥水兵」,水是傳播關鍵之一,噴水池是也。
  • 參考資料
    [註一]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2018年11月23日 觀塘海濱音樂噴泉
    [註二] 立法會財務委員,政府當局就項目FCR(2018-19)59的跟進事項提供的資料,立法會FC61/18-19號文件
    [註三] 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 退伍軍人病
    [註四] 將軍澳豪宅天晉爆退伍軍人症,2住客肺炎危殆。蘋果日報,2018-12-04

    [註五] 天晉爆3宗退伍軍人症,源頭疑噴水池瀑布。明報,2018-12-05
    [註六] 2017年3月1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家麒議員的提問泳池水質,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的書面答覆。
    [註七] 2018年6月20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慧琼議員的提問救生員人手及公眾游泳池水質,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書面答覆。
    [註八] 2018年11月14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鄭泳舜議員的提問公眾游泳池場館池水的質素,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書面答覆。
    [註九] 衞生防護中心網頁 退伍軍人病
    [註十] 預防退伍軍人病工作守則
    [註十一] 適用於樓宇管理的冷熱水系統內務管理指引
    [註十二] 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Vol 15 Jan 14-Jan 27 2018
    [註十三] 觀塘噴泉5000萬撥款獲批,明報,2018-12-1。
    [註十四] 財委會通過兩社區重點工程,東方,2018-12-1。
    [註十五] 將軍澳天晉3宗退伍軍人病個案,細菌基因型序列相同
    [註十六] 小西灣富欣花園七旬老翁染退伍軍人病,經濟日報,2018-12-03。
    [註十七] 加州迪士尼去年爆退伍軍人病疫情 水霧設施成病菌媒介?台灣英文新聞 2018-12-06
    [註十八] 退伍軍人病今年破百宗創新高,何栢良:噴水池將水霧化吸入或染病,明報,2018-12-04。
    [註十九] 陳沛然開口中,觀塘音樂噴泉具傳播退伍軍人症風險,獨立媒體,2018-12-05。

    作弊的一瞬

    $
    0
    0

    前幾天中國某半馬拉松的參賽者集體抄捷徑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然後更被主流報紙報道,連一向對馬拉松新聞不甚留意的朋友都有看到。網上評論自是大加鞭撻。批評容易,但跑到想放棄,又誰有沒試過?

    幾年前跑田中馬拉松,那一年的天氣熱得緊要,跑到覺得自己有點中暑的感覺。到八堡圳(圳就是灌溉用的水溝) 的時候已是三十多公里,就是沿著水道兩邊跑來回。自己的腳步越來越沉重,比自己快的跑手就在對面一路往回跑,自己卻一直都未跑到折返點。那時候我只是很想快點回到終點休息,就開始萌生了不如就這樣走過對面回去這樣的想法。雙腳不斷向前走,這個想法就一直揮之不去。

    直至有一刻,我見到有跑手真的就這樣跑過對面,然後往回跑。

    那一刻我心裏有點崩潰,對嘛,原來不只有我一個這樣想。反正時間已經不堪入目,而且歡樂為主,又不是爭取什麼成績,就這樣跑回去沒有什麼所謂吧?

    不知道那時候為什麼偏執地堅持繼續跑下去,反正我沒有把這個邪念付諸實行。但是我沒有忘記,那個讓我想跑過對面的一刻心情。

    而説到掙扎,兩年前跑Hard as Nalys次才最刻骨銘心。

    一開始的時候看這個比賽只有四十多公里,以為不會太難。怎知道那天天氣特別熱,疲勞來得特別快,跑了四分三的距離已經冒出了想快點到終點回家的感覺。最致命的,還是因為其中一個標誌的方向有誤,我在三十多公里的地方竟然白白地走上了釣魚翁、、、 整個比賽就附送了香港三尖之一。而回來之後,路上都幾乎見不到其他參賽者了。

    好不容易來到清水灣道盡頭迴旋處的補給站,那一刻完全是人間交叉點:補給站後面就是回去終點的路,但我卻應該往旁邊走,完成剩下來往龍蝦灣郊遊徑走一圈的一段賽道。疲態盡現的我,那時候完賽什麼的都已經拋諸腦後,我只想就在這個地方向終點跑回去,拿回行李之後就坐車回家。最折騰的是,往龍蝦灣跑完之後其實就是要回到這個補給站作為最後的CP!

    我在那個補給站猶豫了一個世紀,最後也許是面皮太薄還是什麼原因,我終於決定去龍蝦灣方面走,完成最後一段的路程。我必須承認,這一段路,我一邊跑,後悔的感覺從未離開過心頭。龍蝦灣的山不高,最多只有不足三百米,感覺卻比爬上大東山還要難。再次經過那個檢查站的時候,我面如死灰,這時候才真正走上回程的路。在最後的一段大拗門路上,遇上了前段一直在我前面不遠的跑者,已經換好衣服穿著拖鞋對我說加油,那一刻的厭世感,至今難忘。

    這兩次,一念之差,我也許就會作弊了。沒有作弊,是因為覺得既然參加了,完成全程就是一種責任。但更重要的,應該是之前的各個比賽都有覺得難受的時候。那些難受,讓我認識到再困難的路,一步一步走也總會走得到終點。到比賽完成之後,就會覺得那些難受雲淡風輕。而多苦的苦也捱下去,比賽履歷上就會增加一個成功完成的比賽,而不是在之後即使後悔,卻沒法回到作弊那一瞬,去完成那一個未曾完結的賽事。

    完成一個比賽,究竟代表什麼,這一點跑者心裏最清楚。作弊之後即使沒有其他人發現,這件事卻會相伴一生。難捱的比賽,一生裏面總會出現,希望我們都能堅強面對每個挑戰,不留遺憾。

    作者 Facebook Page

    技驚四座的 Lady Gaga:《星夢情深》

    $
    0
    0

    究竟應該用一個怎樣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呢?若果音樂電影來說,我是完全喜歡的,因為歌實在好聽,完全配合劇情,男女主角唱得演得,就算離場了腦海還記得那些歌曲的片段,後來再聽原聲帶,每一幕都有點印象。不過若果以劇情推進或者細膩度來說,《A Star Is Born星夢情深》則還有進步空間(電影中文名字可唔可以用番少少心思去改?我更喜歡台灣的《一個巨星的誕生》),特別是Ally開始成為歌星之後的劇情。

