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專題:階級主體的重生
文/潘毅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
前言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不但成為世界工廠,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創富中心。中國的生產方式與社會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與此同時,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新工人階級正在默默地形成。在遍佈全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工,他們建設了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深圳這樣讓世界矚目的國際都市,創造了今天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跡,讓很多中國人可以陶醉在大國崛起的夢幻中。
當我們陶醉於光鮮的城市面貌,嘆服於資本改變世界的魔力時,我們卻遭遇上這樣一群人:在林林總總的工廠中重複著忍耐、麻木、憤怒、離開的一次又一次的迴圈,漂泊於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新工人。在以自殺式地反抗之余,富士康蘋果生產線的工人寫過一首名為《在這裡》詩,他們用呐喊的方式表達了工人的迷茫與不滿。
流水線帶走的不僅僅是K93
還帶走了我們的青春
泡棉襯托著完美的蘋果/卻襯托不出我們的明天
掃描器喊出了每一聲OK
卻喊不出我們內心的FAIL/24小時耀眼的燈光照亮了5S
也照混了我們的白天黑夜
千萬次的重複動作打造了完美機台
也挑戰著疼痛而又麻木的肩
每一顆螺絲努力的旋轉
卻轉不出我們想要的未來
——《在這裡》富士康工人仁興等
富士康,全球最大的一家電子生產組裝企業,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家代工廠,擁有中國工人一百四十萬人。富士康的總收入占全球電子製造產業總收入的50%以上,2013年富士康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30位。富士康的成功似乎證明了中國在崛起,也證明了出口導向模式的創收能力——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機情況下,它也驗證了全球資本主義正以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進行著資本擴張。一些亞洲資本和國內製造商利用廉價的農村勞動力進行密集型加工製造,賺取巨額利潤,並成為全球加工製造業主導者。富士康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富士康的百萬工人更是新生代工人階級形成的縮影。
但是,隨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勞資矛盾急劇增加,工人不斷地抗議,階級力量不斷地凝聚,每年幾萬起的集體行動已經挑戰著「和諧」社會的根基。在再一次走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的時候,我們認為,對中國改革方向的思考不能離開對當下生產方式以及勞動關係變化的思考與探討;亦唯有如此,才能探索中國新工人階級的出路和未來。
新自由主義與中國經濟改革
中國新工人階級,從第一代到第二代,已經伴隨著中國走過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他們的經歷折射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吊詭:在一個告別了貧窮,走向富裕的年代,他們還是一樣的赤貧,一樣的一無所有。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的國門重新打開,再次接受世界經濟體系的挑戰。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戰後的黃金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繁榮、社會相對穩定,另一方面也潛藏著資本主義本身不可克服的危機,急切尋找擺脫危機的突破口。以柴契爾、雷根上臺為標誌,西方國家告別高福利、高保障社會政策的時代,全面轉向新自由主義,大規模推行私有化,開始了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時代。東亞新興經濟體抓住西方國家產業轉型的契機,吸納歐美跨國流動資本,以出口導向型產業發展模式參與到世界經濟體系中,最有名的當屬迅速崛起的「亞洲四小龍」。
面對西方世界的繁榮表像,以及東亞國家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社會精英對發展表現出急切的心情,對計劃經濟時期的發展模式產生嚴重質疑,痛感共和國錯失了前三十年的發展機遇。方興未艾的經濟全球化引發社會精英集團對中國球籍問題的熱烈討論。整個社會沉浸在一種危機的氛圍之中。官方開始「撥亂反正」,結束了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過去的發展模式被歸結為「極左路線」,受到徹底的批判。
在徹底否定過去之後,中國應該走向何處?社會精英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美國。在新自由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國家在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散人民公社,實行包產到戶,並維持土地的承包權長期不變。包產到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短短幾年農民的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提高。但改革所釋放的生產力很快耗盡,包產到戶的改革很快就遇到了瓶頸,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沒有辦法實現生產力水準根本性的突破,農民對公共事務缺少參與,集體經濟時期興修的農田水利等公共設施逐漸被荒廢。農業的收入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隨著城鄉分割制度的鬆動,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開始形成中國的民工潮。所以說,中國的「剩餘勞動力」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是建立在瓦解集體經濟的基礎上的。
