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4090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房屋問題是反送中運動的深層次矛盾?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反送中運動三個月來收過十間八間外媒查詢,都不約而同會問到究竟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會否是其中一種主要導致年青人上街的「社會因素」。

雖然出發點截然不同,但這種理解問題的邏輯,出奇地與中港政府的維穩治理術類似,會試圖為今場運動定調成除了主要是「外國勢力干預」,也牽涉青年人置業的「深層次問題」。於是「止暴制亂」以後的事,就是「政治問題政策解決」,然後林鄭逼年青人上樓的置業主導房屋政策變成王道,捆綁到香港人供一輩子的樓,自自然然就會像坡豬一樣無條件維持社會穩定,一種全民藍絲的社會屍變想像。

或許是因為香港的劏房、納米樓的問題太有畫面太過顯眼,明顯得可以成為說明為何那麼多"no stake"的年青人走上街頭抗爭的理由。但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實在不能簡化成今場政治爭議的病因,更應看待成香港現存政治問題的一種症候(symptom)。

很簡單的問題,想一想,官商鄉黑利益佔據著香港小圈子選舉1200票裡決定性的位置,尤其地產界利益盤根錯節,事實上根本上無法透過不動搖政治體制,去改變現存土地房屋問題的基本格局。這群土地利益集團,早於80年代已經「番大陸」進行中港融合成為今天的治港團隊,當今香港人在承受的房屋問題,其實就是他們靠攏權貴而分享到的政治紅利。

你叫既得利益的管治團隊認真解決香港土地房屋問題,他們的機會就來了:老董就想盡辦法燒萬億公帑瓜分工程利益,推銷20年後造好個人工島就會「根治」土地問題;地產商與政府合謀就想出公私合營,一手搶盡上千公頃新界囤積農地的發展主導權;而充當政權暗黑軍隊的鄉黑勢力,繼續玩殘棕地發展開天殺價,政府繼續拖延背書聲稱發展困難,社會公義不須多加研究,都能預想到違法套丁問題會套到2047。於是到最後這個腐敗的管治集團,要不就想出一些杯水車薪不痛不癢擠牙膏的房屋措施,要不就是推行一些加強自己瓜分既有利益機遇的土地謊言。

還有,顧全大陸的妹仔縱容大量中資來港炒地托市創科圈地,與既有地產商「玩埋一份」,我們不改變政治權力的分配與制衡,土地資源真得分到有需要的香港人手上嗎?

我不相信「有樓就變藍絲」這種極為簡化唯物觀的原因是,如果有份穩定工作及供樓就可以令人民「絲變」,那今日香港人從專業界到基層的工作時數已經忙碌至死,供樓年期已在世界上已經名列前矛了,又如何解釋今天反送中可以變成一場持續3個月的全民運動?再按此利己邏輯,無樓的人上街抗爭,當香港人人有層樓,但送中條例會弄得香港法治淪亡樓價大跌的下場,難道不是更會變成全民運動嗎?

不清楚政治爭議能否這樣直接地歸因於房屋問題,但做過土地、房屋或公共政策研究一陣子,都能體現到現今的土地房屋問題,必須透過政制改變才有望解決,實在缺一不可。


政治是上帝也解決不了的事,何況凡夫俗子?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我不是教徒,但在天主教學校讀書,當然知道告解是什麼一回事。撇開教義不談,告解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心理治療機制。西方基督教文化以罪咎(Sin)為核心價值,認為人人生而有罪,需要天主救贖靈魂,得到永生,在俗世期間日常生活中,若是干犯十誡,違背良心,小至說謊貪小便宜,大至奸淫擄掠殺人放火,為求取心安,都可去教堂祈禱懺悔,向神父訴說苦衷。由於神父和信徒可以全不認識,告解者做了壞事大膽說出,也不用擔心後果,自己卻可抒發心中的抑鬱。原理其實與中國和香港壞事做盡的黑社會和富豪權貴特別喜歡信佛念經做善事消災解厄積陰德一樣。

不過,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政治矛盾白熱化,非黑即白,我懐疑告解這個心理治療機制是否仍能有效運作。設若一個信仰天主教的黑警,把一個拘捕了的少年打個半死,深感不安,向神父告解,不料神父是支持民主公義的黃絲,家中正有被打至癱瘓的勇武侄兒,他義憤填膺、意氣難平,還會為告解的黑警信徒祈禱,救贖他的靈魂嗎?反之亦然。如果一個次次站到最前綫,又掟磚、又縱火,其至和黑警短兵相接武鬥的勇武信徒,向神父告解,表明自己也覺得行為不當,但情非得已,所以祈求天主寬恕,豈料神父是個攀附權貴的藍絲,兄弟姊妹全是警察,二話不說,暗中通知警方拉人。

故事雖然是假說,但在現實社會,並非沒有可能,說明該歸上帝的歸上帝、該歸凱薩的歸凱薩,政治是上帝也解決不了的事,何況凡夫俗子?

題為編輯所擬

版權: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可以幫助我們多少?

$
0
0
內容: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19,似乎是香港反政府運動的稻草。今天的龐大遊行到美國領事館說明這是香港的民意。文章的立論是,若期望這條法案有利於香港,它需要進行大幅修訂!