    但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感性的人,哪個不想有一段如此單純相愛的感情?雖然最後是悲劇收場,只是那一刻,他們還是深深相愛著的。Bradley Cooper與Lady Gaga,就是Jack與Ally,所以我們作為觀眾,才會如此投入,離開戲院才會如此難過。

    Jack(Bradley Cooper)是搖滾界天王巨星,從電影開首我們知道他不開心而且有酗酒情況,在偶然機會下跑到一家小酒吧,遇上原本在餐廳當侍應的Ally--他在酒吧唱歌。Jack對於Ally的演出感到驚為天人,主動認識Ally,而有趣地,Jack在Ally面前可以訴說心事,包括成長背景等等。他們認識的第一晚,就是兩個很愛音樂的人,聊天,創作音樂。沒有愛情,沒有其他。

    或許Ally也沒有想過這晚跟Jack的邂逅會將他快要放棄的音樂夢重燃起來,所以那一夜過後,他如常上班,就算Jack找人來邀請他去看演唱會,他最初也是拒絕的--直到跟上司鬧翻才裸辭出走,然後萬萬也想不到,之前一晚即時哼出的歌,被Jack簡單編曲後,即場邀請Ally合唱。

    我喜歡電影這樣安排:一次讓Ally如夢幻般的在萬人前唱歌的經歷後,兩人才成為情侶。大概因為惺惺相識,自然感覺更強烈:Ally被Jack的表演與音樂吸引,Jack也深深愛上Ally的音樂與歌聲。當然,Ally一定會因為Jack的賞識與及為他所做的而感動。

    只是,當Ally被唱片公司看上要捧紅之際,而Jack的事業卻慢慢走下坡,耳患亦越見嚴重,就算女的如何顧及男的感受,男的也難免會感到不是味兒。Jack給予Ally要做自己唱自己想表達的當然沒錯,但他的妒忌也是存在的,縱使,我覺得不算過份了。

    事業失意,跟哥哥反了臉,酗酒的情況再次復發。我對於兩人吵鬧倒不覺什麼,因為我們電影中得知,兩人是深愛著對方的,那些意氣用事很快就會主動和好,所以,在事業剛剛起步之時,Ally願意與Jack結婚。

    他們互相深愛的鐵證,當然包括Jack在Ally獲得格林美大獎時在台上完全讓他非常尷尬的行為,而Ally事後不顧身世立即替丈夫處理;同樣地,Jack知道自己出了問題,願意接受治療,從Ally在Jack治療尾聲再次見到丈夫那份雀躍與激動,兩人的愛,完全沒有因為之前發生的事而被影響。

    最後發生的悲劇,有人說,是那個經理人的錯。或許是,身在其位,想保護自己的金蛋,當然會這樣做,自古以來多少經理人唱片公司將戀情破壞,我們都清楚。

    這一幕,太讓人心痛:

    電影不足的地方,應該是對於Ally的事業發展,與及他在走紅後的心路歷程,這部份若果有所補足,這電影會精彩很多。

    不過,絕對要欣賞,Bradley Cooper首次執導的成果,還有他作為演員的認真。不知道他本身能不能唱,但電影裡的他,就是Jack,一個很有吸引力的Rock Star。Lady Gaga更厲害的是,除了洸盡鉛華演活了Ally未紅前的每一幕(紅了後的對他來說可能駕輕就熟),他把Ally對Jack的愛,沒有誇張,不多不少,震撼著感動每一位觀眾。

    真愛難求,走到最後更難,但獲得一份真愛而到最後仍然互相愛著的,也不容易。

    電影真的要看,原聲帶絕不能錯過。有看過的,應該完全明白我說什麼。

    原文刊在作者網誌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Facebook Page

    不要朋友做標本! 8個動保團體促特首放過BOBO

    $
    0
    0

    文:論盡採訪組

    8個動保團體今日到政府總部遞交聯署信,促請特首崔世安撤回民署將BOBO製成標本的決定,認為BOBO是澳門市民的朋友,與澳門市民二至三代有深厚感情,相信澳門市民都不會願意將自己的朋友製作成為標本,希望BOBO能夠入土為安。他們又批評民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一度隱瞞要將BOBO製成標本的事實,有議員問及時卻沒有向社會坦言告知,質疑戴祖義為何不說明細節。

    上周六,由保護遺棄動物協會主辦,並有多個動保團體協辦的《紀念Bobo 及聯署反對民署將Bobo製成標本》聯署活動於二龍喉公園熊舍前地舉行,活動共收到約556個簽名。

    美國兵臨城下,習皇開始潰敗

    $
    0
    0

    G20的特習會,顯示特朗普在這次中美貿易戰中取得初步勝利。因為美國只是以延緩90天加徵2600多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換取中國立即額外購買1.2兆美元的美國農工與能源產品,並且在90天裡對中國強迫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路入侵和竊盜、服務業和農業等結構改革問題立即展開協商,而這當然必須拿出使美國相信的改革措施,否則美國仍會加稅。另外中國還答應減低汽車進口稅、取消對美國大企業高通併購恩智浦的卡關,並承諾列管變相毒品輸往美國。這顯示主動權完全操在美國手裡。與習近平早先「以牙還牙」的最高指示是完全相反的結局,顯示他的權威不堪特朗普的一擊。

    本來,中國除了人口多,各方面的實力都無法對抗美國,美國要求中國吐出過去從美國偷來的、騙來的利益完全合情合理,偏偏習近平的紅衛兵性格,牢記當年風光歲月中那個口號,「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們!我們!」的狂熱與狂妄心態,不但以為自己可以充當主宰中國的皇帝,甚至還可以以天朝、天子身份主宰世界。結果在現實世界中碰到了大釘子,只好乖乖臣服在特朗普腳下。

    事前特朗普已經信心滿滿的自認可以穩操勝券,可以兵臨城下訂立城下之盟。中國的正常官員也有這樣的認識而主張早早與美國妥協,偏偏就是狂妄愚蠢的習皇帝不是這樣看法而最後遭此羞辱,可說咎由自取。所以中國媒體對這些內容只是低調的簡單報導,否則被中共訓練出來的現代義和團會出來反噬習近平。習近平無法與美國公開對抗,為了挽回面子,在特習會後居然在東道國阿根廷,及與美國近鄰的巴拿馬大肆進行撒幣外交,大挖美國後院,顯示共產黨不變的本性,美國當然也會再記下這筆帳。