中國的農村土地改革確立了小農經濟的主導地位。農村生活資料、醫療、教育等的逐步商品化驅使農民必須賺取更多的現金才能維持生活,個體農民不得不面對市場化的生產與再生產。農民生活中現金開支的不斷增加使得農業生產收入愈加入不敷出,打工成為也因此成為增加收入的必由之路,同時亦為城市工業化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供給,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形成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這是中國新工人階級形成的社會根源。
1980年代之後,改革的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對國有工業企業進行改革,逐步「放權讓利」,實行承包制,給企業更多的自主性,打破計劃經濟模式,引入市場機制,實現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用市場這支無形的手去調節經濟。在所有制方面,大力扶持私營經濟的發展,推行國退「民」進的策略。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國家又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破鐵飯碗,告別終身制,實行勞動合同制,作為國有企業的單位不再負責職工的社會福利,國有企業從追求社會效益轉向追求單一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導致大量國營工人的下崗,另一方面企業大量招用從農村轉移出來的廉價勞動力。這樣一來,一個具有資本累積性質的市場經濟便逐步形成。
農村與城市的改革,使得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城鄉分割更為嚴重。一方面大量農村勞動力不得不進城打工,成為新興工人階級主體,另一方面國家依然維持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行政壁壘,製造出「農民工」這樣一種特殊的身份。「農民工」是改革的產物,象徵著一種時代的創傷。而這種創傷讓農民工難以完成自身身份的轉變,為資本肆無忌憚地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提供了社會基礎。
伴隨著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遷,城市的勞動關係也急劇發生改變。國有企業的改革帶來了產權性質的變化,這一過程表現為兩個階段:從國營企業到國有企業的轉變,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為了與外資和私營資本競爭,「甩包袱」成為國企的一種策略。工人大規模下崗,一些國企的生產資料也被私有化,而繼續運營的國有企業則以更廉價的勞動力即農民工替代了舊有的國企工人,造成了國有企業的派遣工問題。這一過程從根本上改變了工人與企業、工人與國家的關係,國企工人的「主人公」地位不復存在。
未完成的無產階級化
從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來看,今天中國所出現的大量城鄉人口流動並非史無前例。18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亞洲四小龍,以及現在的南亞與拉丁美洲,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歷工業化的某個階段都出現過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量轉移的現象。在馬克思看來,這種轉變是一個無產階級化的過程。所謂無產階級化,是指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分離,轉化成為「自由」勞動力的過程。無產階級化過程往往伴隨著勞動者空間的轉移和身份的轉變,從農村遷移到城市,逐漸紮根,形成新的社區,從農民轉化成為工人。其結果是工人的命運最終依賴於資本積累和勞動力商品化的程度。這些(無產階級化的)工人既不擁有也不能支配他們的生產工具、他們加工的原材料以及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這一過程通常是由市場力量所決定的。實際上,這個過程貫穿於世界資本主義的整個歷史。
中國農村土地改革與城市國企改革一方面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分離,另一方面使勞動者以雇傭勞動的方式與生產資料再度結合,由此奠定了新的生產方式和勞動關係的基礎。 農民工問題的出現則正是這一轉變過程的產物。直面這一議題,我們首先需要厘清農民工問題的根源:一方面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另一方面城市又不願為其提供再生產所需的政經條件。這一未完成的無產階級化表現為農民工在農村仍然擁有一小塊土地,儘管這些土地已經越來越難以維持其生存之需,最多只能承載微弱的生存保障功能而已。隨著「圈地運動」的擴展,各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將農民的土地徵收變成廠房,農民已經失去了土地這一基本的生產資料;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農民將終身在城市生活,成為產業工人。