這條法案現在放在美國國會的外交事務委員會審議,尚需到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辯論及通過。若參議院對眾議院提交上來的議案有修動,需要發還眾議院辯論,最後再通過參議院,總統有十天時間決定是否簽署,讓它成為正式美國法案。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a nutshell:

First, a Representative sponsors a bill.
The bill is then assigned to a committee for study.
If released by the committee, the bill is put on a calendar to be voted on, debated or amended.
If the bill passes by simple majority (218 of 435), the bill moves to the Senate.
In the Senate, the bill is assigned to another committee and, if released, debated and voted on.
If the Senate makes changes, the bill must return to the House for concurrence.
The resulting bill returns to the House and Senate for final approval.
The President then has 10 days to veto the final bill or sign it into law.

這條法案是排名第四最多人瀏覽的Most-Viewed Bills,不管這些瀏覽是否來自華人,可見它較為觸目。它尚未列入九月份的國會的預備辯論項目之中(put on a calendar to be voted on)Text of Bills for the Week of Sep. 9, 2019,Items that may be considered under suspension of the rules,Items that may be considered pursuant to a rule。這條法案最後是否通過,可能遲於中美貿談判的最後結果。它可能政治姿勢多於實際,因為:(一)這條草案需要大幅修訂;(二)它的起草為草率;(三),它的執行條件過於籠統,並不容易執行。

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
 
它在眾議院的編號為R3289,在參議院的編號為S1838。現逐項討:

Sec 3: Statement of Policy

1(D) Hong Kong must remain sufficiently autonomou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justify a different treatment under a particular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any provision thereof, from that accord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它的第1D要求香港享有足夠的自治,否則美國不給香港特別優惠。所謂足夠自治是美國國務卿所提交的報告是否認為香港的政治狀況符合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這是最關鍵和最後的一步,它意味著美國在最壞情況,可能將香港等同中國的其他城巿,將香港人等同於其他大陸仔。

這裏有一個極端情況要注意,假若香港的政治情況進一步惡化,但大陸仍然稱香港為一國兩制,可是美國認為香港已變為一國一制。假若這時的香港巿民奮起反抗,由於這條法案美國可能對香港的反抗運動落井下石。

Sec 3

(4)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nuine democratic option to freely and fairly nominate and elect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by 2020 of open and direct democratic elections for all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法案支持香港在2020的立法會選舉全面直接。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其唯一可能是由習近平直接推翻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即以不民主的方式達致民主。由此可見,這條草案有點草率。

Section 206 簽證限制

“(a) Statement Of Policy.—Notwithstanding any other provision of law, applications for visas to enter, study, or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re submitted by otherwise qualified applicants who resided in Hong Kong in 2014, shall not be denied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nt’s arrest, detention, or other adverse government 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the applicant’s participation in nonviolent protes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electoral proces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human rights, protecting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or the rule of law.

它保障了雨傘運動的參與者不因被捕而妨礙其到美國學習或工作。但要留意,它只保障和理非的示威者。事實上,整條法案將勇武抗爭者排除在保障之外。我們看到勇武派似乎十分踴躍地支持這條法案,筆者勸諭他們宜仔細看看這條法案草擬文本。勇武派需要派人到華府游說放火和破壞地鐵設施是nonviolent protest activities 。

Section 6
SEC. 6. PROTECTING UNITED STATES CITIZENS AND OTHERS FROM RENDITION TO MAINLAND CHINA.
(a) Findings.—Congress mak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proposed amendments to Hong Kong’s Fugitive Ordinance, if enacted—

這段是針對送中條例的,由於林鄭已正式撤回草案,法案的第六段變為過時。林鄭在這裏為自己拆了彈。

SEC. 7.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ABDUCTIONS AND FOR OTHER ACTIONS TO SUPPRESS BASIC FREEDOMS IN HONG KONG.

(a) In General.—Not later than 180 days after the date of the enactment of this Act, and annually thereafte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eport required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22 U.S.C. 5731) the President shall submit, to the appropriate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a list containing the name of each person who the President determines, based on credible inform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1) the surveillance, abduction, detention, abuse, or forced confession of Gui Minhai, Lee Bo, Lam Wing-kee, Lui Bo, or Cheung Chi-ping, all of whom are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Mighty Current Publishing House based in Hong Kong;

這是法案針對的不受歡迎名單,它主要提及的銅鑼灣書店。可是銅鑼灣書店中的五個主角只有林榮基高調回應。

而且它的針對行為是監視、綁架、扣留、濫權和強迫認罪。在銅鑼灣書店案中,幹這些勾當的是大陸人,那裏找他們放進名單制裁呢?可見這法案執行并不容。

這名單似乎與現時的反送中關連不大。

SEC. 8. INADMISSIBILITY OF CERTAIN ALIENS AND FAMILY MEMBERS.
(a) In General.—Section 212(a)(2)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8 U.S.C. 1182(a)(2)) is amended by adding at the end the following:

“(J) CERTAIN ALIENS RESPONSIBLE FOR ABDUCTIONS OR EXTRADITIONS FROM HONG KONG.—Any alien included in the list submitted by the President under section 7(a) of the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 is inadmissible.”.

這裏也是針對港人被強迫遣返大陸的問題,它與反送中運動出現的問題關連不大。因為,在可見的將來,被補的示威者不見得會被引渡或遣返大陸。

結語

這條法案並不如一般人的想法,可以用來制裁何君堯這類建制人物。事實上,我們不應支持政治審訊,這違反了美國的立國原則。

筆者認為目前草案並非符合港人的最大利益。運動發展至今,我們看到中美關係緩和,對香港抗爭有。

在目前,特朗普能夠發揮其對習近平的影響,中國的鴿派較易發揮影響。由於中美仍然進行談判,我們看到中共至今未出解放軍。

但是法案超出了美國對中國的經濟要求,這條法案會令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它不利於緩和香港局勢。

筆者認為,若期望這條法案有利於香港,它需要進行大幅修訂。

附錄: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

6th CONGRESS
1st Session
H. R. 3289

To amend the 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and for other purposes.

