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397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不是退步,非關落後,是被欺騙性的制度拖垮

$
0
0

由DQ部分議員開始,到粗暴修改立法會的議事規則,令整個體制的均衡與制衡進一步受到破壞。這真的會令管治及政府決策更順利嗎?市民對此無奈之餘,會從此更信服這個政府作出決策及更認可立法會的工作嗎?除此之外,中央政府所謂的全面管治權,如果就連香港舉行一個研討會也可以越俎代庖,選擇誰人可以來港出席,所謂的「一國兩制」,還是以前講的、香港人相信的、國際社會也相信的,是要照顧香港社會的現實及特殊歷史背景的安排嗎?

過去幾年,香港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矛盾加深。在九七年後長大或在回歸之後才出生的年輕一代,竟然對中國政府及中國人身份的認同越來越反感;早年曾經在中英談判及回歸過渡期支持中國收回香港的很多中生代也感覺受到欺騙;有不少做官的、在今天的經濟體制中佔便宜的,口頭上說支持中央政府,反對香港在政治上有所變革,以反民粹或支持中央為名來反對民主及民本的政治,但骨子裏個個都以方便旅遊為名手持外國護照,個個都把子女送到海外升學。

這些都說明了今天香港這個制度的欺騙性,也說明了這個制度如何嚴重落後於社會的實際需要。很多積存下來的問題沒有辦法疏解,很多有待改變的政策無法起步,根源是在於沒有一個足以取信於香港人的政府及決策機制。結果是有不少人要用盡所有方法抗拒這個制度造成的政治壓迫,也有不少人要千方百計利用這個制度造成的不公來繼續尋租。彼此的態度是那麼清清楚楚毫不掩飾,因而就連在社會體制的硬件之上應有的社會信任及對弈上的彈性也完全失去。

香港今天見到的很多問題,不是因為香港自己退步了;如果真的跟不上新的發展勢頭了,也不是因為香港在很多方面已經落後了,而是香港是有被拖垮的危險了。拖垮香港的是北京那套獨裁的作風,是特區政府「為港官不作港人為」的奴才風格,還有那一些一聽到「走狗」兩個字便自己對號入座的強權向日葵及不斷自我打倒的政治風向雞。


《芳華》 - 用溫柔撫平殘酷

$
0
0

或許「那些年」都係甜酸苦辣來交織,但未必每個「那些年」都值得去追憶,馮小剛這樣告訴你。

《芳華》(Youth)講的青春,係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更前 - 一九七五年至八零年代。翻查一下講過這時期的,總會出現瘋子:謝晉的《芙蓉鎮》、張藝謀的《歸來》,到這套馮小剛也叫何小萍(苗苗)發瘋一陣子:這些年的確係會叫人發瘋 - 對內昨日被批為反革命罪該萬死的,今日也會被平反;對外昨日並肩作戰的兄弟國,今日也會調轉槍頭反目成仇。對中共而言,沒有甚麼永恒不變的道理,可是人民總有戇居居,認真說誓死跟老毛向左走,可是老毛真的一走,黨又叫你向右走,你腦袋轉得不快的話,豈會唔亂,豈會唔瘋?

這種青春係殘酷,就像劉峰(黃軒)- 文工團中的雷峰,卻被流放到戰場上變成殘廢,最後作被城管欺負的小販,好人老實人都唔會有好收場。唔止劉峰,文工團也是這樣 - 文革時係軍隊中的精英,忠實表演歌舞。文革完後,鄧麗君的歌聲傳入,只會唱紅歌的文工團反是軍中最沒用的一群,甚至比國民黨的「軍中樂園」更不如。即使他們仍表演得不走樣,這回講實是求是的中共也是要拋棄他們。你會說不止中共殘酷,社會也是如此用完即棄,反過來你太信賴社會而不相信自己,係你愚蠢的自取。

但馮小剛也不叫電影要殘忍到最尾:劉峰沒得著愛的林丁丁(楊采鈺),卻也得到愛他的何小萍。最後火車站相依的一幕,如同《東京夜空最深藍》:既然你在東京自如微塵,你唔戀愛有何出路?那你被殘酷的時代壓迫,你唔戀愛又如何度過?故你最後都戀愛了,或黨或社會總算待你不薄吧。馮最後還算成功用溫柔撫平一個殘酷的時代,只因看準這世間觀眾都係太膚淺。

原文刊在此

女士們,小心專業的甜言「術語」

$
0
0

「本療程讓你自己生出膠原蛋白,一次過解決皺紋增多、毛孔粗大、缺水等問題」、「本產品利用納米微囊技術鎖緊養份,包你回復青春」、「本產品含有多種植物幹細胞,觸發人體自身的幹細胞活性,並且恢復皮膚細胞的再生能力」、「本產品蘊含蘋果幹細胞及Ameliox類肉毒桿嫩膚素,有效減緩皺紋的形成」……現時打著回復青春、讓皮膚細胞再生的美容療程或美容產品俯拾皆是,相信不少女士對這些廣告術語並不陌生。多年前,不少美容產品已開始聲稱引入幹細胞,讓產品更出色。問題是,打著幹細胞的旗號,便真的擁有幹細胞的神奇力量,讓皮膚細胞再生嗎?

在網上有一款名為Stem Cell Therapy Cream出售,一看它的名字,便知道這款護膚霜同樣是以幹細胞為賣點。這款產品揚言可以喚醒休眠皮膚,並且讓人從第一天使用,便可以年青十五年,又說其中一種主要成份可以增加百分之八十的天然膠原蛋白。廣告用語非常誇大,但有趣的是這款產品完全沒有直接告知顧客它含有那些成份,產品的評論者需要從其他網站才找到它的成份,根據其他網站的資料,它包含「龍頭竹葉幹細胞提取物」。不過,幹細胞與幹細胞提取物是不同的,基本上,幹細胞在生產過程已經死去,不能讓皮膚再生。即使這種產品有些不錯的成份,但亦含有「水解藻膠」成份,會刺激皮膚,讓人容易生粉刺。用家們在網上給它的評語好壞參半。有的說非常有效,有的卻說完全沒效,有的說用後出現皮疹,更有人反映停用了此款產品之後,皺紋頓時增多。

同一款美容產品本來已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當大家都追捧某一款美容產品的時候,似乎都沒有太深究它的成份。例如當某些品牌在大眾面前強調「零添加」,不少人便以為這款美容用品的成份非常天然,事實上,這款品牌營運上用了小技巧,便是在實體產品成份標籤上只提及了主要成份,都是頗為天然的,但主要成份不等於全部,沒有列出來的其他成份又是甚麼?網上有一個台灣網頁,只要打上品牌的名字(熱門的都可以找得到),便會列出所有成份以及它的安全性,這一款以天然為賣點的護膚品牌,其中一款去豆潔面乳不單含有多種化學成份,當中的「月桂酸12酸」雖然本身無毒,但對黏膜有輕微刺激性,容易導致粉刺的產生。

塗在皮膚表面的美容產品,引起皮膚過敏、產生皮疹,已經讓人相當懊惱,如果該產品運用了納米技術,直達真皮,那它的危險性便會更高。至於那些注射性的美容療程,更要非常謹慎,多上網找尋資料及與人商量,千萬不要「耳仔軟」,輕率地購買。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幹細胞治療是嚴格的,並且有意加強這方面的管制,目前只容許醫療上的幹細胞治療進行試驗。而對於一些以幹細胞作為賣點,卻無法提出實質研究數據的美容產品,FDA也會發出警告信,勸阻其宣傳手法。可惜,在Amazon及eBay的網頁上,仍然充斥著各式各樣,以幹細胞為賣點的美容產品。

美國的情況讓消費者知道,不能單靠政府或相關機構去保障自己。DR的事故,真是一宗也嫌多。CIK 療程(cytokine-induced killer )(【自體細胞免疫療法】多種細胞因數誘導的殺傷細胞)本來便是用來醫治癌症的,美容院把它包裝成為保健產品,實在是誤導了消費者,忽略了它的危險性。不是每間美容院都會推出危險產品,但消費者也應該多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療程或美容產品是怎麼一回事。

聖誕佳節早已變成購物節,不少商家都期望從消費者的手上拿到金錢。這當然也是美容產品生產商推出禮物特價包,又或是美容公司推出特價療程的時候。消費者不妨多上網查閱產品的成份、治療的原理、不要只看分析美容產品補濕度、吸收度和滋潤度等流於表面的評論,而是多看一些整體的分析,這樣比較清楚知道自己適合甚麼產品,對自己的皮膚、健康,甚至生命都比較有保障。

重判朱經緯可收撥亂反正的政治功效

$
0
0

雨傘運動期間,現場指揮官警司朱經緯恣意以警棍驅趕和毆打群眾,對途人鄭仲恒身體造成傷害,拖了三年,終於被法院裁定罪名成立,不准保釋,還柙候判。

與七警案一樣,朱經緯知法犯法,對手無寸鐵的民眾肆無忌憚拳打腳踢,只是雨傘運動期間警察濫用暴力對付示威者和普羅大眾之冰山一角,絕非個別事件。在法律上,他們當然罪有應得,要為自己的不法罪行承擔責任,受到懲處。如果我們相信香港的法治仍未盡毀,司法獨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無論最終如何判刑,按照接受遊戲規則的原則,尊重法治,喜歡不喜歡也好,都得接受結果,再就有關裁決輕重爭辯,意義不大,反映的只是不同的政治取態而已。