中國的特殊性在於,其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之後的無產階級化過程,除了受到市場力量影響之外,更受到更大的國家政治和行政力量的干預。國家保留了農民的土地,然而這塊兒土地卻遠遠不能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國家卻不給他們城市居住的合法身份,也不提供他們在城市進行勞動力再生產的條件,這讓他們的無產階級化過程變得異常漫長而艱難。很多的農民工已經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他們已經很少從事農業勞動,農業收入也只占他們家庭收入的很小的比重,但他們依然沒有辦法徹底擺脫農民的身份,依然沒有在城市定居的合法身份,依然沒有辦法在城市裡找到一個可以安置自己家庭的空間。他們的勞動力再生產還要部分地依靠農村來完成。作為一個勞動主體,他始終是殘缺的,始終處於未完成狀態。
工人力量與階級形成
眾所周知,階級分析的中心性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基本原則。然而,二十世紀中期以來近半個世紀的西方馬克思理論的發展,基本上是質疑和否定這一原則的過程。西方左翼知識份子深深地為西方社會的一個現象而困惑:被馬克思寄予厚望的工人階級,為什麼遲遲不起來擔負起它「本應承擔」的使命?換言之,工人階級的革命主體性為什麼遲遲沒有顯現出來?他們從不同的方向解釋這一「為什麼不」的問題,卻共同建構出了一個階級結構、階級意識和階級行動之間可能存在背離的巨大空間。
「後馬克思主義」的西方學者發展出一系列豐富的解釋,其中有三個方向特別具有影響力:其一是「意識形態的危機」說,認為資本主義的國家機器製造出一套遮蔽性的意識形態,連同消費主義文化,成功地阻礙了工人的階級覺悟的發育。其二是「多元認同」說,它批評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經濟主義」和「階級還原論」,認為經濟利益只是界定工人身份認同的一個維度,性別、族群、宗教、文化等多種社會因素都參與到工人認同的構建中,換言之,工人未必按照生產關係中的位置來認識自己的處境和利益,更談不上行動了。其三是「中產階級」說,它注意到西方社會工人「中產化」的趨勢,就經濟上的剝削角度而言,中產階級與普通工人一樣不擁有生產資料,具有工人階級屬性,但是就勞動生活經驗中的異化角度而言,中產階級又因其對知識、技術和組織的操控和工作上的一定自主性,較少具有工人階級的異化感。因而,中產階級具有比較矛盾和模糊的階級位置。
將工人革命性的喪失歸咎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構建了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獨立性與支配性地位。也正因為此,這些學者會熱切地將文化革命時的「毛主義」視作法寶,將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用作對抗資本主義霸權的武器。然而,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實際上正在疏離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本質,將生產關係、剝削從社會結構的核心中「移植」出去。「中產階級」說看到了西方社會結構自身發生的變化,但是由於缺乏第三世界視角,不可能從全球經濟分工的不平等中把握西方社會階級結構的歷史階段性,反而容易將其視作當然。如此看來,後馬克思主義一方面忽略了西方社會內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另外一方面過分誇大了意識形態的效用。分析起來,「告別工人階級」在西方不僅是意識形態的後果,而且有著客觀的社會基礎,簡單說,第一世界的西方正是通過剝奪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將階級矛盾轉移為民族國家的矛盾,得以在國內維持一支龐大的中產化的工人隊伍,從而削弱了工人階級的革命主體性;與次同時,這種轉移也在第三世界國家裡製造了更為嚴重的階級矛盾。
回到中國,改革開放同時也是一個逐漸捲入到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的歷史進程。伴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與「世界工地」,一個多達兩億的龐大的農民工群體逐漸形成。可是在如何理解農民工的社會地位,造成農民工困境的原因等重要問題上,卻存在著重要的分歧。其中一個非常核心的分歧是是否應該以階級的視角來看待農民工問題。目前佔據主流地位的階層視角與新興的階級視角之間的分野,不單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否存在於中國的認識上,而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社會性質和社會矛盾的判斷,以及對當下的社會矛盾是否建立于根本的利益對立,是否可以調和與避免的認識上。階層視野否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內在對立的結構性因素,主張不同階層之間利益調和與社會流動的可能性。階層視野期待通過分配制度的改善、法治的健全、農民工教育水準的提高等途徑解決農民工問題,也就是說他們相信通過創造更好制度文化的努力可以調和社會矛盾。更甚者,一些學者甚至將農民工的出現本身就視作農民向上社會流動的一種體現,而根本不顧及造成這種流動的背後的剝削關係。
而階級視野突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內在利益對立的結構性基礎,強調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不可避免的勞資衝突,主張只有將處於失語、錯位和扭曲的階級話語拯救出來,才能夠直面和回應產生利益對立、製造社會不公的結構性根源。在階級視野中,農民工問題主要是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方與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對等關係的體現,農民工問題的提出,不單是要處理一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的階級衝突的普遍議題,而且是要特別地關注一個處於後社會主義轉型歷程中的中國工人階級形成的特殊主題。階級視野認為,農民工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民工這一階級主體的誕生與抗爭,離不開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改變與再造,也就是離不開對於結構性格局中的生產關係與分配關係的實質性變革。
在資本主義歷史發展過程中,資本總是過於強大,工人相對來說處於弱勢地位。那麼工人的集體抗爭力量究竟在哪裡?