    由於美國已經把中國列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因此即使中國在經濟上滿足了美國的要求,美國也還會在軍事、外交、人權等議題上繼續對中國施壓,迫令中國進行改革。美國對中國沒有領土要求,只是要中國進行改革,走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道路。

    中共能否在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的壓力下回到改革的道路上,很難說。因為中共的本性就是專制主義者。中國要改革,首先要廢除習近平在任期上的終身制,最好提前把他趕下台。偉大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下很難做到這一點,可能要先透過宮廷鬥爭把習近平趕下台,才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現在紅二代的鄧樸方、劉源已經發出批判習近平的聲音,但他們也不是民主主義者;只是可以促使更多的黨內高層擺脫「穩定壓倒一切」的陳舊思維把習近平趕下台,然後逐漸建立親西方的政權,依靠西方國家的力量進行改革來挽救中國,以西方的普世價值來解放中國人民。

    可以抱怨,但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批評的那一類人

    $
    0
    0

    世界是冷酷的,因為誰都不願意給誰的一個機會。

    近年很多年輕人在抱怨僱主不給年輕人機會成長,現實是其實不單僱主,我們對給別人機會時也很吝嗇。一套電影,由新導演執導、新演員擔正,又挑戰高難度,就必然會有沙石。然而,消費者都很殘酷,覺得付錢入戲院就要看好電影,容納不了任何沙石。世界上有多少個天才導演如Orson Welles,第一次執導就可以獲得大成功?沒有幼嫩的嘗試,很難有日後的大成就,但沒有觀眾的支持,他們又哪裡來嘗試的空間?《逆向誘拐》對我來說就是這種電影。

    近日看了《翠絲》,欣賞了姜皓文與袁富華的表演,他們的藝人路行得不容易(雖然姜得自己很幸運),如果當初香港人願意給他們更多機會,他們也許會給香港人帶來更多更好的演出。換過來,我相信這些年來因為欠缺機會而離開電影圈的絕不是少數,香港電影缺乏新面孔不是沒有原因。

    最近很多人在談Derrick Rose,其實還有其他球員勇敢地面對傷患,例如Gordon Hayward。去年經歷了恐怖傷患,休養一整年後復出,表現大不如前。其實才復出三個月,要慢慢將身手練回來屬人之常情,但不少球迷早已失去耐性,要求將他換走。今仗他對木狼的表現出色,堵住了反對者的口,也證明不少球迷都欠耐性。球迷對球星如是,我們對政治人物亦如是。

    我們渴望得到機會,但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機會。我要可以抱怨,但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批評的那一類人。

    題為編輯所擬


    原來林鄭月娥最叻係捉蟲(之二)

    $
    0
    0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參與鄉郊代表選舉,被指「隱晦地支持獨立是港人的一個選項」而被DQ資格。特首林鄭表示,會否修例劃定清楚「紅線」,政府會作內部研究,原來林鄭月娥最叻係捉蟲。法政匯思召集人吳宗鑾大律師反對修例,指將政治「紅線」寫在法例中,可能違憲和違反人權。

    《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列明的政權性組織公職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要求非政權性的區議員及鄉村代表「擁護同效忠」,明顯違反法理邏輯已經違反《基本法》。特區政府如將「習近平紅線」寫成法例,必將出現訴訟和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原來林鄭月娥最叻係捉蟲。 不過,司法是行政的保護傘,香港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林鄭解釋,鄉郊代表選舉條例第24條規定的聲明(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與《立法會條例》沒有分別,「所以特區政府怎樣落實立法會相關條例,就須怎樣落實《鄉郊代表選舉條例》」。林鄭仲話:「經過法庭裁決,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區是一個「實質性的要求(a substantive requirement)」,今次亦是按此標準。原來林鄭月娥最叻係捉蟲。

    2016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以及陳浩天選舉呈請案的判決,都只是與立法會有關。

    香港是普通法適用地區,法律體系由成文法和判例法兩大部分組成。《基本法》高於成文法,成文法則高於判例法。林鄭指稱,特區政府怎樣落實立法會相關條例,就須怎樣落實《鄉郊代表選舉條例》。成文法高於判例法,政府將陳浩天立法會選舉呈請案的判例,凌駕於成文法《鄉選條例》,林鄭根本不知法治為何物,只知鸚鵡學舌唯命是從,林鄭月娥是個連狗都不如的行政長官。

    朱凱廸5點聲明的第3點指出:「《鄉郊代表選舉條例》、其他法例及《基本法》(包括釋法文件)皆無賦權予選舉主任作任何形式的政治篩選,或以政治原因宣布任何參選人提名無效。」朱凱廸的解說基本上正確。

    朱凱廸聲明,選舉主任無權審查鄉郊代表選舉中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朱凱廸的理解正確。《鄉郊代表選舉條例》第22條 訂明「獲提名為候選人的資格」,共有五項規定,並無規定獲提名為候選人必須真心誠意擁護《基本法》。權力必須由法律規定,選舉主任的職權,只能審核第22條的五項規定,無權審查候選人的政治立場。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質疑朱凱廸,似乎是錯誤解讀了鄉郊代表選舉規例。因為即使104條及其解釋並不直接適用於鄉郊代表選舉,選舉主任只需依據《規例》行事,亦有權向朱索取有關資料。而朱作為獲提名的候選人亦必須提供足夠資料令選舉主任「信納」。

    《鄉郊代表選舉條例》第24條是訂明「獲提名的候選人須遵從的規定」,須簽署聲明示明「會擁護同保證效忠」,否則提名無效。候選人簽署聲明已經遵從《條例》的挸定,權力必須由法律規定,《條例》並無授予選舉主任審查權。

    香港附屬法例第541L章《選舉程序(鄉郊代表選舉)規例》第7條如何提名候選人第7(3)條訂明:選舉主任可要求獲提名為候選人的人提供提名表格沒有涵蓋而該主任認為需要的資料,以令該主任信納 ——(a)該人有資格獲提名;或(b)該項提名是有效的。

    《規例》第7(3)條所指選舉主任認為需要的「資料」,是核實候選人身分以及確認「候選人資格」的額外資料。「會擁護同保證效忠」不是成為候選人的資格,簽署聲明是「獲提名的候選人須遵從的規定」。「候選人須遵從的規定」根本不需選舉主任信納,選舉主任無權要求候選人證明是否真心誠意「擁護同效忠」。