但政治上,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過去長期奉公守法、政治中立、專業高效的警隊,在雨傘運動期間,一反常態,變成打壓群眾運動的政治工具,甚至變本加厲,濫用暴力對付示威者和廣大市民,完全是689政權的政治決定,必須承擔最大和所有政治責任。在這個意義上,個別警員的暴力違法行徑雖然必須承擔法律後果,但政治上他們也是受害者,是被梁振英、林鄭月娥、黎棟國和曾偉雄利用後出賣的可憐蟲。今天他們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一方面是政治幼稚無知的咎由自取,更大的因由,是689政權以政治鬥爭為綱胡作妄為的犧牲品。說實話,若非689政權和警方高層明示或暗示警察可以不擇手段對付示威者,警員受過嚴格專業訓練,有警例規範,個別人士即使如何囂張,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諒也不敢輕易以身試法,而身為現指揮官,相信閲歷不淺的朱經緯若不是受到高層的默許和認同,也不會公然耀武揚威,身先士卒,向下屬「身教」,事後更無半點悔意,還死撐自己「真誠相信」依法執行任務。

正因如此,早前向警隊訓話,奢言「一榮皆榮、一損俱損」的林鄭月娥若要撥亂反正,與689政權劃清界線,以及重建警隊的聲譽,而司法機關在東北十三子及雙學三子案上備受質疑政治審判,違反普通法一案二審的原則,以及在DQ立法會議員裁決上明顯違反普通法沒有追溯力的精神,若要挽回公眾對司法獨立的信心,都有必要重判朱經緯,以儆效尤之餘,發出明確的政治訊息,讓自以為奉旨打人的警察頭腦清醒過來,洗心革面,不敢再為非作歹,充當政治工具。

當然,㐂婆政權若想真正建立民望,就要責成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指令警務處長盧偉聰整頓警隊,清洗歪風,撥亂反正,重建警察的聲譽和公信力,恢復專業高效和政治中立的優良傳統。

但在迷信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共専制獨裁的指令下,只是政治傀儡的㐂婆政權,還能予以什麼期望嗎?

【文化論政】黃健菁:地區營造西環碼頭

$
0
0

西環一向以海味舖而馳名,若問年輕一代西環有什麼出名?他們的答案可能是天空之鏡。天空之鏡位於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整個裝卸區共有廿六個碼頭泊位,而市民都簡稱這幅地為西環碼頭。若在非裝卸活動時間,這裡是一大片臨海和平坦的公共空間,而地理上位於港島西,是觀賞日落的理想地點。由於位於市區,面積頗大又沒有圍欄,更沒有樓宇阻擋景觀,裝卸區內的設備如卡板,竹枝,油筒等具有獨特風味,因此成為市民來打咭和作不同活動的好地方;市民會來跑步、放狗、釣魚、拍照與親友共聚等,所有活動都能共融,不會騷擾到其他人。

然而在香港,好的事物總是不能保留。特首的施政報告要將西環碼頭1-3號泊位改為社區園圃,直至長期用途有定案。相信九成的市民聽到後都會認為是好事。

停!社區園圃不是你想象中能綠化社區的開放式花圃。它是將土地劃成一小塊租給市民種植的地方,會有閘和高圍欄將園圃圍封,非租戶不得進入。即是將一個原本開放的空間變成私有化的土地。當市民知道真相後,超過九成的市民都反對這個政策。可是一個如此影響公眾的決定,政府竟然一直忽視公眾的意見,從未做諮詢。經關注組多次向特首和發展局投訴後,有關議員才急急補鑊,但仍流於表面化的諮詢。

關注組對於反對在西環碼頭建社區園圃,理據充足。以下是關注組的理據:

(一)罔顧公眾利益
中西區不同關注組在近月進行了廣泛的民調,超過93%的市民反對將社區園圃建在西環碼頭。同時亦有超過三千個簽名反對。此處曾於2013年被拓展公共空間(HKPSI)選為「市民開創的空間」大獎。全港市民都喜歡這個沒有設計和規劃的地方,原汁原味地使用。民調結果顯示市民最喜愛使用這個空間作為跑步、踏單車及與親友共聚之用。發展局在沒有民意基礎下建議將西環碼頭改為社區園圃是罔顧公眾利益。

(二)位置不合適作社區園圃
在西環碼頭設立社區園圃是不合適的方案。關注組請教過社區園圃專家Professor Pryor(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近海的地方風大、長時間日照、空氣鹽份高,不太適合種植。而該地是石屎地,會令熱力難以散去,要加隔熱設施才能種植。由於社區園圃是短期政策,這樣做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社區園圃最好的位置並不在西環碼頭,而是設在住宅當中(如天台或大廈附近的休憩用地或政府的建築物),可以避免強風,長時間強烈日光及高鹽分空氣, 更可淨化空氣和綠化社區,是現今堅尼地城所缺乏的。

(三)場地管理問題
釋放西環碼頭給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管理是罕見的做法。較早時場地已出租或借出給某宗教團體使用數星期,專員是用康文處的場地租用程序和守則?還是自訂一套?根據專員所言,仍然會將地方作短期租出。市民擔心出租了場地便將之圍封,其實是扼殺公共空間。破壞公共空間的使用原意。

至於改變成為社區園圃,政府準備下年初便招標給非牟利團體(NGO)管理整個場地。這更是一場災難,園圃租金收入有限,NGO要做到收支平衡必須加入商業元素,如餐廳等,令一個寧靜的公共空間變得商業化, 是市民最不想見到的;上環的元創坊便是一個例子。政府在有千億元的盈餘下,仍然不願意承擔些少的財務負擔去造福市民,反而想盡辦法去卸責和賺錢,令人生厭!

(四)公共空間不達標
規劃署曾公開承認中西區的人均休憩空間遠少於《香港規劃標準及準則》,在堅摩區標準的人均兩平方米下(鄰舍加地區休憩空間加),我們只得0.83平方米。如果1-3號泊位用作公共休憩用地, 可以增加至0.93平方米,改善12%。如果按政府建議80%用作園圃,名義上可使用的人數估計會大減64%。因為用作休憩空間, 按人均2平方米計算,有3750人可使用。一旦做園圃, 按全港平均園圃面積計算,每租戶佔20平方米,就算每租戶有兩個人進入也只得600人使用,餘下的十米海濱長廊供市民自由使用,按人均2平方米計算,這方案的整體名義使用人數只有1,350人,大大減少64%. 嚴重違反施政報告中所指鼓勵社區善用海濱,為市民創造更多優質的公共空間原則。

政府規劃公共空間由上而下的做法是落後的概念,等同規範人如何活動。又將各種活動分隔,例如寵物公園,人用的公園,單車徑,球場。西環碼頭是一個地方能容納各種活動同時進行,市民自由使用 ,不受規範,互動共融,是社區營造(Placemaking)方式的起始, 而市民正正就是喜歡這樣的 一個地方。這種由下而上的營造遠比規劃好得多。硬要規劃是將一個本是活力充沛的 地方僵屍化,若加入商業元素,更是俗不可耐。規劃應是以民為本,既然西環碼頭已被市民慣常使用,政府何不順應民意,留市民一個沒有規範的公共空間?

作者為守護堅城聯盟召集人

文章刊於2017年12月18日信報。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完全劇透評論

$
0
0

警告:本文內容全劇透,入場前若預知劇情,會嚴重影響電影的欣賞指數。若果你還未看電影,請現在立即關掉網頁離開,不然你將會非常後悔。劇中有幾個重要轉折點,劇透了就失去意義。若果你不打算看,只想劇透捉弄未看的朋友,請自便繼續看下去,不過小心朋友同你反面,因為劇透會完全破壞看戲時那WOW一聲的驚喜。

又到每年與星戰迷朋友相約去看戲的時間,兩年前第七集《原力醒覺》只是元祖版的威力加強重製版,去年的前傳《俠盜一號》更是主打懷舊,讓人有點擔心《星戰大戰》是不是在食老本,消費星戰世界擁躉們的熱情。估不到今年第八集《最後的絕地武士》破舊立新,原本以為只不過按本子重拍《帝國反擊戰》,豈料導演中段忽然神來一筆,反轉星戰迷的故有認知,向前邁步開創全新的未來。

再次警告,下文嚴重劇透,未看請回

若果沒有看過《帝國反擊戰》,大慨只會欣賞編劇扭橋高明,沒有星戰迷那種自以為估到劇情,結果被編劇擺了一道,輸得心服口服的那份敬佩。今集開場與《帝國反擊戰》相似,反抗軍被帝國軍追殺,要放棄基地逃亡。當年第三集《武士復仇》的反抗軍有大艦隊和帝國軍決戰,到了今時今日只剩下一艘戰艦,認真唏噓。Rey去孤島找天行者拜師學藝,則很明顯平行舊作天行者找尤達大師。帝國軍的新武器設計永遠有缺陷,必定有個罩門可以一炮炸掉。例如開場時那隻巨型大炮戰艦,給一架小小轟炸機炸中目標圓圈就會自爆。

皇牌機師Poe這邊廂為炸沉大炮戰艦而呼歡,那邊廂莉亞公主則滿面愁容,為了拘拘敵方一隻戰艦,讓反抗軍轟炸機隊全滅,這交換太不划算。然後反抗軍在前面逃,帝國軍後面在追,Fin著草時巧遇小肥妹,隨口講兩句就發現帝國軍的秘密,於要趕在燃料耗盡限時前,去賭場星球找天材駭客幫手,駭入帝國軍戰艦破壞追蹤裝置,讓反抗軍可以順利逃脫。為什麼帝國軍戰艦總是追不上反抗軍戰艦,明明沒有X-Wing護航,為什麼不索性派TIE戰機去炸沉它收工完場。為什麼公主忽然懂得使用原力,艦橋被炸飄了出太空,都可以自己飛回艦上求醫。我在戲院看到這裏大約電影的三分之一,心想《最後的絕地武士》也不過如此,星球大戰系列只是不斷在炒冷飯。估不到接下來的幾個轉折,讓我對這電影完全改觀,重燃對第九集的希望。