SEC. 3. STATEMENT OF POLICY.

It is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1) to reaffirm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set forth in the 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Public Law 102–383), namely that—

(D) Hong Kong must remain sufficiently autonomou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justify a different treatment under a particular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any provision thereof, from that accord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nuine democratic option to freely and fairly nominate and elect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by 2020 of open and direct democratic elections for all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SEC. 205. SECRETARY OF STATE REPORT REGARDING THE AUTONOMY OF HONG KONG.

“(a) Report.—

“(1) IN GENERAL.—The Secretary of State shall annually certify to Congres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port required under section 301, whether Hong Kong is sufficiently autonomous to justify special treatment by the United States for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program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Act, including the degree to which Hong Kong’s autonomy has been eroded due to action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its commitments in the Basic Law and the Joint Declaration and the impact of such erosion on specific areas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on political rights, civil liberties, rule of law, freedom of information, religious freedom,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SEC. 206. TREATMENT OF HONG KONG APPLICANTS FOR VISAS TO STUDY OR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atement Of Policy.—Notwithstanding any other provision of law, applications for visas to enter, study, or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re submitted by otherwise qualified applicants who resided in Hong Kong in 2014, shall not be denied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nt’s arrest, detention, or other adverse government 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the applicant’s participation in nonviolent protes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electoral proces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human rights, protecting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or the rule of law.

SEC. 5. ANNUAL REPORT ON ENFORCEMENT OF UNITED STATES EXPORT CONTROL AND SANCTIONS LAWS BY HONG KONG.

SEC. 6. PROTECTING UNITED STATES CITIZENS AND OTHERS FROM RENDITION TO MAINLAND CHINA.

(a) Findings.—Congress mak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proposed amendments to Hong Kong’s Fugitive Ordinance, if enacted—

SEC. 7.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ABDUCTIONS AND FOR OTHER ACTIONS TO SUPPRESS BASIC FREEDOMS IN HONG KONG.

(a) In General.—Not later than 180 days after the date of the enactment of this Act, and annually thereafte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eport required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22 U.S.C. 5731) the President shall submit, to the appropriate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a list containing the name of each person who the President determines, based on credible inform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rveillance, abduction, detention, abuse, or forced confession of Gui Minhai, Lee Bo, Lam Wing-kee, Lui Bo, or Cheung Chi-ping, all of whom are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Mighty Current Publishing House based in Hong Kong;

SEC. 8. INADMISSIBILITY OF CERTAIN ALIENS AND FAMILY MEMBERS.

(a) In General.—Section 212(a)(2)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8 U.S.C. 1182(a)(2)) is amended by adding at the end the following:

“(J) CERTAIN ALIENS RESPONSIBLE FOR ABDUCTIONS OR EXTRADITIONS FROM HONG KONG.—Any alien included in the list submitted by the President under section 7(a) of the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 is inadmissible.”.

SEC. 7.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ABDUCTIONS AND FOR OTHER ACTIONS TO SUPPRESS BASIC FREEDOMS IN HONG KONG.

(a) In General.—Not later than 180 days after the date of the enactment of this Act, and annually thereafte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eport required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22 U.S.C. 5731) the President shall submit, to the appropriate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a list containing the name of each person who the President determines, based on credible inform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1) the surveillance, abduction, detention, abuse, or forced confession of Gui Minhai, Lee Bo, Lam Wing-kee, Lui Bo, or Cheung Chi-ping, all of whom are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Mighty Current Publishing House based in Hong Kong;

(2) the surveillance, abduction, detention, abuse, or forced confession of Guo Zhongxiao or Wang Jianmin, both of whom are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of magazine publications based in Hong Kong; or

the rendition to the mainlan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f any individual, or the arbitrary detention, torture, or forced confession of any individual after renditi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exercise by that individual of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 including such individuals extradited to the mainlan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any amended fugitive offenders ordinance in Hong Kong.

版權: 

為何不應該相信警察的「專業判斷」?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專業判斷」已經成為警察記招的口頭禪。「專業判斷」四個字很有份量,好像是不證自明地說明警察必定會按現場情況(即網上影片看不到的情況)、合理而克制地使用最低武力。在專業主義的時代,我們需要依靠大量專業來生活,包括醫生、律師、投資顧問、健身教練、調解員、社工、會計師.......專業與專業資格越多越多,我們對專業就越來越不抗拒,甚至盲目崇拜—我們會直覺認為專業的門檻很高,他們擁有正常人沒有知識,因此沒有被挑戰的空間,甚至不應該挑戰。

警方在記招一句「專業判斷」彷彿是一切的最終解釋,這種權威正正與上述的專業主義吻合。今日,我們就來談談專業。

專業判斷是可解釋及討論

「專業判斷」並不是一個解釋,因為「專業判斷」是可以討論的,甚至正正因為每一個判斷都可以理性、仔細地解釋每一個專業判斷的理,這個專業才會值得信任。

這不難理解,醫生是一個專業,而醫生在手術室、急症室的每一個「專業判斷」都會按實際情況(包括意外狀況)來決定行動。醫生的每一個判斷都需要有根有據,雖然外行人未必聽得懂他們的根據,但專業的醫生必定可以理解他們的根據,並討論那些根據是否合理。換句話說,「專業判斷」本身並不能合理化行為,反而更應該以理據去證明判斷合理且專業。