    《規例》第7(3)條的規定,不適用於候選人簽署的聲明。質疑朱凱廸錯誤解讀《鄉選條例》,梁美芬果然名符其實係小學雞法律磚家。

    《鄉選條例》第24條 以及《立法會條例》第40條,規定候選人簽署「會擁護同保證效忠」的聲明,都是「獲提名的候選人須遵從的規定」,候選人簽署聲明已經遵從《條例》的挸定。「候選人須遵從的規定」根本不需選舉主任信納,《條例》並無授權選舉主任政治審查,所有DQ參選權的個案,特區政府都是以法治之名施行暴政之實。

    原來林鄭月娥最叻係捉蟲
    梁美芬名符其實係小學雞法律磚家

    數千灌水假意見 大坑4-4C出盡茅招

    $
    0
    0

    〈平均兩個月一次!〉大坑道4-4C(A/H6/87)地產商在單是2018年,交足六次文件,我們更發現在公眾諮詢中多了數千支持樣版信,事情正調查中,大家必須呼朋喚友,力抗申請!

    聯署 Join our petition — http://bit.ly/2QfMLhG
    截止 Before — 2018.12.21

    【數千灌水假意見 4-4C出盡茅招】

    我們翻查城規會文件,發現數次諮詢中冒現數千份涉嫌虛假贊成意見書,當中疑點重重:

    1. 兩種格式、一樣內文
    根據於城規會查閱的公眾意見,7月及 9月各有一批贊成信件。基於文書字跡相同、格式和模式相似,有理由相信是同一人或幾個人假冒或虛構不同人撰寫贊成信,意圖誘使城規會委員誤會很多人贊成規劃申請。

    2. 字跡相似
    「不同人」書寫的字跡異常相似,例如:「不同人」手寫體的C字,上方不約而同有勾點。

    3. 簽署模式相似
    意見人在簽署一欄寫「名 + 姓」,在簽署用單獨使用「名」。「不同人」在簽署和姓名皆不約而同使用洋名。以上意見書集中在幾個日期,由專人提交,沒有聯絡方法,令人懷疑是虛假文書,而城規會至今仍拒絕查明真偽。

    4. 「超時空」意見
    根據城規會紀錄,於10月31日收到過千份贊成意見中,有一批竟然印上遞交日期後的日子(11月4日)令人質疑有人馬虎偽造大量贊成信。

    5. 編號錯誤
    批量贊成者更將規劃申請編號「A/H6/87」,錯寫成同一申請地點一年前的編號「A/H6/82」。城規會不應將不符是次申請編號的意見計算在內。

    面對這種卑劣的奸計,我們更不能讓灌水意見蓋過居民真正的聲音!請立即聯署,反對天橋假利益,抗議假人假文書!

    城規會連結
    聯署發起:灣仔區議員楊雪盈

    立法會否決休會辯論朱凱廸被禁選村長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參加村代表選舉遭取消資格,被指是「隱晦地支持港獨」。議會陣線毛孟靜提出在立法會大會休會辯論,議案在建制派反對下,在內務委員會以22票對35票被否決。

    建制派全力反對,民建聯何俊賢指不反對其他人「港獨」,已經違反立法會擁護《基本法》誓言。工聯會郭偉強稱自決「留條生路俾港獨」,社會要處理「暗獨」。工聯會黃國健稱今日看到一篇短文,指民主派抗爭手法十分懶,「一哭二鬧三上吊」,不會支持休會辯論如此爛的戲碼。謝偉俊指多宗選舉呈請官司仍在進行中,認為在立法會休會辯論並不怡當。

    民主黨鄺俊宇、工黨張超雄及人民力量陳志全均引述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今次選舉主任對朱凱廸的要求超出《鄉郊代表選舉條例》第24條的規定,事件影響香港市民參選權的基本權利。公民黨楊岳橋諷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建制派議員不處理朱凱廸議員資格,是否「隱晦地支持朱凱廸隱晦地支持港獨。」

    工聯會何啟明稱民主派無就中出洋子遭取消資格提出休會辯論,認為只是因為朱凱廸是毛孟靜朋友才提出討論。民主黨林卓廷投訴何啟明違反《議事規則》,何啟明回應稱無猜度。

    田灣商場又申辦國際學校 區諾軒促校方開誠佈公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拆售南區田灣商場予順聯控股後,商場遭丟空,去年擬開設國際學校,但因改建圖則不符地契要求作罷。區諾軒田灣社區幹事袁嘉蔚昨向政府定期查詢時,獲回覆有另一辦學團體正作申請。袁嘉蔚促業主及辦學團體回應社區對民生設施及公共通道的訴求,立法會議員兼南區區議員區諾軒則促業主及校方開誠佈公,與社區持份者商討。

    領展於2015年出售田灣商場予中資企業佛山順聯集團,在2016年租予諾德安達國際學校 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NAIS)作校舍,預計提供520個幼兒至小學學額。樓高5層的商場,其中3層半租予 NAIS。不過因建築圖則違反地契,遭地政總署拒絕申請。

    區諾軒田灣社區幹事袁嘉蔚事後定期向教育局和運房局查詢田灣商場進展,昨日獲告知威雅公學正申請在田灣商場開辦小學,部門仍在審批中,未有最終結果。

    該學校佔用商場的範圍、學生人數及開學日期的資料均未有對外公佈。袁嘉蔚指,田灣商場被領展拆售後,商場內的民生店舖被清空,只餘下櫃員機及一間便利店,而連接山上田灣邨的公共通道亦被圍封,她促校方增加透明度,並顧及田灣居民的民生需要。

    IMG_5007
    田灣社區幹事袁嘉蔚

    區諾軒則指,田灣交通問題一直十分嚴重,憂開辦國際學校後令該區交通更加惡化。他指會繼續跟進新業主不遵從地契條款,開放商場連接屋邨的通道問題。目前業主僅於每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開放升降機及扶手電梯,袁嘉蔚稱會確保公共通道不受影響,並延長開放時間。

    區諾軒續指,事件反映領展不負責任的牟利手段,他會在區議會及立法會提出質詢跟進事件。

    目前在商場開辦學校,符合規劃用途,不需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只需符合地契條款,公眾難以知悉。袁嘉蔚及區諾軒呼籲業主及校方增加透明度,與社區持份者商討。區諾軒以南區另一所於鴨脷洲邨舊校舍開辦的國際學校為例,該校嚴令學生不可使用私家車,亦花長時間與社區商討,努力和社區共融。他稱無意與辦學機構「對著幹」,他們關注的是如何令社區同時受惠。