最後警告,劇透看了,就回不了頭

上集埋下不少謎題,今集一次過交待清楚,沒有拖戲留給下一集,抵讚。有些觀眾可能不滿意謎底,我反而有點欣賞這種干脆,用謎題來留住觀眾太out了,想知謎題上網問問就有答案,電影本身好看吸引才是最重要。

上集最大的謎題,Rey身世之謎,她的父母是誰,是不是絕地武士的後人?原來Rey只不過是普通人的女兒,沒有什麼特別背景,打破了原力血統論。原力無處不在,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絕地武士,不一定要血統純正才有力量。其實第一集Anakin的母親都是普通人,把這個謎題掃入垃圾筒,正如天行者見到Rey帶來舊光劍後,隨手把光劍扔落山崖一樣,那些舊有絕力武士的外在形式,星戰系列的包伏。正因為如些,尤達大師的靈魂才會現身,把舊武士教的聖地一把火燒了。

上集第二大謎題,Kylo Ren成魔之道,Kylo自己講一個版本,天行者又講一個版本,一個人一個故事的羅生門。真相揭曉,原來是天行者失心瘋了,害怕Kylo體內黑暗的力量,打算先動手殺死他,才迫他叛變加入魔帝陣營。上一集Kylo對著黑武士的頭盔,說要完成外祖父的遺志,原來是指要弒君,殺掉魔帝取先代之,與Rey兩人聯手統治銀河系。Kylo一早看透超越了原力的光與暗,為宇宙帶來秩序讓原力回歸平衡,當魔帝不再以Sith身份的自稱,反抗軍亦不再用Jedi作號召,沒有光與黑的二元對抗,只有很平庸的專制獨裁帝國,原力慢慢成為古代流下來的傳說。魔帝Snoke是何許人不重要,有讀心能力又如何,被Kylo略施小計就殺掉。原本以為他是最終大佬,誰料到他原來是一出場就領便當的路人。Kylo很明顯他不懂女人心理,他直接表白申手叫Rey跟從,註定要領好人卡。若果他說話能溫柔點,換句台詞先說一句「我愛你」,然後跪下來向Rey求婚,不要說「一起統治銀河系」,說「兩人一起手牽手拯救銀河系」,Rey身為孤兒內心渴望得到愛情肯定落答,咁咪有宇宙最強Jedi夫妻檔囉。

反抗軍在鹽礦基地背水一戰,老爺戰鬥機在地面劃出紅煙畫面很靚,向《帝國反擊戰》開場的雪地大戰致敬。同樣是小戰機對付AT-AT四腳步行裝甲,當導演接連一口氣打破舊星戰的傳統,連Fin,BB-8和小肥妹偷入敵艦全無作為,紫髮老太婆司領用戰艦神風特攻,用光速撞爆魔帝的大戰艦,這場戰鬥被賦與完全不同的意義。帝國改朝換代,Kylo取代腦殘的魔帝,帝國軍智商立即有進步,要消滅叛軍基地當然要出動用攻城炮,那會用行路慢吞啟的四腳步行裝甲當主力。原本以為攻城炮會一炮打爆成座山,結果只是在大門鐵閘打開一個小洞。我預了今集天行者會步上Obi Wan自我消失的後塵,估不到他用全息投影和Kylo虛打最後一場,害我以為原力有護體神功,幾十枝大炮都炸不死。

今集完成了星戰新舊世代的交替,四五六集的舊主角全部退場,第九集將會由新一代演員擔當大旗。散場時我和我的星戰迷朋友,已經再約定明年一起去看。唯一擔心是,反抗軍死剩十幾人,一隻千歲鷹號裝得晒,連X-wing都全軍盡墨,下集反抗軍憑什麼和新帝國打呢,一集真係拍得完?

最後給想知道謎底的朋友一個懶人包,知道了這三點可以不用入場看戲。

  1. Rey的身世沒有特別,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兒
  2. Kylo Ren暗算殺死魔帝,自己當新帝國的最高領導人
  3. 天行者肉體還留在原力神殿星,用投射幻像去欺騙Kylo Ren,還打了一場虛擬架

原文連結

將軍澳足球中心四月啟用 區議員冀確保每年5,000小時公眾使用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一拖再拖多年、位於將軍澳77區的足球訓練中心將會在明年四月落成啟用,足總今日舉行傳媒簡介會。多名記者在會上追問,足球中心開放予公眾使用的時數及定價問題。足總足球發展總監范偉華表示仍在研究中,行政總裁薜基輔稱中心絕對歡迎公眾使用;指根據和馬會及政府所簽的合約中,列明必須開放予公眾使用,但二人都沒有正面回應記者提問。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對獨媒指,將軍澳區內缺乏足球場,希望足總能確保開放每年5,000小時,當中包括 30%的繁忙時間或更多的時數予公眾使用:「居民歡迎你起,就係想有得玩嘛。」

螢幕快照 2017-12-19 下午4.47.26

足總予西貢區議會文件的圖片

獨媒翻查資料就發現,足總在上月14日曾到西貢區議會簡介項目。在提交區議會的文件中稱,足總將預留最少5,000小時的仿真草場次予公眾租用。議員亦普遍關注公眾可以使用訓練中心的時數,憂慮公眾未能有效租用和要求讓區內學校優先租用。

IMG_9298

中心全名為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訓練中心,行政總裁薜基輔形容,訓練中心的落成對香港足球十分重要,長遠能提升代表隊排名和促進香港足球的發展。他對中心的設施接近完成感到興奮,並感謝馬會出資興建。范偉華負責簡介計劃,他表示在加入足總前主力管理總會及會所的設施,對管理場地有十多年的經驗。他指中心將由足總作管理及營運。

DSC_9081

足球中心有三個真草球場,一個設有泛光燈照明,三個全設泛光燈照明的仿真草球場及一個5人足球場。開放時間預期為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最後場次在晚上十點半。中心原定在今年7月開放,范偉華表示因為該地屬於堆填區,在動工細節上有技術問題,加上今年多個颱風襲港令工程延誤。有記者問到足球中心造價問題,薜基輔表示稍後才公佈造價。

IMG_9307

左為范偉華,右為薜基輔

范偉華表明,真草球場只開放予香港代表隊使用,公眾只能使用仿真草足球場,而真草球場每週只能使用10至12小時,以保養草地質素。

而球迷及用家最關心的如何租用場地,足總今日則沒有回應。但在區議會上,足總則表示屆時會以月租模式申請,但不會使用獨立電腦系統,只要填表申請便可以;並考慮予西貢區優先使用。在會上,足總更稱中心的健身室目前只考慮香港隊使用,多用途活動室則作足總教練課程等使用,但會開放予學校及公眾使用。

此外,中心的位置較偏遠,記者問到交通配套的問題。獨媒記者曾前往足球中心拍攝,由康城站步行前往,需時約20分鐘。中心的工地入口設在環保大道,毗連將軍澳寵物公園,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直達。

足總在西貢區議會上明確指出,正研究及進行估算,冀在晚上安排在港鐵將軍澳及坑口站設來回穿梭巴士接載使用者。有記者追問,港鐵是否會在康城站興建天橋接駁到足球中心,薜基輔表示會和港鐵再進行商討。

DSC05023

張美雄續提到,足球中心的入口不方便,「康城站同海濱長廊去都要啲時間」所以興建接駁天橋十分重要。張美雄強調,將軍澳分區計劃大綱圖列明該條接駁天橋的規劃,應由發展商負責興建,但因為天橋造價高昂,希望足總及區議會能頓促港鐵盡快興建。他又表示,關注到足球中心的燈光會影響民居,因為鄰近日出康城三期A緻藍天,希望足總能在中心啟用前先進行測試。

記者:麥馬高、周頌謙

端傳媒面對的兩難

$
0
0

端傳媒》2015年8月上線, 風風火火過一段時間。2017年初資金鏈斷裂後大裁員, 人手從90人減到20人後, 端沉靜了下來。

從端網頁可見, 其目前有一萬個付費讀者, 如統計確切, 端可以從這些讀者每月收取港幣50萬。這筆費用是端收入的最大的來源。其他項目,如旅遊和購物,只是試水性質。

端的文章以前是免費瀏覽的。資金鏈斷後, 端實行收費制,深度報導的文章要成為會員才能獲得全文閱讀權限。

對於端,這是為求生存而不得不為之的做法。對於讀者, 收費帶來的是不好的閱讀體驗。

讀者的期待被破壞

不是端會員的讀者,很多文章看了開頭幾段 , 就中斷了, 讀者的期待完全被破壞掉, 而接下來就會看到一段付費會員才可以看完全文的告示。

是不是一開始就註明這是一篇付費文章, 比較好?