不少人對「專業」有誤解,醫生、律師都是專業,不是單純因為他們的工作複雜,而是這些職業需要「專業知識」,且「專業知識」經過認真的發展、研究、討論,而不是「我話係專業就專業」。因此,警察若然真的是「專業」,就更應該以理性務實的態度來展示其「專業知識」,包括解釋防暴警察在太子地鐵站的地鐵車廂內如何「專業地」分辨普通乘客與示威者、如何「專業地」避免誤傷普通市民、如何「專業地」判斷無差別揮棍及噴灑胡椒噴霧是「最低武力」。若警察是專業,就應該可以具體解釋每一個判斷,而重複自稱「專業」而沒有解釋只是反覆證明他們不專業。

專業也會有盲點

理論上,專業知識經過漫長的認真發展、研究、討論,但知識就是權力(借Foucault),專業知識也可以有盲點,包括警察的「專業」。

我們不如看看美國的警察,American Cilvil Liberties Union (ACLU)曾發表一份報告,指2011年期間在Philadelphia 有約二十萬人在街上被警察截停,而有九成被搜身的人是年青的黑人。當然,大部分查問及搜身都不友善,黑人都在害怕被停查、留難的恐懼中長大。如果這情況在香港,警方就會表明這些查問及搜身都是警員的專業判斷,而且符合法律。其實美國各州的警察都擁護接近的說法,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與種族歧視有關。問題不單是被截停,還有大量黑人被警察傷害及射殺的案件,都反映美國警察的「專業」存在極大的盲點。因此,針對美國警察不公平對待黑人的社會運動已經有很長的歷史。

的確,他們的做法符合法律,專業警察就是要專業地執行法律,但法律不是硬科學,也是一種文化。Lawrence Rosen曾撰《Law as Culture》,分析不同地方法律與其文化的關係。不明白?書中有一個簡單已明的例子—我們經常說舉證責任是「beyond reasonable doubts」,但不同地方的「reasonable」會有不同標準,例如沒有人會期望亞馬遜森林裡的部族跟香港人有等同的理解。

法律是文化、知識是權力,所以專業知識也會存在盲點。盲目重複堅持自己是「專業」而沒有反思的,只是各全世界展示自己不夠先進而已。

有效的投訴機制與指引是專業的必要條件

一個貨真價實的專業不可能為所欲為,他們需要有效的指引/守則及投訴機制來確保他們的行動符合規格。

遵從公開透明的指引是專業的根本。從事金融顧問工作的,其中一個重要守則就是要充份披露投資產品的風險,也不能向客戶提供虛假資訊。這些指引/守則代表了該專業應有的操守與行為標準,確保從業者遵守指引的機制乃建立對專業信任的基礎。警察也有大量指引/守則,而且這些指引/守則公開透明,只是警察在整個事件中公開透明地違反守則,包括《警察通例》需要警員執行職業時展示委任證,但警察集體不遵從指引;警務處過去的行動報告有指出布袋彈只能向目標的下肢發射,但有不少照片顯示有警員沒有瞄準下肢,且有市民頭部受槍傷。

一個集體公然違反指示的團體,稱不上是專業。

當然, 指引/守則必需要與時並進,例如金融業有不少的指引/守則,但「雷曼債券」事件也會出現;法律界的規範極度嚴謹,但也不代表可以完全避免律師不盡責、違規的情況,因此重要的是檢討,並加強指引/守則,務求維持公眾對其專業的信心。因此,指引/守則要與時並進,而且應該越來越嚴謹,而不是越來越寬鬆,確保每個專業人士都可以符合更高的專業標準。警察的專業標準現在卻逆流而行的越來越低,甚至開始對疑似違規的地方不作解釋或公然說謊,這種做法正自毁其專業。

如何確保他們遵守專業指引/守則?關鍵是一個有效的投訴機制,以及透明公正的調查及懲罰機制。專業並非「我話係專業就專業」,更加需要說服大眾來建立信心。投訴機制乃專業面對公眾的重要一面、調查與懲罰機制則確保專業對大眾負責。要賺取信心,這些機制缺一不可。

沒有調查權力的監警會能中夠做到嗎?其差劣的往績已經提供了答案。

專業判斷不一定判離常識

不斷將專業神秘化就只會將專業知識神秘化甚至神化。事實上,雖然很多專業知識的門檻得高,我們未必完全了解,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嘗試用常識討論,更不代表所有專業知識都必定違反常理、常識。

會計師、投資顧問等專業要不造假是常識,如果有投資顧問提供的投資建議的理據與現實不符,又有證據顯示這位投資顧問收取大量利益捏造事實來銷售投資產品,我相信憑常識都能夠判斷這位投資顧問有問題。

同樣原理,「最低武力」是一個可以用常識來討論的概念,例如從片段所見,一個在地鐵站手無寸鐵而且沒有反抗意圖的年輕人是否需要六個受訓練的警員來制服?是否需要透過從後偷襲、以體重將年輕人壓到在地上超過十秒來制服?又例如從另一個片段看,向跪在地、沒有武器沒有反抗的人直接噴射胡椒噴霧,這是否「最低武力」?在這些情況,如果我們能夠想像比其「專業判斷」更低的武力,其判斷就有不成立的可能性。不是說我們的常識足以推翻其「專業判斷」,但如果有理有據的話則可以構成合理懷疑,正如之前所講,專業的警方有責任解釋其「專業判斷」的根據。