    IMG_5004
    立法會議員兼南區區議員區諾軒

    被問到開設國際學校會否「帶旺」田灣,區諾軒指就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學生社群,與田灣邨的社群十分不同,而家長和學生「一放學就走」,開設國際學校的同時令社區得益並不容易。

    南區區議會去年曾一致通過動議,反對於田灣商場開設國際學校,並促政府盡一切可行手段,為田灣居民提供零售設施。

    「任何仁」團隊現身 救護員自編自導:想用生鬼方法推廣救人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消防處於11月開設Facebook專頁,以身穿全藍緊身衣的「任何仁」推廣急救知識,其破格形象即成為網上熱話,甚至引來無數二次創作。「任何仁」背後的創作團隊原來是一群消防救護人員,消防處社區應急準備課署理救護監督(新界西南)周詠賢承認「任何仁」設計破格,但他希望公眾可以多留意影片的救人訊息,不要過於側重「任何仁」的形象。

    一眾傳媒到達百勝角消防救護學院的訪問場地,三名穿著整齊制服的救護人員早已在等待。消防處於10月重整架構,設立新部門「社區應急準備課」,專門介紹基本求生技巧。

    「大家好,我想首先講講『任何人』的構思。」周詠賢率先發言,他曾任救護組社區關係組,負責編劇及導演,廣受歡迎的「任何仁」正是出自其構思。周詠賢表示「任何仁」其實早已出現在消防處推廣使用除顫器課程的海報上,他當時花了兩個月時間構思,見反應不俗,於是「想再行多步,用啲有趣生鬼方法推廣」,遂與救護主任羅儷兒一同繪畫分鏡圖,於影片中實體呈現「任何仁」。他指,整個創作團隊為數約10人,全為消防及救護人員,並非專業的拍攝人員,「大家都想抱住熱誠想將救人的訊息傳遞給公眾」。

    _DSC9183
    消防處署理救護監督(新界西南)周詠賢

    影片源自真人真事 盼市民細味內容

    周詠賢多次強調自己不是專業的電影人,「只是個講故事的人」,而他編寫的故事來自日常生活。周詠賢表示,「任何仁」與拳擊選手曹星如合作的「擊活人心」影片,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他憶述在一、兩年前有位年輕爸爸在運動期間心臟病發,幸得市民即場施行心肺復甦法(CPR)及心臟去顫器(AED)而獲救,令年輕爸爸能與家人重聚。故事令他深感出手救人「唔只救一個人,而係救一個家庭」,希望市民可以細味影片的內容多於留意「任何仁」的形象,「佢(任何仁)只係一個導體」。

    _DSC9239

    揭藍色緊身衣之謎

    網上有評論指「任何仁」設計破格,懷疑與預算不足有關,甚至有指與成人影片角色相似。周詠賢就認為有批評才是好事,「呢個係市民可愛嘅地方,做公眾教育應該聆聽公眾嘛。」周又指「任何仁」的構思參考過不少卡通圖片,但由於技術不足,「所以有兩隻手、兩隻腳就接受」。及至要將「任何仁」實體化,本來打算以人偶款式製作,「但發覺公仔款冇手指,做唔到CPR(心肺復甦法)」,才造就今天緊身藍衣的形象。至於為甚麼「任何仁」會是藍色?周靦腆回應:「咁消防處通常用紅色,用藍色反差好似大少少。」他坦言曾擔心設計破格,特別感謝部門管理層信任,「部門有胸襟去包容創意好難得」,但他沒有透露整個計劃的預算,只稱是「好高效的成本」。

    _DSC9291

    訂立《好人法》要視乎市民能力

    消防處落力推廣救人、自救的精神及知識,但有前線康文處職員及外判保安員曾表示怕因做錯而牽涉法律訴訟,有學者更倡議訂立《好人法》,為施救者提供法律保障。救護監督(社區應急準備)吳苑茵認為,立法言之尚早,要視乎市民是否已準備足夠的知識及能力。她又指,消防處的職責是滅火救人,「只要你肯幫人,做多做少已經係後話」。

    _DSC9199

    記者:周頌謙

    【旺角騷亂案】食環職員稱同事被小販車推撞 當晚沒拘控小販

    $
    0
    0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2016年農曆年初一至二的旺角騷亂中,梁天琦、李諾文和林傲軒各被控一項暴動罪,容偉業被控一項煽惑暴動罪、一項非法集結罪、四項暴動罪及一項襲警罪。食環署首席小販管理主任張文毅供稱,2月8日晚上目睹有身穿藍色上衣的人士護送小販從後巷推木頭車出砵蘭街。張又稱,有小販欲將滿載滾油的木頭車撞向他的同事,惟當晚沒有拘控過任何小販。不過,張並不認同小販管理隊在新春期間採取較寬鬆的執法態度。

    食環職員稱被小販用木頭車推撞

    首席小販管理主任張文毅供稱,於2016年2月8日晚上9時到達砵蘭街朗豪坊對出,身穿便衣,當時人流和馬路依然暢順。至9時25分,張發現有約200人聚集,意會到可能有事發生,於是抽調多兩隊小販管理員到砵蘭街。

    其後張收到消息指,山東街及砵蘭街某一後巷,有5至6檔小販推木頭車出來。約5分鐘後,張目睹有載有滾油的小販車向他的方向前進,小販後面有5至6個穿著藍色外套、戴深色口罩的人士伴隨,他們的外套前面寫有「本土」,後面寫有「本土民主前線」。張稱,其中一名小販推著載滿滾油的木頭車欲撞向穿著制服的小販管理員,該車兜圈追逐他的同事,小販見同事站開了一邊,便留在原處擺賣,當時是9時44分。

    此時張收到同事電話,聲稱在「莎莎化妝品店」外遭人群衝撞,制服被搶去以及受傷。於是張兩度打電話報警。數分鐘後,張又收到上司賴友裕的電話,指現場情況不受控制,需要即時撤離。張稱小販管理隊於10時15分撤離,當晚在現場沒有拘捕及檢控過任何小販。

    食環職員不認同新春執法較寬容

    代表首被告梁天琦的大律師馬維騉播放影片,指從畫面中看不到該名推著木頭車的小販身後有藍衫人護送。張則稱,當時先有藍衣人士向同事衝擊,及後該小販才開始用木頭車推撞同事。馬質疑張從未在口供中提及此事,張亦同意。