很多歐美的傳統紙媒都出收費電子版, 有的銷售額更超出了紙的部分,內地也有收費的網站,不過是以單篇文章計算費用。在香港, 端可以算是第一家付費新聞平台。

優質的新聞報導如可以免費閱讀, 瀏覽的人數可能是一萬的好幾倍, 再加上轉載, 最終可能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次。而用付費形式, 則只局限於已付費的一萬人, 無形限制了報導的傳播與轉載。

一萬個付費讀者不算少,但對於一個要做大做強的媒體來說,一萬個付費讀者並不多。

內容與讀者趨於小眾

端收費的代價是讀者減少, 影響力被削弱, 內容與讀者有走向越來越小眾的趨勢。端選擇了先求生存,再謀發展的策略。

如果不收費, 端無法運營下去;但影響力不比從前, 要找新的資金投入變得更難。

端不得不選擇一條少人走的路。半年來, 端產出的新聞報導, 量少了,質方面仍維持水準。但在網絡世界, 優質內容並非無可替代。重大的社會文化新聞, 讀者在不付費無法閱讀的情況下,憑關鍵字的搜索,還是可以在網上找到類似的替代報導內容。

既然實行收費制, 如何打造獨家的不可或缺的對讀者有價值的內容, 應是重中之重。

端傳媒的強項和短處

對社會和文化議題的深度報導, 是端的強項, 但商業世界這一大塊, 端幾乎是缺席的, 暴露了端做為一個新聞平台的巨大短板。

訴諸美國電子媒體經驗, 經濟走勢、商業活動、股市行情等深度報導是讀者最願意付費的。

另一方面, 端的新聞內容覆蓋面太廣, 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國際事務都是其關注的範疇, 只靠少量的人手卻很難把這幾塊都做好。可能面對四邊都無法靠岸的窘境, 難以凝聚任何一邊的讀者。

端在香港立足,但香港卻不會視端為本地媒體,台灣固然也是如此,而中國內地更把端封鎖於門外,門內讀者要翻牆才能閱讀。

對於資金不足的新媒體, 要不要打造出一種屬地形象,加強讀者的黏性,是應該要思考的。

端的「大中華視角」

端力求呈現「大中華視角」, 以全球華人為閱讀對象, 注重各項議題在兩岸三地的連結。

但大中華畢竟是一個虛妄的觀念, 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巨型社群的存在。全球華人當中,中國大陸佔14億,台灣和香港共佔0.3億, 其他地區佔0.3億, 海外華人佔比不夠百分之五。

當端被內地封鎖後,端的「大中華視角」便只剩下了海外華人視角。

北美華人、台灣華人、香港華人之間並没有共同的利益,價值觀念亦迥異,如何能為這樣的一個華語世界提供同樣的公共話語呢。

例如台灣讀者未必會對端近日全力以赴報導的北京清退「低端人口」有感。而對台灣的一例一休, 內地或香港的讀者恐怕也摸不著頭腦。

短短兩年間, 《端傳媒》走完了從誕生到鼎盛的階段。

在這兩年間,不少新媒體生生死死,有的大事張羅後,沒有引起公眾注目,逐漸變成僵屍式的存在,網站還在,但沒有更新。

端,仍在努力著。當華語世界發生重大事件, 還是可以憑藉優質的深度報導泛起漣漪,但要翻起浪頭,就變得艱難了。//

(完稿後, 看到端宣布和《華爾街日報》成為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具體操作與影響, 有待觀察。)//


海牙與洛達爭冠?荷蘭電競聯賽(E-Divisie)初探

$
0
0

文:吳能鳴

執筆之時,由中資企業合力萬盛持有的ADO海牙(ADO Den Haag)、鄰近德國的老牌球隊洛達(Roda JC)與傳統勁旅PSV燕豪芬(PSV Eindhoven)在聯賽上9戰7勝2負得21分,洛達以較佳的得失球暫列榜首,另外兩支老牌勁旅阿積士(Ajax)與飛燕諾(Feyenoord)只分別在中游位置徘徊。沒錯,讀者沒有眼花,筆者也沒有寫錯,在聯賽領先的確實是洛達,而不是PSV燕豪芬、阿積士與飛燕諾這三支傳統勁旅,因為筆者說的不是荷蘭甲組足球聯賽(Eredivisie),而是第二屆舉辦的荷蘭電競聯賽(E-Divisie)。(筆按:諷刺的是洛達雖然暫時在E-Divisie暫列榜首,但卻在Eredivisie包尾)

荷蘭甲組足球聯賽的荷蘭文為「Eredivisie」,意思即是「Honor Division」,拿走「Eredivisie」中間的「re」就組成「E-Divisie」。故名思義,「E-Divisie」中的「E」指的是電子競技(eSports),E-Divisie由於暫時未有正式中文翻譯的名字,筆者姑且翻譯為荷蘭電競聯賽,它是由荷蘭甲組足球聯賽賽會倡議、以足球遊戲FIFA為基礎的電競聯賽,讓一眾選手爭奪全國冠軍的寶座。有別於一般電競運動選手以個人身份出賽,E-Divisie是由每支在荷蘭甲組足球聯賽參賽的球隊會派出電競選手代表參賽。比賽的制度與我們認識的一般足球聯賽相似,18支球隊會以雙循環形式對賽,由於這是電競聯賽,球隊並沒有自己的主場,所以比賽會改為把首循環的比賽安排在PlayStation 4進行,次循環的比賽則在Xbox One進行,增加比賽的挑戰性(筆按:以先導形式進行的首屆賽事只在PlayStation 4進行)。每輪比賽都是跟據荷蘭甲組聯賽的賽程在星期二、三、四進行由Fox Sports與Twtich直播,再把比賽片段上載至YouTube。每週的E-Divisie就好像甲組聯賽的預演。

雖然FIFA是模擬足球比賽的電子遊戲,但對於公平競技的理解卻是南轅北轍。在正常的足球比賽,我們會認為公平競技是球證會不偏不倚地執法,球員會推持自己的職業操守;但在誤判接近不存在(但相信部份FIFA的玩家會不同意筆者的說法)的遊戲世界又如何談公平競技?電競選手與足球員較量的雖然同樣是智力、反應與技術的比拼,但前者以電子遊戲作為媒介,因此如果代表阿積士或飛燕諾的電競選手與代表洛達的電競選手使用遊戲中的球隊陣容對賽,那自然難以分別選手們的技術高低,(筆按:阿積士與飛燕諾在遊戲中的整體能力擁有76,並荷蘭甲組聯賽中最高,而洛達與NAC布雷達則的整體能力值只有66,是荷蘭甲組聯賽中最低),因此一眾電競選手的比賽並不是一般的對戰模式,而是以廣受玩家歡迎的遊戲模式:Ultimate Team進行。

簡單為讀者介紹Ultimate Team模式的玩法,在這個模式內,玩家通過以抽獎包的形式獲得球員,或者透過遊戲中的貨幣買賣交易自己心誼的玩員,組成一支理想的球隊參賽。Ultimate Team的組隊講究的除了講究個別的球隊能力值外,也需要考慮球隊的化學作用,一般而言,來自同一支球隊或國籍就會有默契的加成,選擇能力值較高的教練也可提高球隊的默契,配合上適當的陣式配置就能把球員的能力充份發揮。在E-Divisie的賽制上,電競選手在球員選擇上沒有限制,亦容許對賽的雙方可以擁有相同的球員作賽,也沒有公平財政原則,因此在E-Divisie的比賽中,一些現實中財政有困難的球隊能夠擁有天價球星是十分常見,而美斯、C朗拿度效力同一球隊與尼馬、普巴同場較技也不是新鮮事,唯一的限制是電競選手需要使用代表球隊的隊徽參與賽事,亦即是代表阿積士的電競選手的球隊要使用阿積士的隊徽、代表飛燕諾的電競選手的球隊要使用飛燕諾的隊徽,荷蘭電競聯賽的比賽限制僅此而以。

再次回到公平競技的議題,正如上文提及,既然荷蘭電競聯賽的賽制沒有公平財政原則,那電競選手又會否大灑金錢而換取戰績,使得擁有財富的球會能夠如現實一樣壟斷電子競技聯賽?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在Ultimate Team模式中的細節找到。首先,Ultimate Team的球員買賣是以拍賣的形式進行,而拍賣市場上會有不少玩家會把美斯、C朗拿度等頂級球員出售圖利,另外被入選為Team of The Week的球員會擁有特別加成,遊戲廠商亦會不時更新數據,因此要成為出色的FIFA Ultimate Team的電競選手在組織球隊時需要的是投資的眼光與清晰的組軍計劃。當然,一定的財政支出是必要的,暫時筆者手頭上的資料仍未清楚顯示會方會否提供電競選手在遊戲中的使費,但即使電競選手背後有龐大的財政支持,由於遊戲的設計沒有明顯Pay to Win的問題,加上FIFA這款遊戲始終講究一定的技術與控制技巧,因此即使電競選手投入大量金錢在遊戲中,其實力分野始終不如現實中的足球世界明顯。

電競並不是單單靠資本投入而奪取成績的競技運動,選手的技術始終是勝負分野所在,在現實世界中,技術出眾的球員往往會被財雄勢大的球會挖角,但在電子遊戲平台,為小球會效力而技術出色的電競選手又會否被大球會以高薪招攬而離隊他投?答案暫時是否定的,電競選手轉會現時在荷蘭電競聯賽是不容許的,原因與聯賽一個有趣而又不成文的規則有關。荷蘭電競聯賽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就是代表球會的電競選手必然是所屬球會的支持者,以現時在聯賽榜前列的ADO海牙為例,在今個球季代表他們的電競選手曾經是2006年FIFA eWorld Cup(也稱為FIFA Interactive World Cup)的世界冠軍:Andries Smit,但之後他被揭發是阿積士的球迷便被會方立刻辭退,ADO海牙則改派已經持有7個球季球會季票的電競選手Mitchel Denkers代表參與。荷蘭電競聯賽這個「君子協定」的安排一方面降低電競選手造假的機會(相信沒有球迷會樂見自己支持的球隊落敗),另一方面亦把傳統的原素(球會的歷史、文化)帶入新興的競技運動。

保守主義的觀點往往會認為所謂電競選手只是年青人不成熟的玩意,與傳統的職業運動員跟本無法相比,確實,現時參與荷蘭電競聯賽並未正式走向職業化,各支球隊雖然都主要以公開招募的形式尋找出色的電競選手,但他們的聘用形式卻各有不同,以海倫芬(SC Heerenveen)為例,代表他們的電競選手Niels Krist是以義務工作形式代表球隊參賽,但另一支球隊荷華高斯(Heracles Almelo)則是以全職員工的形式聘用他們的電競選手Bryan Hessing,除了參與比賽外,他亦要負責在社交媒體與球迷交流的工作,但大部份電競選手的薪金、獎勵與聘用細則、以至是僱員保障、勞工權益等問題,賽會暫時都仍然未有公開資料交待。電子競技始終是一門新興的競技運動,要走向全面職業化仍存有很大問題需要解決。