專業與人性沒有衝突

專業與人性沒有衝突,除非你是專業殺手。需要解釋嗎?我認為不需要。

我只想說,真正的法治重視的不單是守法、公平,也重視人道精神,例如之前寫過關於法治的文章,前法官Tom Bingham說人權受法律保障、權為法所限都是法治的重要條件,這些法治精神保護了每一個市民的基本權利,也保確法律不會侵擾個人自由。作為專業的執法者,警察理應深明白這些法治精神,也要在執法過程人道地保護每一個人的權利。現實是,相反。

警察手執武器,如果他們沒有人道精神的考量,無辜的市民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警察可以拘捕市民、律政師有權起訴,如果他們沒有人道精神的考量,就算沒有明確的理據也可以照樣拘捕及起訴,利用複雜冗長的法律程序來拖垮普通市民,摧毁他們的人生。

專業判斷,不一定與人性有衝突。相反,沒有人性的「專業」,不值得尊重。

版權: 

繼續爭取尋求真相與公義

$
0
0
內容: 

8.31太子站內有沒有人被警察打死?這件事成為近幾天觸發一連串警民對抗的導火線。

到了今天,香港社會的對立情緒已與警察的暴力執法無法分開,有人以各種和平手段,例如跪求港鐵公開相關錄影記錄,甚至部份人以暴力及搗毀的方式回應警暴的時候,林鄭才正式宣佈撤回條例草案,只能說是再一次嚴重落後於社會形勢。不少人已說過,如果兩個多月前林鄭就宣佈撤回,今天的局面可能就不會如此惡劣。拖延的結果是令其他問題相繼爆發及惡化。遲來的決定就算是解開了原本的一個死結,也根本沒法令因為拖延而累積下來的更多死結得以紓解。政府似乎仍不肯面對這個教訓。

8.31有沒有人被警察打死?這一點當然需要講清楚。但無論政府如何澄清,相信曾經發生過這件事的人似乎越來越多。這反映了幾個很關鍵的問題。

第一,警暴持續,警民對立進一步惡化,大家都相信警察打死人極有可能會發生。這是兩個多月來事態發展的趨勢。林鄭原本想挾警自重,到頭來反而被警察挾持,整個香港也有淪為警察社會的苗頭。政府高層、特首及警隊一哥如果仍不令警隊克制,打死人確實很難避免。當警察長期可以不依警例、不展示身份、打人完全毋須負上後果的時候,打死人又有何不可?長期如此,根本就是政府縱容,政府根本就是今天市民要面對警暴的罪魁禍首!如果真的有人被打死,香港的局面將會更難收拾。

第二,有人被打死暫時仍是一個傳聞,但無論政府怎樣解說,不少市民都選擇相信確有其事,或起碼不排除這可能性,可見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已空前低落。林鄭個人自然已誠信破產,8月中民調顯示,有48%受訪者給特首零分。每天下午的「警謊」記者會,也只是天天在提醒香港人警隊已完全不可信。連有影像清楚說明的事件,警方都可擘大眼講大話說自己沒有錯。明明是衝入車廂隨機打人,竟然可以說不同意曾經打過人;明明是撲跌中學生,就說只是地滑跌倒;明明是在極高位置向下投擲催淚彈,就說是攝影角度問題。凡此種種,每天都在破壞警察公信力。不要怪人相信未經證實的消息,要怪的是政府消息都變得難以令人信納,都讓人覺得有必要懷疑。

特首雖然宣佈正式撤回條例草案,但公眾顯然不會就此收貨,除了是因為太遲,也是因為沒有絕大部份市民都同意的獨立調查。林鄭期望可令中間派收貨,但如果政府還以為有很多中間派到現在仍對事件的是非對錯沒有態度,只說明這個政府極度愚昧或者還是在自欺欺人。

修例事件引發的問題很多,即時要處理的是警察濫暴的問題,市民要求作合理交代及追究。現在已有千多人被捕;受傷的人數矚目皆是;很多年輕人變成了政治犯,不少明顯是警察濫捕,律政司濫告;過程中也被警察的後續暴力濫打;而被帶上法庭正式檢控的只佔少數;有些更是不合理地被繼續拘留。這顯然令很多市民都感到憤怒及心痛。

委任建制派監警無補於事

當有接近一半市民完全否定這個特首的時候,顯示中間派已消失。林鄭她做甚麼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意義,沒有幾多人還相信這個政府。如果還繼續拒絕做一些必要做的、正確的、市民都認為應該做的事,她就是主動放棄去挽救她自己及這個政府。如果還要繼續做錯誤的事,就只會把香港社會拖向一個無以管治的死胡同。

繼續拒絕獨立調查,只委任多兩個親政府色彩甚濃的人士加入監警會,根本無補於事。而且,余黎青萍還未開工,就已經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警察不會無端端使用暴力,除了是自欺欺人之外,還表明是未曾調查已有結論,林鄭把她委任進去究竟想點便不說自明了。政府竟然委任這種水平的人加入監警會,令監警會誠信進一步破產。香港人怎能夠只收取遲來的撤回這種次貨,放棄爭取獨立調查這個合理要求?