    張又稱,對農曆年前夕上司與警方開會協調一事並不知情;他亦稱不記得年初一晚的「行動訓示」有否包括「不拘控後巷擺賣的小販」和「見一個拉一個」。不過張並不認同小販管理隊在農曆新年期間會採取較寬鬆的執法態度。

    代表第四被告容偉業的大律師郭憬憲指出,在1999年以前,市政總署轄下的小販管理隊於大時大節期間,會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政策。張同意,並指會避免跟小販有衝突,但仍會低調執法,但不代表不會執法。

    郭續指,1999年後市政總署被刪除,小販管理隊轉由食環署接管;郭問張,食環署有否保留到大時大節採取的體恤政策。張稱不知道。

    審訊下星期一續。

    2018年5月陪審團裁定梁天琦一項涉及亞皆老街的暴動罪罪成,加上梁承認的一項襲警罪,共被判監6年。此外,梁天琦、林傲軒及李諾文各有一項涉及砵蘭街的暴動罪未有達成有效裁決,律政司其後申請重審,並將案件合併與另外兩名被告袁智駒及外號「美國隊長」的容偉業之案件一同審理。

    被告袁智駒11月開審後承認兩項暴動罪,及一項縱火罪,現還柙候判。

    記者:黎彩燕

    「中梵的臨時協議」是統戰的勝利嗎?

    $
    0
    0

    文:梁潔芬修女(香港教區耶穌寶血女修會,現任台灣文藻外語大學研究教授)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梵蒂岡聖座,簽訂一項有關指派中國主教問題的臨時協議。這歷史性協議指定由中國方面選出主教後,教宗可以接納或行使其否決權。還有對地下教會的處理一點沒有交代。但對七名主教在教律上是「被逐出教會」但蒙赦免,官復原職。

    其實有關指派主教的中梵協議的內容,(由中方指派梵方肯首),早於二零一六年底傳出。這個協議沒有談及妥善處理地下主教和地下教會的問題。當時協議為自由派政評家例如林和立、秦家驄、桑普等猛烈批評,認為教宗和梵蒂岡官員,對共產執政的中國政治運作,缺乏適當的認知。他們對這個中梵合同內容憂心忡忡。因為將委任主教權雙手奉上給北京的領導人。那些負面的評論來自政治評論界和學術界人士,親自目睹北京如何在統戰上,無所不用其極的將香港特區大陸化,以至將《中英聯合聲明》的「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協議送進墳墓,而代之以習近平的「全權統治」。

    所以筆者禁不住要問,現在中國的政治氣候,大力提倡中國化,能提供適宜及寬容的環境,去實施以謀求天主教自由發展的中梵協議嗎?拆教堂、毀堂頂的十字架,不許十八歲以下兒童進教堂,壓迫新疆的回教徒等等,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中國有誠意給予境內包括天主教在內的宗教真正的宗教自由嗎?果若如是,為何梵蒂岡在主權上如此讓步,但未必能贏到天主教的自由發展。因為習近平已將意識型態的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宗教活動為共產黨所牢控,天主教要為執政黨服務。中梵雙方在簽署協議後,在新聞發布中聲明協議的條款不公於眾,這是使全球的華人教友尤其是大陸和港澳特區教友憂心忡忡,更令人懷疑協議的內容有利中國而對教會不利。

    這從中國的統戰政策發展,才可以解釋為何梵蒂岡有違聖教法典377及377.5條,將委任主教的權送給北京政府。人們有理由相信,協議合同內容說「教宗有決定權」"Veto Power of the Pope",將逐漸變成「教宗沒有甚麼權」"no power from the Pope"。

    人們有理由相信,協議合同內容說「教宗有決定權」"Veto Power of the Pope",將逐漸變成「教宗沒有甚麼權」"no power from the Pope"。

    本年八月美國政府轄下的「中美經濟及安全檢討委員會」,出版一份名為「中國海外的聯合戰線」的詳細研究報告,從中看到蛛絲馬跡梵蒂岡的歐籍官員所受的影響。這報告指出中國的統戰工作的幅度已遍及全球,照北京指令的中國路線而工作,在自由世界上誘使個別人士作自我約束,避免討論不利中共的事物,對北京政策不利的言論予以約制,對有利中方的言論予以宣揚,將敵對言論推到社會邊緣。報告指出魯汶是中國在歐洲統戰滲透工作的主要陣地 ,除報告指出的經濟間諜作滲透外,在魯汶的文化上和宗教界的滲透不言而喻!在魯汶大學從事有關研究中國問題的統戰滲透雖沒有說明,但熟識中國事務的就心知肚明所指何事。

    因為教廷中的歐籍官員,傳統上面對的是孟什維克派的歐共,但現在和教廷糾纏的是布什維克派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在政治取向上,兩派差異很大;加上近日中共強權政治下實施的反宗教措施的政治氣勢,就是與簽署協議所希冀獲得的宗教自由背道而馳,但仍簽訂臨時協議,相信這是中共統戰的成效。

    在教廷不少有經驗的官員與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談判,但在與北京的談判中,梵蒂岡缺乏中國問題專家,例如中美建交談判的基辛格和中英為香港前途談判的嘉靈頓公爵等重量級中國通與中國周旋。教廷對在黑箱作業的中國高層政治,相信得知甚少,連在香港作中國政治評論的都稱中國政治是一本「無字天書」甚難解讀,在中共黨外圍工作的人,都要從多方面解讀中國的政治走勢,梵蒂岡中能讀能寫中文的,早被調走沒有參與工作小組和談判工作。教廷的歐籍官員大多數靠翻譯文件了解中國和北京溝通。另一邊廂,北京以「中國特色」的路線,以偷天換日的手法,在管治香港時,將《中英聯合聲明》中的「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原則,二十年後變成習近平宣布的「全面管治」 ,教廷有否想到今日的香港,可能是明日的中國天主教會?

    教廷有否想到今日的香港,可能是明日的中國天主教會?