荷蘭甲組足球聯賽賽會所把倡電子競技與現實的球會`結合的想法故然是創新,但我們反而要問的是為甚麼荷蘭甲組足球聯賽賽會會有這個想法?答案似乎很簡單:錢。荷蘭電競聯賽的業務發展經理Marc Rondagh指出,荷蘭甲組足球聯賽入坐率雖然有高達87%,在歐洲地區這個入坐率只是僅次英格蘭與德國,但他們面對的是觀眾年齡層開始老化的問題,根據統計數字,以先導形式進行的首屆荷蘭電競聯賽在YouTube上的點擊率就高達4百萬,場均的收看率有平均有2萬人,其中有66%為年齡低於35歲的觀眾,筆者在此以剛剛過去的第16週荷蘭甲組足球聯賽賽事作為比較,本週賽事的平均入坐人數都是有大約2萬人,但電競聯賽有Youtube、Twitch與Fox Sports三方播放平台,因此電競聯賽在Youtube上的收看率已經不錯。把新興的電子競技注入傳統的主流運動無疑是有助吸引年輕的觀眾層,而更重要的是它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雖然現時在電子競技比賽中奪冠的獎金、轉播費與贊助費不能與真實的足球世界相媲美,但由於其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預計相關的比賽收益也將大幅增加,加上日後不排除會容許電子競技運動員的轉會操作。對於荷蘭球會來說,電子競技絕對是一個等待發掘的寶庫。

香港不是退步落後 是被拖垮

$
0
0

近年,與來自外地的朋友碰面,不論是國內的或海外的,每談到香港的時候,一個最常提出的問題是「香港是不是退步了」?客氣或審慎一點的,就會說:「香港是不是在發展上跟不上了?」

香港社會確實面對很多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所有經歷過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及社會,到了某一點都會進入一個相對較為緩慢的低增長階段,都必須作出體制、策略及方向性的調整,也要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再積聚動力。在前一發展過程中逐步出現的各種問題,也需要作出改革,以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需要。否則便會停滯不前,甚至會倒退,然後有被邊緣化或淘汰的危險。

所以,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出現之後,香港在回歸前後十多年因資產泡沫形成的經濟榮景爆破,如果能夠適時作出調整,對香港下一階段的發展焉知非福。
但香港沒有利用那個機會調整不合時宜的經濟結構,香港的管治及政治決策仍然因為北京當局的統戰需要,而繼續在體制設計上遷就那些既得利益集團及政治上的追隨者。造成的結果,是香港的政治制度未能與時並進,管治與政治決策仍然停留在80年代那一種模式及思維風格,經濟發展也只能繼續重拾以往那一套,找不到新的發展火車頭。甚至因為九七回歸及中共當局的家長式心態,進一步倒退到強權與財閥合流的金權資本局面。香港的經濟發展也只能不斷繼續倚賴房地產、金融那一些所謂「傳統的優勢行業」。但這一些行業優勢何在?其對香港今天的民生及社會是帶來更大的矛盾和問題,還是促進香港的進一步發展?對於這一類問題,只要看一看今天的樓價及貧富懸殊問題已經無需再多說了。

如此一說,原來二十年也已經行將過去了。不要單說最近這二十年,就算是在九七主權移交之前,香港經歷了急速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因為主權談判及過渡期的洗禮,香港早已不是以前那個「難民社會」。社會利益高度分化、價值多元,很多積存下來的社會民生及發展問題有待解決,發展的方向及重點有待調整。這些都必須有一個能夠駕馭社會大局,獲得社會信任的制度和得到各界認可的決策過程。加上在回歸過渡期的種種承諾,市民期望已經很不一樣。因此,只抱殘守缺,以為繼續令投資者及工商界支持北京的當權者、能夠統戰那一些在體制中佔有利益的專業階層及舊政治勢力、又能夠繼續支配那一些中共的代理人及政治組織,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這才是落後於形勢,客觀上「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的心態。

政治體制失衡 失信於民

過去幾年,香港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矛盾加深。在九七後長大或在回歸之後才出生的年輕一代,竟然對中國政府及中國人身份的認同越來越反感;早年曾經在中英談判及回歸過渡期支持中國收回香港的很多中生代也感覺受到欺騙;有不少做官的、在今天的經濟體制中佔便宜的,口頭上說支持中央政府,反對香港在政治上有所變革,以反民粹或支持中央為名來反對民主及民本的政治,但骨子裏個個都以方便旅遊為名手持外國護照,個個都把子女送到海外升學。

這些都說明了今天香港這個制度的欺騙性及如何嚴重落後於社會的實際需要。很多積存下來的問題沒有辦法疏解,很多有待改變的政策無法起步,根源是在於沒有一個足以取信於香港人的政府及決策機制。結果是有不少人要用盡所有方法抗拒這個制度造成的政治壓迫,也有不少人要千方百計利用這個制度造成的不公來繼續尋租。彼此的態度是那麼清清楚楚毫不掩飾,因而就連在社會體制的硬件之上應有的社會信任及對弈上的彈性也完全失去。

由DQ部份議員開始,到粗暴修改立法會的議事規則,整個體制的均衡與制衡進一步受到破壞。這真的會令管治及政府決策更順利嗎?市民對此無奈之餘,會從此更信服這個政府作出決策及更認可立法會的工作嗎?除此之外,中央政府所謂的全面管治權,如果就連香港舉行一個研討會也可以越俎代庖,選擇誰人可以來港出席,所謂的「一國兩制」,還是以前講的、香港人相信的、國際社會也相信的,是要照顧香港社會的現實及特殊歷史背景的安排嗎?

香港今天見到的很多問題,不是因為香港自己退步了;如果真的跟不上新的發展勢頭了,也不是因為香港在很多方面已經落後了,而是香港有被拖垮的危險。拖垮香港的是北京那套獨裁的作風,是特區政府「為港官不作港人」的奴才風格,還有那一些一聽到「走狗」兩個字便自己對號入座的強權向日葵及不斷自我打倒的政治風向雞。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

關於Kobe的8個回憶

$
0
0

1.Kobe給你的印象?

96梯隊中,由一開始就最愛Allen Iverson,起初覺得Kobe係另一個「死仔」,但幾年後已知他非池中物,不過對其好感欠奉;加上馬刺躉關係,一直討厭湖人球員。03年外訪見到Kobe,覺得佢公關手腕一流,相比後來冒起的LBJ,Kobe係一個完美的公關。之後幾次訪問佢,每次都令人滿意,既好人,又有soundbite,而以NBA球星來說,絕對係頭幾名的採訪對象。記得11年在紐約,有個女行家大叫了一聲Kobe,本來距離幾十米的Kobe聞聲,竟然走過來與她擁抱,然後和我們逐一推手和合照,親和力無與倫比,不過對住工作人員就是另一回事了。

2.有沒有覺得他故意學足MJ?

其實每一個九十年代的籃球員,不多不少也會受MJ影響,正如上一代會睇Dr.J一樣,但去到後期,你會見到Kobe對框的進攻招數超越了MJ(MJ背框的進攻無敵),單在得分技巧方面,Kobe係最接近的一個。而我覺得最似的地方係兩人都超級不服輸,所以不止要贏,仲要贏到對手體無完膚,所以進攻防守都咁犀利。

3.最喜歡Kobe那個綽號?

Kobe這個名字很易記,所以大家都就咁叫Kobe,因為其髮型,香港都好多人叫佢爆炸頭,有段時間講波佬會叫小飛俠,到Nike幫佢設計咗Black Mamba,非常成功,先正式成為其綽號。我反而喜歡港台的朋友叫他做老大,簡單易明,又有霸氣。

4.有沒有買過Kobe的產品?

波衫,一件都冇。但波鞋就好多,由adidas的KB 8開始,到之後的The Kobe,買過幾代;到他加盟Nike後,全部都有買。最愛是2005-06推出的Zoom Kobe 1明星賽色,因為着住呢對鞋,在波特蘭Nike總部贏左三人賽冠軍。Kobe後期的籃球鞋幾乎全部低筒,方便後衛,亦未試過拗柴,好好着。2013年Nike幫Kobe 推出Kobe prelude pack,一套八對都令人愛不釋手,而本地宣傳找了喬靖夫寫籃球小說,配以馮展鵬的插畫,亦令人難忘。

不過而家回顧Kobe的波鞋,最難忘可能係The Kobe,唔明當年的設計師點樣由Audi變成一個箱般的籃球鞋。呢對鞋我係佐敦大大步買,盛惠299蚊,抵到爛。

https://solecollector.com/news/2014/08/the-history-of-kobe-bryant-s-signature-sneakers1

5.Kobe最難忘的比賽?

諗左好耐,最後都係揀佢最後一戰。雖然對速龍的81分之戰好震撼,但點都唔夠睇最後一場咁經典。記得賽前一晚,用左三個鐘寫《再見了,最偉大的反派》,寫左兩萬幾字,最後刪左好多,餘下一部份諗住睇完比賽先完成。誰知Kobe竟然入足60分,記得第三節尾,有個鏡頭見到佢喘晒氣,但之後落場又再沒事人般狂轟。最後與他打賭的O’Neal也只能苦笑服輸。我看完比賽,激動萬分,因為身在公司,只能扮出若無其事,開完會後,邊為《再》文寫下結尾,幾次不由自主掉淚。至今,這仍是自己最滿意的文章。

同日NBA煞科,勇士打破公牛紀錄,締結73勝,但在Kobe威力之下,都只能放在版面一角,難阻Kobe最後一戰成為當日頭條。

6.8號定24號?

