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2015年8月上線, 風風火火過一段時間。2017年初資金鏈斷裂後大裁員, 人手從90人減到20人後, 端沉靜了下來。
從端網頁可見, 其目前有一萬個付費讀者, 如統計確切, 端可以從這些讀者每月收取港幣50萬。這筆費用是端收入的最大的來源。其他項目,如旅遊和購物,只是試水性質。
端的文章以前是免費瀏覽的。資金鏈斷後, 端實行收費制,深度報導的文章要成為會員才能獲得全文閱讀權限。
對於端,這是為求生存而不得不為之的做法。對於讀者, 收費帶來的是不好的閱讀體驗。
讀者的期待被破壞
不是端會員的讀者,很多文章看了開頭幾段 , 就中斷了, 讀者的期待完全被破壞掉, 而接下來就會看到一段付費會員才可以看完全文的告示。
是不是一開始就註明這是一篇付費文章, 比較好?
很多歐美的傳統紙媒都出收費電子版, 有的銷售額更超出了紙的部分,內地也有收費的網站,不過是以單篇文章計算費用。在香港, 端可以算是第一家付費新聞平台。
優質的新聞報導如可以免費閱讀, 瀏覽的人數可能是一萬的好幾倍, 再加上轉載, 最終可能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次。而用付費形式, 則只局限於已付費的一萬人, 無形限制了報導的傳播與轉載。
一萬個付費讀者不算少,但對於一個要做大做強的媒體來說,一萬個付費讀者並不多。
內容與讀者趨於小眾
端收費的代價是讀者減少, 影響力被削弱, 內容與讀者有走向越來越小眾的趨勢。端選擇了先求生存,再謀發展的策略。
如果不收費, 端無法運營下去;但影響力不比從前, 要找新的資金投入變得更難。
端不得不選擇一條少人走的路。半年來, 端產出的新聞報導, 量少了,質方面仍維持水準。但在網絡世界, 優質內容並非無可替代。重大的社會文化新聞, 讀者在不付費無法閱讀的情況下,憑關鍵字的搜索,還是可以在網上找到類似的替代報導內容。
既然實行收費制, 如何打造獨家的不可或缺的對讀者有價值的內容, 應是重中之重。
端傳媒的強項和短處
對社會和文化議題的深度報導, 是端的強項, 但商業世界這一大塊, 端幾乎是缺席的, 暴露了端做為一個新聞平台的巨大短板。
訴諸美國電子媒體經驗, 經濟走勢、商業活動、股市行情等深度報導是讀者最願意付費的。
另一方面, 端的新聞內容覆蓋面太廣, 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國際事務都是其關注的範疇, 只靠少量的人手卻很難把這幾塊都做好。可能面對四邊都無法靠岸的窘境, 難以凝聚任何一邊的讀者。
端在香港立足,但香港卻不會視端為本地媒體,台灣固然也是如此,而中國內地更把端封鎖於門外,門內讀者要翻牆才能閱讀。
對於資金不足的新媒體, 要不要打造出一種屬地形象,加強讀者的黏性,是應該要思考的。
端的「大中華視角」
端力求呈現「大中華視角」, 以全球華人為閱讀對象, 注重各項議題在兩岸三地的連結。
但大中華畢竟是一個虛妄的觀念, 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巨型社群的存在。全球華人當中,中國大陸佔14億,台灣和香港共佔0.3億, 其他地區佔0.3億, 海外華人佔比不夠百分之五。
當端被內地封鎖後,端的「大中華視角」便只剩下了海外華人視角。
北美華人、台灣華人、香港華人之間並没有共同的利益,價值觀念亦迥異,如何能為這樣的一個華語世界提供同樣的公共話語呢。
例如台灣讀者未必會對端近日全力以赴報導的北京清退「低端人口」有感。而對台灣的一例一休, 內地或香港的讀者恐怕也摸不著頭腦。
短短兩年間, 《端傳媒》走完了從誕生到鼎盛的階段。
在這兩年間,不少新媒體生生死死,有的大事張羅後,沒有引起公眾注目,逐漸變成僵屍式的存在,網站還在,但沒有更新。
端,仍在努力著。當華語世界發生重大事件, 還是可以憑藉優質的深度報導泛起漣漪,但要翻起浪頭,就變得艱難了。//
(完稿後, 看到端宣布和《華爾街日報》成為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具體操作與影響, 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