香港社會現在最必要的,首先是要停止暴力,特別是警察的暴力;然後就要澄清事件真相,不作獨立調查根本就不可能把真相呈現。沒有真相,濫權的政府便會蒙混過關,濫暴的警察就會逍遙法外,制度的公正與法律的公義都將無法體現。林鄭不時口口聲聲所說的「法治」,不只是政府可以用的「手段」,而是香港社會最根本的公共價值。縱容警暴,拒絕尋找真相,政府就無以立信於民。要恢復社會平靜就只是緣木求魚了。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

版權: 

習近平的「港警屠城」路

$
0
0
內容: 

香港反送中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從各種資訊來看,尤其最近傳出特首林鄭月娥在閉門會議上的講話,有幾個情況可以肯定:

一,北京不會出兵香港重演六四屠城。這不是中共愛護自己形象,而是香港金融中心的毀滅,也是中共的毀滅,因為勢必引爆中國的金融危機。

二,中共也不會在民意壓力下讓步。因為共產黨自認是全世界最偉大英明的政黨,只容許自己騎在人民頭上,絕不許可民眾對之施加任何壓力。

三,抗議民眾也不會讓步。年輕人已經在為自己的前途帶著遺書背水一戰,面對中共秋後算賬,自然不會輕易收兵,何況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

在這個情況下,似乎事情到了無解的地步。但也不盡然,熟知中華權謀文化的中共自有其一套做法,也正在香港實踐中。那就是「以夷制夷」,「港人制港」。不必出動共軍,香港警察的裝備對付手無寸鐵的民眾已經綽綽有餘了。

從警察的武裝來看,棍棒是最起碼的武器,還有更多的催淚彈、塑膠彈、布袋彈、胡椒水噴槍,還有真槍實彈與水砲車!甚至還有兩隻手可以拉下女人的褲子。

除了這些裝備,還有許多「戰術」,最被人知曉的是向抗議民眾派出臥底。他們至少可以發揮兩個作用:第一是冒充激進份子煽動與製造暴力,給警察提供血腥鎮壓的藉口;第二是混在人群中可以突然變臉露出警察真面目抓走身邊的示威者。臥底是風險很高的行業,不幸被揭穿就有生命危險,但是目前臥底可以舉槍射向揭露他們身分的人,還有上級庇護,百賺不賠。

除了臥底,還有所謂白衣人、紅衣人,到處跟蹤施暴,警察網開一面,所以不知道他們是便衣警探還是黑道流氓,甚至是中國武警。

北京的政策是讓香港警察的暴力行為極大化,以取代共軍的暴力,所以如果出現警察屠城也不必奇怪,那是香港的「高度自治」。香港人稱警務處長為「一哥」,現在才是貨真價實的一哥,連特區政府都要聽命於他們。如果實施《緊急法》,警察隨意捉人更加「合法」,當然包括抓走特首在內的特區官員。槍桿子出政權的共黨定律也適用於香港,因為共黨已滲透警隊。

林鄭是天主教徒,還懂得懺悔,她為自己造成香港「不可饒恕的浩劫」致歉。中共則把事件推給美、台以維護自己的偉大英明。然而林鄭透露中共不會出兵,也沒有死線,顯然打了中央政法委一巴掌,因為政法委九月一日發文警告示威者「離月圓之夜還有幾天」,要他們自己「掰著手指算一算」。

原先中共不讓林鄭辭職,這次因為洩密則應該解職了。可由警務處長代理特首,讓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警察城邦」。

原文刊在自由時報

版權: 

香港五四 感謝林太點火 九九呼喊

$
0
0
內容: 

清晨七點多 窗外傳來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矇矓中 以為昨日中環 金鐘 旺角 太子的火

燒到今天早上 開電視一看 未有直播

稍後出現新聞 原來是各區中學生與校友的人鏈

戴口罩的 不戴口罩的 全港二百所學校罷課前的呼號

九月九日 1976年 毛皇帝薨 進入另一個萬歲爺時空

四七之後的十月六日 四人幫被捕 可惜並非撥亂反正

而是保住紅色江山 它的五星旗規定了永無止盡地掌權

至今已四十三年 這二十七又四十三個歲月的殺伐欺辱

年輕人知道的不多 對之前詭譎的歷史先聲#更難瞭解

不過 所謂民主回歸以來的種種 年輕人被逼日日轟鳴耳目

連小學生 幼稚園也必須關心時事 時事當然可以關心

但編入課務 課堂 作業指定要完成 就走火入魔了

政治時事 連成年人都未必能瞭解關心 何況孩子少年呢

遠在中學搞通識課程之前 學校已要學生做新聞剪報之類

通識 本來是避免大學生困在象牙塔 讓不同科系互相欣賞

中學的各種不同科目 加起來就是通識 因為是基本知識

結果發現 通識科教壞了學生 卻忘記了自己才是始作俑者

無論怎麼說 九七後的孩子 全部看在眼裏 聽在耳中

天然純 古今中外通例 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 不自由 毋寧死

林鄭月娥女士 感謝您 在自由港刺激了天然純的年輕人

#笑蜀 歷史的先聲 此書資料實錄自中共的民主言論

@20190909 太子地鐵站無差別打人 死亡之謎待解

30年青衣島民硬撼田北辰「頭馬」:要年青人愛回家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青衣長康邨,青衣島內最大型的公營屋邨。從長青巴士總站走下去,便是一列公屋,有偌大的廣場,幾乎每座公屋下都是各式各樣的食肆、診所、便利店。王振霖5歲時隨家人搬到青衣,成了30年島民;他領記者逛一圈,說得出屋邨方寸,今昔種種變化。