24。8其實好模糊,就算有入樽賽、81分同三次總冠軍,始終都係二佬,去到24號,慢慢先做了湖人一哥,最後與塞爾特人的總決賽,更加係黃綠之戰經典對決之一。24號的Kobe面對更多困難,面對重創,也面對失落季後賽,可是一一克服,這份毅力令24號更加有價值。

7.Kobe最型的事?

不是他那句count to five,也不是絕殺或者入幾多分的比賽;而是他每次主場出戰,都是坐直昇機到湖人主場。世上年薪千萬的球星多的是,全部都有無數靚車,但我未聽過有誰能夠霸氣到坐直昇機去比賽。另一件也是非常有型的事,就是為宣傳Hyperdunk,他在廣告中「跳」過了急速衝來的Aston Martin。借位也好,合成也好,但第一次看到這廣告,的確是大大聲嘩出來。

8.Kobe在你心目中排名第幾?

對不起,我對Kobe的感情,可能是因自己成長和工作生涯,和他剛好掛勾,可是在籃球場上,他肯定不是我的頭號偶像;最愛的始終是TD、AI、MJ和Pippen。可是我得承認,我由一個Hater變成支持者,中間就是被其毅力和霸氣折服。當今已沒有那位球星能夠如「老大」般目空一切,冷對蒼生了。除了性格,我更懷念其「技術」和「步法」,那肯定是無數次清晨4點鐘起床苦練的成果。當今三分成為主流,團隊打法及球的流動才是王道,不論背籃單打或個人正面進攻,都變得不合時宜;Black Mamba的利牙昔日見血封喉,今日已難有傳人。

《逃出魔幻紀:叢林挑機》:拍得精彩,但欠缺靈魂

$
0
0

1995年的電影《逃出魔幻紀》(Jumanji)是一套非常經典的荷里活電影,筆者小時候在無線電視明珠台看過至少5次,被那副擁有奇幻魔力的玩具棋深深的吸引著,Robin Williams和Kirsten Dunst的演出更令這齣電影生色不少。當年以6千5百萬美元製作費,換得2.6億美元票房佳績,實在厲害。

十年之後由Sony Pictures和Columbia Pictures推出的「續集」《逃出科幻紀》(Zathura: A Space Adventure),雖然跟前作一樣改編自Chris Van Allsburg創作的兒童圖書作品,但票房強差人意,只得大約6千4百萬美元,蝕了大約70萬美元。主要原因可能是演員陣容欠缺吸引力,有份演出的Kristen Stewart當年還未成名。

最近在香港上映的新作《逃出魔幻紀:叢林挑機》(Jumanji: Welcome to the Jungle)同樣由Sony Pictures和Columbia Pictures制作,重新使用「Jumanji」這個詞語,在宣傳的時候包裝成《逃出魔幻紀》續集,完全無視《逃出科幻紀》的存在,勢要挽回2005年《逃出科幻紀》的票房劣績。

今次故事承接1995年《逃出魔幻紀》的結局,一名父親從海灘拾到Jumanji遊戲棋,打算帶回家中給兒子Alex玩耍,有趣的是,兒子寧願玩電視遊戲機也不玩遊戲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副Jumanji遊戲棋竟然變成了一盒電視遊戲帶,Alex將遊戲帶插進遊戲機之後,就被吸進遊戲世界了。

二十多年之後,四位正值反叛期的中學生Spencer、Bethany、Martha、Fridge被罰留堂,在雜物房內發現Jumanji遊戲帶和電視遊戲機。在好奇之下打開遊戲,四人被吸進遊戲世界,外貌和聲線都變成了成年人角色,例如探險家、動物學家、地圖學者等等。為了返回現實世界,他們必須完成指定的任務,因此,他們在遊戲世界內展開了一場大冒險……

以戲論戲,今集拍得十分有誠意的,例如有Dwayne Johnson、Jack Black、Karen Gillan這些荷里活明星參與演出,而且,遊戲世界內有很多大型建築,CG動畫亦製作得相當高質素,各種由電腦繪畫出來的動物的像真度很高,有不少緊張刺激的動作追逐場面,娛樂性一流。

未看過舊作品的朋友,特別是小朋友,可能會看得很開心,因為戲中有不少笑位,劇情亦很緊張刺激。但很可惜,當這齣電影的大綱設定,由玩具棋改成為電玩遊戲之後,就開始失去了《逃出魔幻紀》原著的靈魂,變得不太吸引。

與1995年和2005年的「奇幻玩具棋」相比,今集在電玩遊戲世界內冒險的故事大綱並不新穎,筆者即時就已經聯想起2016年由洛比桑監製的《勇士之門》(Warrior’s Gate)。此外,Dwayne Johnson再加上森林大冒險,更讓我聯想起電影《地心探險記2:神秘秘島》(Journey 2: The Mysterious Island)。

因此,我認為今集《逃出魔幻紀:叢林挑機》雖然是誠意十足的reboot,但很可惜方向錯了,讓電影喪失了舊作品獨特的靈魂。

整筆撥款的書從無「公道」二字 羅局長熟書又如何?

$
0
0

文: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理事長邱智恆

近日出名「熟書」的羅致光局長發表網誌談長遠社會福利規劃,文中提到香港人很忙沒有時間看文件,亦質疑部分人評論香港社福規劃時沒有細閱相關文件同報告,更不點名指兩位社工立法會議員沒有熟讀文件。羅局長對條例數字倒背如流的能力實在值得欣賞,其實他本身貴為社工老師及民主黨成員,其能力大可造福社福界及香港社會,但是到了林鄭特首上場,時機一到便匆匆投向她的懷抱,認賊作父,手頭上拿著的都是政府一本本又破又霉的爛皮書,那麼局長熟書又如何?

整筆撥款爛皮書

筆者八月份曾有機會出席一個與羅局長對談的會議,親身見識他熟書的本領,毫無疑問他對整筆撥款的條例及相關的研究報告和數據都滾瓜爛熟。但是,當工會批評不少社福機構壓低薪酬剝削員工時,局長隨即否認,並指有機構的員工薪級表是與公務員的看齊,於是筆者便連忙叫他列舉五間作例子,最後局長不但迴避,並顧左右而言他,話題不了了之。

羅局長雖然熟書,可惜整筆撥款那本爛皮書從來沒有「公道」兩個字,員工薪酬沒有要求公道,人手編制沒有要求公道,服務提供也是沒有要求公道,筆者相信局長並非好忙沒有時間翻查資料,讓他稍為舉幾個例子,說明有機構是良心僱主,為社福機構開脫無良的罪名,為整筆撥款制度塗脂抹粉,而是現實上薪級表與公務員看齊的機構少之有少,他想查也查不到。

社工重視公義 非數字

社會工作是一門重視價值介入的工作,不是熟讀條例數字,思辨能力高就可以,還要求我們常存公義的價值信念,關懷社會上各個弱勢社群,推動社會改變,令他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羅局長以熟書自居,常常為政府的政策護航,忽視弱勢社群的燃眉之急,現時好意思公開批評兩名社工立法會議員不熟書,叫社福界的同工們情何以堪!

最後,借用社工復興運動的一句話,「Social work is not just a profession but a just profession」,希望提醒羅局長早日重拾社工公義的價值信念,為社福界做個好榜樣吧!

長沙灣商廈外牆裝逾百光管 居民冇得瞓 區議員促立法規管光污染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長沙灣道650號新商廈近日落成,外牆裝設過百支霓虹光管,強光在晚上影響附近民居。深水埗區議員鄒穎恆、民主黨袁海文及民協社區主任徐溢軒今早開記者會,反映居民受光污染滋擾情況,要求政府立法規管。

長沙灣道650號原址為長沙灣郵政局,郵局在四年前拆卸,第一集團在2014年以10.02億投得地皮,重新改建成商廈。徐溢軒指在11月中時發現外牆的光管對街坊造成滋擾,早前收到商廈附近幸俊苑的居民投訴,遂在22日到環保署投訴。徐溢軒在28日和官員到現場視察,但對方稱現時未有法例規管,只能要求商戶自律遵守《戶外燈光約章》。

WhatsApp Image 2017-12-20 at 11.47.15 AM

長沙灣道650號晚上開燈後的情況

徐溢軒曾致電工程承辦商,對方表示大廈只在早上10時到晚上7時開燈,但他批評是講大話:「事實係凌晨1時開到早上8時。」在12月9日時,他們更發現商廈所有燈全開,「每秒都轉色,轉嘅密度頻密,成條長沙灣道都發哂光」。徐溢軒重申,街坊反映光污染對他們1造成嚴重影響,「凌晨三點掁眼掁到醒咗」。

袁海文則指出,近日收到宇晴軒居民投訴,斥「500米外的居民都感到滋擾」,強調今次絕對不是個別例子。同區附近的荔枝角商場 D2 Place 光污染同樣嚴重,袁海文提到,區內近年不少工廈轉作商業用途,而新式商場的外牆大多加上光管及霓虹燈。他不滿 D2 Place 一直沒有回覆查詢及作出改善,而且態度惡劣:「商場有創意,但啲燈都好有創意囉。」

此外,長順街政府用地在去年改劃為商業區,袁海文重申,政府在規劃上把關不足,指區內的光污染問題長遠會更嚴重。他建議從行政程序入手,例如地政署及屋宇署可以加入不同條款規限光污染:「依家嗰情況係吹佢唔漲。」

IMG_9328

鄒穎恆則認為,《戶外燈光約章》目前只屬自願性質,商戶毋須強制參與,實際作用有限。她質疑環境局只是無牙老虎,放任發展商及大集團濫用強光作商業宣傳,希望當局能為禁止光污染制定立法時間表。

記者:麥馬高

支援內地遇事港人豈止通報?