    與其種生基,不如靠祖國

    $
    0
    0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涉賄賂案,於美國時間星期三被裁定七項罪成,將押後至明年三月判刑。

    由著名眼科醫生淪為階下囚,實為可惜。何醫生其實是醒目仔一名,雖然是一名基督徒,但他早已垮宗教地未雨綢繆,為自己及妻子種生基,可惜最後仍難逃法網。

    據說「種生基」可以讓原本來擾亂尋仇的瘟神餓鬼、或者冤親債主誤以為當事人已死,從此就能延年、改運。但看來何醫生的冤親債主法力更高強,識穿何醫生尚在人間,一腳把何醫生踢進天牢。

    「種生基」不可靠,但國家還是可靠的;待「一帶一路」走出去走到美國,把高鐵連接到美國監獄中,何醫生就自然能搭乘祖國發展的快車衣錦還鄉。

    到時他的好伯樂「董伯」,一定會在那處恭候何醫生回歸。

    作者 Facebook Page

    律政司質疑李立峯統計,要求重返法庭交代原始數據

    $
    0
    0

    2007 年區議會選舉,梁安琪在選舉論壇豪氣干雲地說:「我唔會讀 Social Science,我讀 Law 架~」(goo.gl/2kk2HM,1:05)

    6/12 西九龍法院

    * * *

    傘運案審訊,法官允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教授出庭作證。

    李教授引用他和同事在傘運現場的民意調查,僅 6.5% 受訪者視佔中三子為投身運動的「非常重要」原因。

    輪到控方盤問,律政司提出種種質疑,包括「佔中三子」的選項太後,或會影響民調結果,最後更要求李立峯於今天重返法庭,交出原始數據。

    然而筆者翻查問卷,陳韜文教授、李立峯教授採用的民調,其實是統計學的「同意投票」(Approval Voting)。

    同意投票不同於表決。一般選舉即表決,選民只可在眾多選項中揀出唯一選擇。然而「同意投票」並不排他,允許受訪者對眾多選項作不同或相同的評價。是次民調共有六個選項: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不知道。

    受訪者可把所有原因都揀為「非常重要」,反之亦然。因此合計各選項的百分比,可遠超過 100%(goo.gl/Q6NVBh),這正是「同意投票」的特色。

    統計方式各有利弊,然而「同意投票」正正沒有律政司所質疑之弊。哪怕受訪者剔選了很多原因為「非常重要」,亦無礙受訪者繼續揀「佔中三子」為「非常重要」。

    民調結果證明了選項受歡迎程度,不與排序對應。「為保障香港的自由」原為民調第三選項,結果最受歡迎(89.1%);「響應及支持佔中三子」原為尾二選項,結果升至尾四(6.5%);「響應及支持學聯」原為尾四選項,結果升至第八(14.3%)。

    從華為太子女被捕說起 —— 為何 38 位經濟學者不可靠?(十)

    $
    0
    0

    華為太子女在習特會面同日於加拿大被捕,中國力斥加國政府嚴重違反人權,要求立即放人。對備受中共打壓的香港人來說,聽到這則新聞,不由得有點心涼:中國政府幾時開始咁尊重人權啊?又做乜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咁明目張膽干預人地國家既內政呀?

    貿易戰暫停,不代表美國收手。不少分析指,華府已改弦更張,視中國為對手而非伙伴,對中國的整治陸續有來。《人民日報》海外版也發表評論,指太子女被捕,顯示美國不會輕易終止大規模、無底線的對外貿易戰。以「貿易戰」來定性美國的針對手段,其實欠精準。以華為為例,其5G科技的實力被視為巨大威脅,人家可是站在國家安全的高度來出招,並非單純做生意賺蝕多少的問題。政治和經濟,並非香港主流經濟學者口中那樣截然二分。基於特朗普不按常理出手的作風,不難想象,由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與地位,以至充公中國領導層及其家屬存放於西方的資產,都會成為他用來打擊習總的選項。

    這到底和「明日大嶼」的爭議有何關係?

    過去多年,有份聯署撐人工島的王于漸和雷鼎鳴等經濟學者,周不時在各大媒體發表高見,通常都有意無意將經濟問題去政治化。譬如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信報文章《對民粹主義的憂慮》,王于漸如此概括香港的所謂成功之道:「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一向奉行小政府、自由企業經濟、公民自由,以及法治『四大基本準則』,這亦使香港以經典自由主義的最後橋頭堡見稱於世,自由市場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就曾經表示香港是他最喜愛的城市。」在他口中,社會各階層都深深認同「獅子山下『一定得』的資本主義式拼搏精神」,「這論說正是來自於機會均等、一視同仁的資本主義自由社會孕育而成的一種精神。」

    但正如理大講師鄒崇銘今天在明報文章《香港作為先進資本主義模式》中質疑:「香港常吹噓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但財團和產業壟斷程度卻極高,市場競爭和開放性欠奉,以至2014年《經濟學人》曾將香港評為『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榜首,連普京統治的俄羅斯也望塵莫及。難得的是,本地傳媒對指數彷彿視而不見。」由政府、傳媒以至學界大老,最重視的由始至終都是經濟自由度指數,裙帶問題的嚴重性涉及道德判斷,非純經濟領域的事情,他們避而不談居多,甚至會指控這些是政客玩仇富或民粹主義的搞作。(佛利民認為企業的基本責任只有一個,就是將利潤或股東價值極大化。這個說法經常被其信徒抽空地引用,最能代表坊間慣於撇除政治和道德考慮的經濟主張。)

    但假若「自由企業經濟」真的如王大教授所言那麼造福人群,為何連佛利民都稱許的獅子山精神,連經濟學者都奉若神明的無形之手—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一直也無法解決香港的房屋、產業空洞化/單一化、貧畗懸殊等問題,令年輕一代對未來感到無望?會否「大巿場小政府」這種管治思想,反而是香港弄到此田地的一個重要成因呢?(請留意,批判自由市場經濟,不等於要走社會主義的大鑊飯路線,在強力干預和自由放任之間,尚有很多可能性)

    經濟發展,作為管治階層的最高目標,加上高地價政策,往往以犧牲社會的長遠福祉和均衡發展為代價。只因過往樓價升完又升,不少人受惠於資產增值遊戲,掩蓋了全民替地產商打工的各種弊病。但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放任市場的結果,是對未來的透支,靠下一代償還。一味講經濟發展,但不講發展為了甚麼,為了誰,亦不會探討涓滴效應是否失效多時,結果,香港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地區,越來越多人因買不起樓或要捱貴租而苦不堪言。