最可惜的變化,他說是領展把長康商場轉售予新買家後,店舖組成變了樣,愈來愈多連鎖店進駐。他還記得,兩年前陪伴街坊36年的長康酒家結業,老街坊昔日自動自覺找位子,不靠知客帶位的景像不再。走了一圈,他說得興起,領記者一起到新茶樓飲茶,那裡仍然是街坊聚街的地方。

然而,交通路線老化,年輕人紛紛搬出去,王振霖希望長康邨可以令年青人「愛回家」。「簡單來說,年青人對長康沒歸屬感,當這裡只是『長青酒店』,區議員又不理,我團火累積可久了。」

LD4A8259

日夜通勤漫長的青衣島民

青衣介乎大嶼山與九龍半島之間,驟眼看以為青衣遠離城市繁囂,又交通便利。不過,據統計署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青衣新市鎮人口約為18萬4千人,與一個區議會分區如灣仔(18萬人)的人口相約,但是交通配套相差甚遠。

王振霖的團隊成員Kelvin形容自己住「青衣山下」,而王振霖則住「山上」。「如果沒有巴士N241線,港鐵青衣站是最後夜歸街坊唯一能趕回家的交通工具。」然而,N241線全程共57個站,路程相當漫長;而港鐵和其他常規巴士路線,凌晨1時後已沒有尾班車。王振霖笑言凌晨後青衣成「孤島」,對住山上的居民而言,工作或遊玩後夜歸,情況有如「灰姑娘」。直到今年初,運輸署終回應訴求,建議設通宵來往旺角、青衣小巴線,但路線擬只覆蓋青衣北,不經青衣南部。

不論日夜或遠近,青衣島民乘車通勤時間漫長,似是生活日常,也因此長康變成『酒店社區』。作息以外,居民都沒多餘時間參與社區營造,久而久之欠缺歸屬感。王振霖帶記者到長康邨對出的青衣西南體育館,涌美路上有往藍田的巴士42C線、到九龍城碼頭的巴士41線、到葵芳的43M線。王振霖逐條路線點評,直言長康邨島民要外出,有如切膚之痛。

「一坐41線,得花一小時以上時間出市區,車站多,路線又迂迴。想近一點到荃灣,243M線先繞青衣島走一圈才出去,不客氣說,如果我從元朗出發,坐西鐵,相信我到了荃灣,飲埋茶,243M也未到達。如果說再近一點到葵芳,本來有巴士43M線,班次算密,後來新增小巴88D線,巴士便減班。然而小巴獨大後,小巴也開始失班,小巴司機老化、難聘新人早是常識,所以你瞧,我們在小巴站旁談了5分鐘有多,也未見下班小巴。」

在長康,面對如此老化、急需重整的交通規劃,很多年青人都想搬出去。他如此總結。

LD4A8241

社區忽視年青人需要

從涌美路走回邨內,王振霖邊走邊說,以一個三十年街坊的身份,道盡邨內每一個設施的故事。他表示,邨內康體設施以服務年長人口為主,但設施保養和規劃都未如理想。他帶記者穿過公屋後的一處長者康體設施,但只感熱風撲面,原來該位置正位於食肆後面,面對排煙氣口。老人家都到遠一點的石凳坐著。

不少公屋的地下設有連鎖食肆,於是公屋後總有排煙口,但同時不少康樂設施設於公屋背後,即使經過,也得承受一陣熱風。王振霖更指,部份公屋背靠斜坡,食肆排出的油煙會向上飄散,影響低層住戶。「甚至有老鼠會爬上低層單位,當區區議員收到投訴,有跟進過,在一些單位窗外設擋鼠板,但只佔很少部份,鼠患仍然存在。」

同時,他又觀察到社區設施沒顧及到年長人口以外的需要。不止於邨內商場轉手後,本來的公廁變成「私廁」,只准員工使用;邨內一個小型籃球場,每逢十一時後就會鎖閘。曾經是羽毛球場的地方,現在變成放幾個花圃了事。長康一直有新家庭,甚至有南亞家庭搬進來,但是屋邨通告以中文為主,久而久之,街坊嫌南亞青年大聲滋擾,對方又未能參與社區,造成文化隔閡。邨內的互助委員會,成員陸續上年紀,而又苦無年青人接棒,參與社區事務。

LD4A8251

有愛就有動力服務社區

現時長康區議員為實政圓桌徐曉杰,連續兩屆區議會選屆均取得超過三千票,是青衣區的票王,去屆更在無人挑戰的情況下自動當選。原本為新民黨的徐曉杰,在2017年跟隨田北辰退出,另組實政圓桌。

「老邨會面對很多改變,這很正常。」王振霖認為,令年青人「愛回家」會惠及整個社區。「有很多年青朋友想改變社區,改善現有的問題,但去到區議會層面,感覺年青的持份者未能好好發聲,設施及工作都側重到某一個方向,區議會資源充足,卻時有錯配之感。然而,當我們想年青人愛回家,其實邨內的老人家也會希望子女、家人可以多一點回家吃飯吧。」

王振霖說,作為街坊,過去已經累積一團熱誠想參與社區營造,只是未能找到切入點。今年6月,他找到一群年青而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笑言自己是一介匹夫,唯有靠更多朋友幫助,群策群力,才可以凝聚更多街坊。不過,從事航空業,亦有兼職在身,訪問當日早上的前夜,他剛完成凌晨航班,深夜才返到家中。這份動力,倒是不易堅持。他說,這是工作帶給他的質素:待人接物要細心,也要有時間管理。

話未完,中秋節將近,他將會和團隊及義工,幫忙邨內的街坊組織舉辦中秋晚會。「有愛,就有動力。」

記者:陳子雲
攝影:梁筱琁

版權: 

建構新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記著2019年夏天的硝煙味

$
0
0
內容: 

2019年之後,香港從此不一樣。究竟有多不一樣?