$
0
0

資料圖片:林榮基

文:何喜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特區政府日前公佈與中央政府就兩地刑事通報機制的新安排,訂明通報時限、通報內容、機制適用部門及通報渠道等。這其實是相當遲來的檢討修訂安排。現行通報機制自2001年起實施,運作至今已逾十六年,民間團體多年來已要求檢討機制,若非早前發生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兩地政府亦不會磋商改善機制。

更值得香港人關注的是,「新安排」不僅姍姍來遲,更只屬小修小補,改善仍極為不足,難言有效保障在內地被關押港人合法權益。

通報時限太長亦不合理

兩地政府決議新安排將現時沒有特定通報時間上限,改為加入通報時限,但視乎案件情況由七至三十個工作日不等,改進可謂甚微。特殊案件給予如此長的通報時限彈性,顯然只為了方便當局執法所需,但卻忽視涉事人獲通報其親屬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保障公民人身自由。

事實上,通報只屬兩地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繫,若雙方同意確實有合理理由影響調查(例如:擔心涉案人士逃逸),內地有關部門可以在通知特區政府時說明有關情況,由特區政府判斷如何在不影響案件偵辦的前提下向涉案人士家屬通報(例如要求家屬保密),這才是合理的平衡,而不是以各種理由作延遲通報。

內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後,除非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否則在一般情況下,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因此,兩地通報時限應改為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通報,同時應定期作出更新情況通報。

不通報行政拘留或收容教育案件

雖然新安排要求兩地所有可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執法部門均列入須通報部門,惟通報案件類別只沿襲現行範圍,即通報刑事檢控、刑事強制措施及非正常死亡個案三大類別案件,新安排並無擴大通報案件類別範圍。事實上,除刑事案件外,內地執法部門仍可以根據其他非刑事類別的行政法規關押當事人。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可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違犯該法律的人士處以不多於十五天的行政拘留;當局甚至可根據《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以施行收容強制教育為名,強制拘留有關人士六個月甚至兩年不等。

另外,日後若兩地設立其他可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執法部門,譬如極可能於明年成立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同樣可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日後理應列入通報機制的適用機關。

通報僅屬行政安排 欠缺法律約束力

通報機制最致命的缺陷,是其僅屬兩地政府的行政安排,徒具法律約束力;縱使部門不遵循亦無法律責任,具體執行力度存疑。兩地政府應將機制訂為法例及附屬法例,並訂立違反安排的懲處機制,監管執法部門恪守機制行事。此外,當局應定期檢視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個案情況,就個案有否超出法定扣押期限、未按機制通報、採取強制措施類別、涉及罪行、施行強制措施所在地等搜集有關數據,每年就個案趨勢作整體分析,並向公眾公佈數據及檢討報告,以進一步完善機制。

不忘初心!當年通報機制成立,原於回歸後有內地被違法拘押港人個案頻生,涉案港人被視為刑事罪行嫌疑犯人,無辜慘遭超期關押、家屬對案件一無所知,甚至被執法部門要求付款才可放人亦屢有所聞。奈何特區政府往往以「一國兩制,不宜干預內地司法管轄範圍」為「擋箭牌」,拒絕為在內地被拘留遇事港人提供支援,包括:闡釋刑事案件處理程式、探視被關押港人、設立跨境法律援助,乃至協助在內地服刑的香港居民等。現時中央政府矢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加強中港全方位融合已屬國策,特區政府照顧港人福祉責無旁貸,支援被拘留港人又豈能止於通報?


大學推動環保 禁O Camp校內玩水戰 學生質疑成效

$
0
0

(受訪者提供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水戰」是每年大學迎新營的常見活動,但近年有院校提倡節水,以不同方法減少水戰活動。其中浸會大學最為強硬,學生事務委員會於11月初通過禁止在校園內進行水戰。有學生認為水戰是迎新營的「重頭戲」,校方單方面禁止無助推動環保,學生只會選擇到校外營地玩水戰;亦有學生認為,水戰不環保,應逐步停止。

浸大教大禁校內水戰

浸大發言人回應指,為了鼓勵大學社群支持環保、減少浪費,加上近年因校園水戰引致校內投訴並引起安全憂慮,大學學生事務委員會通過即時禁止在校園範圍內進行水戰,亦不接受所有水戰活動的申請。

教育大學亦表明不容許學生在校園內進行水戰活動,同時對一切學生活動均有指引,列明必須注意環保。

中大推贊助計劃

中文大學則以經濟誘因鼓勵學生停止玩水戰。中大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於2013年起推出「環保迎新營贊助計劃」,鼓勵迎新營籌委實踐環保,今年有33個迎新營獲批,涉及學生約4,000人,5年來參與的學生有逾兩萬人。此外,中大新生輔導聯合委員會制定了相閼指引,嚴禁學生在大學範圍內進行水戰或任何浪費食水之活動,如有發現會要求學生立即終止活動,並會作適當跟進和懲處。

然而,中大學生會副會長李振勇表示,雖然校園內禁止進行水戰的措施已實行多年,但一直以來有學會選擇到校外營地舉辦迎新營,未有申請上述贊助計劃。

事實上,各院校均有不少學會選擇到校外營地舉辦迎新營,一些營地如粉嶺浸會園及烏溪沙青年新村等,在每年的「O Camp季節」都會有不同院校學生進駐,這些迎新營的用水情況甚少受到控制和監察。

左mable右alice
蔡元培堂宿生會幹事會主席Mable(左)、內務副主席Alice

迎新營籌委:治標不治本 應進行更多諮詢

浸大現時有4個本科生宿舍,4個宿生會每年8月下旬均會在校內舉行俗稱「Hall O」的迎新營,並利用校內僅有的空地蒙民偉廣場(Main Podium),進行水戰活動。

蔡元培堂宿生會幹事會主席Mable認為,校方的決定「治標不治本」,迎新營選擇租借校外營地,更加難以規限。蔡元培堂宿生會幹事會內務副主席Alice表示,校方的決定打亂了他們的安排,更需要增加交通及租場費用去校外進行水戰。

Mable表示,在校內進行水戰其實一直受到校方監管,例如在特定時段限制用水。她補充,若同學在校內進行水戰活動時受傷,會有校方保險保障,所以校園內進行這些迎新活動對同學而言更有保障。

Mable認為水戰可以讓參與者建立「team spirit」和拉近關係,值得保留,她指學生事務委員會作出決定當日,並沒有太多學生代表出席會議,她期盼有更多機會表達意見,不排除會聯同其他宿生會商討後續行動。

善衡校園蒙民偉廣場
浸大善衡校園蒙民偉廣場

浸大英國語言及文學系三年級生Alan曾經籌辦過兩次學院的迎新營活動,他表示明白校方都有不同措施推動「綠色校園」,但這次決定影響到不少學會對於日後迎新營場地的選擇。對於水戰的必要性,Alan則表示基於環保原則和同學意見,在第二次舉辦迎新營時已取消水戰活動。

同學:水戰好玩 但須注意環保

教大全球及環境研究系一年級伍同學表示,曾參加學系迎新營,在校外營地進行水戰。她表示,迎新營正值8月,天氣炎熱,水戰相比其他活動如「City Hunt」及「Mass Game」更為輕鬆舒服。「大家互相潑水,比其他遊戲更放得開。」伍同學認為,水戰可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站在迎新營的角度,我會選擇保留水戰。」

浸大歷史系二年級湯同學則認為,「水戰當然好玩,但迎新營未必一定要有水戰」。他表示曾經作為新生參與迎新營,尤其喜歡水戰活動,可以讓大家「趁後生狂野一次」,但同時認為進行一次水戰除了浪費食水,更會造成其他浪費,如水槍、一次性水彈及膠袋等。湯同學建議校方為舉辦迎新營的學會提供資助,提供經濟誘因減少浪費。

湯同學
浸大歷史系二年級湯同學

環保觸覺:支持決定 盼有更多環保措施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支持校方做法,基於珍惜食水的原則,他建議學生選擇到沙灘進行水戰,盡量不要浪費珍貴的食水資源。譚又指節約用水只是推行綠色校園的其中一環,期望各大學可以在減少用電、用紙方面都有不同的行動。

記者:黃健航

安置變空置:回應市建局聲稱「延續土地發展公司的安置工作」

$
0
0

市建局韋志成昨日(17日)在網誌擇文,指市建局一直有好好延續土地發展公司的社會責任,為受重建影響的租戶提供安置協助,最近更決定「慷慨」撥出64個安置大廈的單位作社會房屋之用。似乎市建局已經忘記了剛剛兩年前,四棟安置大廈被傳媒揭發已荒廢成「空置大廈」的報道。究竟現時安置大廈被「投閒置散」的情況有沒有改善呢?市建局又有沒有好好履行應盡的安置責任呢?

2015年,市建局被揭發4棟旗下管理的安置大廈的總入住的住戶數只有125戶,空置率由43%到80%不等,平均空置率達64%(註一)。 兩年過後, 最新的立法會文件顯示安置大廈只有152個住戶。而即使撇取64個已租借或將會租借作社會房屋的單位後,四棟安置大廈的空置率仍達45%至72%,平均空置率更不變,繼續維持在64%(註二)。

東窗事發後的兩年,安置大廈變成「空置大廈」的情況未見改善。然而,市建局在過去5個年度開展了18個重建計劃,受影響的租戶超過1900戶。受影響租戶的數量龐大,理應對安置單位有殷切需求。可是,我們翻查市建局資料所見,期間遷入市建局4幢安置大廈的住戶數亦只有37戶(註二),而每年平均仍有約55%(註三)住宅租戶未被妥善安置,被逼繼續承受私人市場的高昂租金。

當市建局拒絕仿效土地發展公司興建更多安置大廈,更對基本的安置工作敷衍失責,任由「安置」變「空置」,又如何算得上是延續土地發展公司的安置工作呢?