    但一提到租管或對熱錢設限,保護小業主和租客的權益,減低炒賣活動的禍害,王于漸等經濟學者,或深受其思想影響的官民就會出來大力反對,說巿場受干預,會損害經濟,嚇跑投資者(雷鼎鳴明明連香港被取消獨立關稅區也不覺得有大問題))。他們會強調樓價上升源於土地及房屋供應不足(是,這款與教條無異的理由沿用至今,極少甚至沒有提及過在甚麼情況下會失效),解決方法是增加供應而非實施任何辣招或管制措施,壓抑外來資金投機倒賣。但既然一般人都買不起樓,為何市場始終不能將樓價調節到他們可負擔的水平?(姚松炎在《香港樓價與資本流動的關係》中分析過,外來資本流入樓市會令樓價變得不能負擔)單單訴諸供應不足,不獨和很多巿民的生活經驗相違背(任正非及孟晚舟在港擁有22個單位,所有單位保守估計值三億元),亦不符合很多專家學者的分析結果。這方面討論,筆者在此系列其他文章中已談過,不贅。

    38位學者撐「明日大嶼」的理由,同樣沒有將(足夠)政治因素加入考慮。鄒崇銘在上述文章中提出一個疑問:「這邊廂猛銷『明日大嶼』,塑造成香港下一代的希望;那邊廂高鐵和大橋開通,大灣區已近在咫尺,更有利於年輕人衝出香港——既然不再期望下一代留港建港,又何必力推『明日大嶼』倉卒上馬?」沒錯,假若中央要把香港逐步併入大灣區,土地的價值和使用情況將隨著新的地理發展形勢而大變,這正是地緣政治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的例子。同理,美國正考慮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或禁止高科技發明輸港,加上中共多番插手香港事務,令一國兩制越來越有名無實,香港對中美的戰略價值隨時大減。特區不再特的話,土地和樓房的投資價值到時將大不如前,但38位學者在向市民推銷人工島時,一味作最樂觀的估算,而沒有作各項重大風險的評估,這完全不符合一個負責任、具水平的學者的要求,叫市民如何信服你們呢?

    香港眾志華盛頓之行總結

    $
    0
    0

    與Congressman Eliot Engel會面

    自從中美貿易戰爆發後,香港的自主及獨立關稅地位就引來社會廣泛迴響。我、周庭、眾志研究員Jeffrey就趁機在Lantos Foundation頒發人權獎之際予一眾議員、智庫及政府代表會面,爭取他們支持制裁損實香港自主官員以及容許更廣泛彈性制裁的「香港民主人權法案」。我們認為,與其現時爭拗全面保留或徹底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不如更積極主動地開拓更多選項,容讓更多不同保障香港人權、自主的方式,令實質行動更易進行。

    1
    與Congressman Jin McGovern會面

    是次行程中,我們拜訪了以下議員或處理相關事務的助理,他們俱十分支持「香港人權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在議會中推動,惟我們必需爭取更多議員支持才可令議案順利通過國會的外交事務委員會以及大會:

    Leader Nancy Pelosi
    Senator Marco Rubio
    Congressman Jim McGovern
    Congressman Eliot Engel
    Senator Ted Cruz

    同時亦與以下的組織/智庫或政府機關代表會面:
    Heritage Foundation
    Human Rights Watch
    State Department
    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CECC)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2
    大陸維權人士陳光誠

    匆匆四日行程,剛好遇上前總統老布殊於華盛頓舉行的國葬,行程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但我們依然能夠與一批非常關注中國及香港人權的議員及組織會面。在Lantos Foundation的頒獎晚宴上,之鋒因護照被法院扣留而無法出席,我與周庭代為領獎。來屆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在致辭提到:「如果我們在中國人權議題上因經濟問題而畏縮,我們便失去道德高地。」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亦有在致辭時讚揚之鋒以及伙伴們對香港民主運動的頁獻。

    3
    與智庫Heritage Foundation代表會面

    即使面對中共喉舌日益抹黑,我們依然會秉承向國際社會講真話的原則,為香港爭取民主自由、人權自治。未來我們亦會就推動「香港人權民主法」作更多國際連結及推動工作。

    能與粗口媲美的中文字

    $
    0
    0

    圖片:攝於勁揪體蚊型展,是元素表中的鎳字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

    以上這些,是元素週期表中的首二十個元素的中文名字,我相信,跟我同齡的香港人相比,我(和其他澳門人)會更熟悉這二十個字,因為我中學生涯的化學課回憶,就是由這堆中文字組成。

    是的,與香港大多數學生不同,我的化學課是用中文來學,而大學時期,我每次跟身邊朋友談起這事時,他們都會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的驚訝,左一句「點記呀」、右一句「好難背喎」,我總不甘心,認為這種「英文霸權」實在不應那麼絕對,但其實我心裏的一句是:你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中文字的厲害。

    「其實你記到佢點寫,就會知道埋佢嘅狀態,究竟係氣態吖定係金屬」,當時任教化學科的老師這樣說道。此話非虛,而更重要的,是這些中文字大多以近音字作為造字的主要元素,如氧中的羊,鋰中的里,碳中的炭等等,雖然不是百分百適用,但也相差不遠;我甚至認為,中文字中的這種精彩,除了一眾以「門」字為基礎的粗口外,這些元素中文字亦同樣厲害。

    用中文還是英文來讀化學其實並不重要,要論斷文字,甚至文化之間的高低,更是不應該。正因如此,我一直欣賞那些為留住文化而盡心盡力的有心人,而當近年,需要特別保護的,竟然是自己每天每日在用的廣東話,心裏除了悲愴,還有袁崇煥的金句:「掉哪媽,頂硬上。」

    面對逆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所以「掉哪媽」有其必要,但發洩之後,更需要有實際行動,用行動「頂硬上」將珍視的東西留下。

    因著初入社會時的出版工作,有幸認識創作人Kit Man(
    Kit Da Sketch - Kit Man)被他的漫畫和熱血所驚訝,後來,Kit 為自己創作的「勁揪體」發起眾籌,更成功籌得所需數目,四年後的今天,6000字的勁揪體面世,Kit 沒有把它們藏私,反而舉行展覽,用他擅長的設計來讓觀展者以不同角度體會「勁揪體」的精彩。

    假如你為中文字、廣東話和香港而著緊的話,勁揪體蚊型展,你不容錯過!

    「 勁揪體蚊型展」
    展期:12月1日 - 12月12日
    時間:12pm - 10pm
    地點:HOW,觀塘巧明街99號巧明工廠大廈3樓AB座

    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

    Viewing all 403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