在當今的中國,新工人的階級形成與階級行動面臨一系列不利的條件。就「結社力量」而言,他們缺乏罷工等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普遍通行的制度化抗爭管道,也沒有工會等現代社會的組織支援,甚至連行會、幫會等傳統的組織都缺失;就「結構性力量」而言,又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討論,其一,新工人的半無產階級化狀態使得他們無法獲得一個完整的工人身份,他們的身份認同徘徊于農民和工人之間,影響了他們的階級意識與行動能力;其二,在許多行業中,分包勞動體制將工人分割安排在一支支小規模的包工隊中,難以通過大規模的集體行動影響生產過程,此外,包工制度的遮蔽性,經常成功地將工人的抗爭拖延到生產任務完成之後,使得工人工作現場的議價能力大大降低。然而,所有這些不利條件都不能杜絕工人的抗爭行動,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總是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勞資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並經常突破工人的底線,將他們推入到忍無可忍的處境中。不斷積累的鬥爭經驗也逐漸改變著工人自身,他們在學習和成長,學會如何去在夾縫中生存,如何去和資本與權力周旋、對抗。工人們最基本的經驗是,「只要是人多,什麼事情都好辦,人多你一鬧,老闆就把錢給你了,最怕的就是人太少,人少的時候老闆就不拿你當回事,隨便找個理由就拖著你,有錢也不給你。」
在生產線、工地上、在宿舍裡,在具體而微的工作和生活實踐中,工人們無時無刻不深切體會到剝削、壓抑、無奈、苦悶和憤恨。事實上,新工人的這種體驗和情感正是由他們所處的生產關係決定的,是他們的階級地位造成的。「打工可以暑熱嚴寒,但不能沒有工錢」,正如這首「討薪之歌」所揭示的,當工人辛辛苦苦勞作卻拿不到工資的時候,資本毫無止境的壓迫已經一步步逼近工人所能接受的底線。資本對勞動價值的最大化榨取,使得工人日復一日地在惡劣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中煎熬,不斷破壞著工人心中的公平與道義觀念,也激起工人的不滿和怨恨。在平時,這種不滿和怨恨被壓抑下去,但並沒有消失,而是在工人心裡日積月累。最終,在追討工資的關鍵時刻爆發出來,形成巨大的力量。正在這樣的抗爭行動中,尤其是在集體抗爭行動中,處於模糊的、零碎化狀態的不滿和怨恨逐漸明確方向,聚焦為勞工與資本之間的對立意識,並擺脫與鄉緣意識的糾結,成長為比較明晰的階級意識。
新工人階級是中國社會生產關係和制度變革的產物和主角,它又如一個縮影一樣,揭示了三十年改革所造成的全部社會衝突和矛盾。在世界工廠和大工地上,我們儼然看到了一個以地產和工業資本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的到來和迅速膨脹,他們一面世,就成為新時代社會關係的中心和主導;另一方面,我們也見證了新工人在艱難掙扎求生存的苦難,以及一個新興工人階級孕育的艱難歷程。在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不可回避的階級對立和衝突,即使我們今天這個階級話語消逝的年代也無法完全掩蓋。就這樣,一個階級幽靈正在大地上徘徊,它一次次地飄蕩,一次次地歸來,頑強地對抗被這個社會抑制和遺棄的命運,呼喚著階級主體一次重生的機會。
歡迎關注「破土工作者」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