近年,市建局的重建項目規模愈來愈大,隨之而來的安置需求亦大幅增加。市建局要對應市區重建所衍生的房屋問題的真正方法,不是撥出單位作社會房屋,亦不是翻新安置大廈單位,而是改變現時「拆毀舊樓,興建豪宅」的斂財重建方針,改在重建區內興建更多可負擔房屋,讓更多受重建影響的住戶能原區安置,真正履行市區重建的安置責任。

註一、 巿區重建局安置大廈的使用狀況(2015)

註二、巿區重建局安置大廈的使用狀況(2017)

註三、歷年市建局年報

土供組開會:丁屋地老虎碰不得?

$
0
0

今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開會討論新界鄉村式發展土地(亦即是丁屋地)的發展潛力,根據政府提供給專責小組的文件,政府認為那932公頃閒置、劃作丁屋地的政府土地過於零碎或屬於不規則地塊,不宜作發展,還展示了兩個例子:元朗屏山和大井圍的丁屋地是屬於空隙或通道、斜坡、或其他零碎或形狀不規則地塊,換句話說,發展潛力十分低,我們不應針對丁屋地,要著眼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

民間土地資源小組主席司馬文認為,當政府單獨地看每種用地的狀況,忘記了旁邊還有大量棕土等等可以連同這些閒置丁屋地綜合發展,只是見樹不見林,甚至誤導公眾。

本土研究社亦根據政府如何決定發展潛力的準則,即不屬於空隙或通道、斜坡、或其他零碎或形狀不規則地塊,以及靠近馬路和基建,簡單地查看究竟多少現時劃作丁屋地的政府土地,是不是不適宜發展,竟然在短時間内找到10塊閒置地散落於8個地點*:這些閒置土地,不但"大大塊"(可以大於1公頃,即一個足球場大小)、並非斜坡、靠近馬路,有些而且更鄰近附近的棕土,曬太陽養草,為何不一起合併發展?詳情可以查看我們找到的例子,檢視這些閒置的丁屋地是否一如政府和土供組說的"餅碎地"?

我們擔心,政府選擇不向向土供組提供完整資料,屬於誤導,令土供組作出錯誤決定,白白浪費可以妥善運用的土地資源,令人遺憾。

****
*8個有閒置政府丁屋地及鄰近棕土可一併使用的地點:
1. 元朗洪水橋鍾屋村 1.47公頃
2. 蝦尾新村擴展區 2公頃(現時已撥給原居民興建丁屋);相鄰的棕土:9.6 公頃
3. 太和和興村 1.6公頃
4. 烏溪沙新村 1.5公頃
5. 排頭村及上禾輋村擴展區 1.4公頃 (現時已撥給原居民興建丁屋)
6. 屯門康寶路 1.2公頃 ;相鄰的棕土:6.5 公頃
7. 馬尾下村(公主山): 1.1公頃
8. 大埔頭水圍: 1 公頃
合共:30.77公頃

政府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供的文件

建制派力撐觀塘音樂噴泉 「香港居住環境狹窄,有空間讓市民休憩是好事」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去屆立法會財委會未及審議的「一億社區重點計劃」,包括灣仔的摩頓臺活動中心及觀塘音樂噴泉,連同南區經修訂後提供眼科檢查及復康巴士服務,再次提交立法會審議。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今早討論,其中備受爭議、斥資4,970萬興建觀塘音樂噴泉在建制派力撐下獲通過提交工務小組委員會。

出席會議的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指,音樂噴泉可供一家大細嬉水,亦可配合「起動九龍東」的「反轉天橋底」舉辦文化活動。多名非委員會成員的建制派議員出席會議發言支持,包括民建聯柯創盛及工聯會何啟明,兩人均促尊重區議會決定。

民建聯劉國勳亦指計劃原意是由區議會決定,再由立法會決定是「越俎代庖」。劉國勳期望盡快完成餘下項目後並檢討,再推行新一輪計劃。

旅遊界姚思榮指香港居住環境狹窄,音樂噴泉有空間讓市民休憩及消費是好事。鄉議局劉業強稱曾幾何時音樂噴泉是商場吸引顧客的特色,他稱觀塘音樂噴泉可免費令市民享用,欣賞維港景色兼配合「起動九龍東」。金融服務界張華峰稱音樂噴泉可讓音樂人有表現場地,亦可促進旅遊業發展。

螢幕快照 2017-12-21 下午12.08.37
姚思榮

民主派議員則反對,工黨張超雄認為「一億社區重點計劃」本身有問題,他指如地區設施不足理應由政府提出興建而非透過此計劃。他以南區已放棄興建海鮮酒家、改為提供眼科檢查及復康巴士服務為例,「如果真係提出(興建酒家)嚟我哋個個跌曬落地啦!」張超雄指如以一億興建硬件而非提供服務,難免遭質疑是「大白象」。他認為「一億社區重點計劃」無清晰指引,令區議會產生爭議是計劃的重要缺失。

朱凱廸回應劉國勳「越俎代庖」的說法,只是撥款按程序要經過立法會,「我哋係需要講嘢㗎麻!」他指部份項目為何未推行是因為有爭議,當局在申請撥款排序時亦明白,故將這些項目放於較後位置。朱凱廸又指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於「起動九龍東」,認為區議會可應用資源於其他地方。他重申區議會不要認為立法會要封殺地區項目,而是立法會期望錢要用得其所。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回應稱做工程有100個方法,目前有一個方法獲區議會支持,望盡快推行。

螢幕快照 2017-12-21 上午11.54.07
朱凱廸

毛孟靜亦反駁區議會的意見不是最終,立法會有審批撥款的角色。毛孟靜指以「常人常理」分析,比對南區提供服務及觀塘興建音樂噴泉,後者難以理解。

何啟明則回應張超雄指「社區重點計劃」只有一億,即使提供服務亦未能全面覆蓋觀塘的老友記,他促當局提高下一輪的撥款額。

音樂噴泉項目原於去屆立法會已排上財委會日程,但未及通過。多名建制派議員亦批評民主派「拉布」,自由黨東區區議員邵家輝批評「拖拖拖」,質疑「其實香港搞緊乜?唔明100%贊成㗎嘛!」,促盡快推行香港民生經濟發展。

人民力量陳志全反駁「拉布」的說法,指當局如希望項目獲通過,便不要將項目排在其他具爭議性的議程之前。陳志全又提到已獲撥款但據報導已擱置的大埔林村許願廣場,要求當局交代十八區進展。

委員會一致同意將南區項目提交財委會,觀塘及灣仔項目則在建制派9票支持、民主派6票反對下提交工務小組委員會。項目獲通過後,多名建制派議員向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示意支持。

南區區議會原擬於香港仔海濱公園,興建「漁民文化中心」,但項目被指是以「文化」包裝的酒樓,2015年又被揭發僅以一元租金租予酒家集團轄下的非牟利機構,結果項目推倒重來。經諮詢後改為提供眼科檢查服務,以及復康巴士接駁醫院。

觀塘區議會在2016年換屆後,民主派區議員亦曾在區議會動議撤回音樂噴泉,但建制派提出中止討論並獲通過

螢幕快照 2017-12-21 下午12.57.46

螢幕快照 2017-12-21 下午12.57.56

團體聖誕遊行撐墟市 反對領展拆售商場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近日再拆售商場,早前以230億元出售旗下17個公共屋邨商場。多個團體和政黨包括撐基層墟市聯盟和深水埗見光墟關注組等將會在星期日早上十點舉行聖誕遊行,主題為「反領展,反壟斷,撐墟市公營街市,撐社區經濟」,由修頓球場遊行到政府總部。

IMG_9336

社民連梁國雄指,領匯在13年前的今日急急上市,多個建制政黨「仆倒去」支持,更狙擊當時持反對意見的鄭經瀚及陳偉業。梁國雄認為,以修頓球場作遊行起點是十分合適,因為背後就是囍帖街及有很多大排檔。他提到,「墟」的定義是不定期舉行及作交換的市場,但墟市在香港其實很難生存,「俾你搞墟市,咁大商家仲洗收租?」梁國雄又強調,街坊向大集團反抗是很勇敢,爭取設立墟市更代表了街坊及基層的活力。

香港眾志周庭表示,自從領展拆售商場和街市後,租戶面對高昂的租金,市民百上加斤,要生存一點都不容易。她舉例指,南區田灣商場險些成為國際學校,柴灣興民商場亦淪為死城。

周庭批評,領展賣商場是因為對香港前境有信心的說法荒謬:「所謂嘅有信心,原來係要用香港人嘅生活交換。」她呼籲年輕人參與遊行,因為現時創業艱難,所以十分需要墟市讓他們可以「追夢」。

IMG_9342

參加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民主派初選姚松炎講到「技術問題」,指政府官員在立法會上已表明,民間團體只能在沒有領展的公共屋邨舉行有限度的墟市活動,指這正是當日領匯上市的「技術後果」。姚松炎又認為,領展持續再拆售商場及街市,有可能違地契及公契,建議應成立後領展監察小組。

曾任立法會墟市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的劉小麗則表示,公共屋邨的空間多年來一直遭領展壟斷和蠶食,街坊的生活權利被剝削,呼籲港人正視領展帶來的問題,拿回應有的權利。

民協深水埗區議員楊彧則稱,區內過去幾年舉辦過多次墟市,都屬成功的經驗,但更希望未來能夠在領展商場的屋邨內舉行,令基層真正爭惠。

IMG_9361

林鄭月娥在競選行政長官時表示,希望做到區區有墟市,但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則「走數」。「社區前進」朱江瑋提到,政府在旺角東及洗衣街政府用地興建75層高商廈,令小店被進一步扼殺。他強調今次遊行便是要向林鄭月娥追數,「冇民主同還政於民的政府先係冇墟市嘅最大源頭」。一直跟進墟市議題、深水埗見光墟關注組李國權指,政府對地區經濟一直視而不見,認為讓基層發揮所長及自力更生最為重要。

記者:麥馬高

Viewing all 397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