6月至8月香港發生大大小小的抗爭,在場景、階段演變、群眾參與階層等方面比雨傘運動更複雜,香港人的抗爭模式不但「Be water」,還衝破了1989、2003、2014年的身份認同框框。「和理非」和「勇武」已放棄了無謂的爭論,二合為一。「和理非」洗脫暴力「潔癖」,「勇武」再沒有「散水」以及《海濶天空》的批評。本土和民主派在這場抗爭貫水而流,打破以前的抗爭界限。

2019年之後,「香港人」當中身份的雜性要花長時間去探討,這方面公民記者、主流媒體、網媒和學者都在「兄弟爬山」,好好了解新香港人有何元素。我和《誌》團隊已經作好準備,好好記錄梳理香港2019的夏天。

未嗅過催淚彈 就不是香港人

8月31日發生太子警方車廂無差別打人事件後,太子站連日發生警民衝突,人群中有抗爭常客,當中混雜沒有裝備的真街坊。

「我不走,要留下。」一名嬌小的女抗爭者嚷着不走。
「走啦,就快出催淚彈。」身邊人都在勸。
「不走,未嗅過催淚彈,就不是香港人。」衝動的防暴警仍未戴防毒面罩,便在人群放了一枚催淚彈。女抗爭者反而釋懷:「好了,我做了香港人,我可以走了。」

近日報道中,我看到一名少女知道在母校門外用手築起「人鏈」,成為高登新聞,高興得在記者面前歡呼:「我真係上咗連登,好開心。」以我所知,海外有旅客故意來香港,一早準備了口罩頭盔,試試周末抗爭的感受,她說:「想做一天香港人」。

人的身份建基於尊嚴,選擇性縮細屈辱的過去。香港近年通過一地兩檢,政府肆意DQ立法會議員和中央人大釋法,喪權辱港,香港人不會以此作為「香港人」的身份建構。「香港人」這個身份、概念建基在三個重要的階段,1989、2003、2014。新一代有了2019年的夏天,「香港人」不再是停留於1989年三次的百萬遊行,八號風球女人民走出來的悲壯;2019年超越了2003年50萬人成功煞停《廿三條》的短期勝利,跨過2014年的政治灰暗,政治討論上打破黃藍政治顏色的黑板的框架,亦超出國際。香港的抗爭往往時間太短,熱情冷卻,人民「縮得快」,目標不清晰,很快陷入低潮,當身份認同沒有注入太多內容,令人很快忘記。

IMG_0729
香港之路,何去何從?

香港就像一條失憶的金魚

7月7日,九龍大遊行一天,晚上示威者「自由行」由尖沙咀遊到旺角,有位大叔走來多口對我說:「其實遊行完咗,這樣『自由行』沒有意思。」在談話的10分鐘,我們正正是站在碧街,1989年6月7日旺角騷動的爆發地點,我問那位大叔:「你知不知有1989年6月7日就在這樣有一場旺角騷動,然後取消了『三罷』。」大叔一臉漠然,反問我:「有這些事麼?我住在碧街廿多年,無聽過。」

上一代就像失憶的金魚,在沒有歷史的白紙上建構身份,有時民主有時退縮,口講的雖是「政見」,其實在討論上連思想形態都不札實。所謂「政見」大多是情緒主導,等待餵飼訊息的人民很易受「影像」左右思想,這就是中共網絡五毛成功影響深藍的主因。新一代不同,他們的訊息不但從網絡而來,他們思考和核實,可惜網絡太快,來去匆匆,未來不知如何走下去。8月之後,除了抗爭,香港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疏理和記錄這兩固月的事,不要再做失憶的金魚。

2019年的夏天,香港人的印記(至少有200萬)建構在6.12圍立法會阻惡法、催淚彈、橡膠彈、連登、口罩、頭盔,還有不同階段大大小小的術語 — 「記你老母」、「唔好搞我後面」、「香港警察 知法犯法」、「咁樣唔會令我驚」、「一齊來一齊走」。用詞多多,各有典故,口中溜一句,像跟香港人打招呼。40多場的抗爭運動,都有香港人的印記,就算你是藍絲,今次都被逼要在生活空間談政治, 政治不再規限在佔領區,每個人都被逼在牆角要表態支持與否。

IMG_1769
風雨中的2019,正在建構香港人的新身份。

身份跨越國際

千禧後、九十後渴求在運動過程找角色,做香港人如何也要嗅催淚彈味,要試試被防暴警從後追的記憶,享受辱罵警察、挑戰警權的快慰。對公義的執着、驚恐混合抗爭的亢奮,是一、兩代人的集體記憶,而且這場water revolution (《FINANCIAL TIMES》)已流出外國,只要政治、經濟上跟中國有關連的國家,都跟香港人連成一線,對中國同仇敵愾。「香港人」的身份已經跨地域性,海外對「香港人」的透射是勇敢、聰明、追求民主公義的中國人,這跟內地、海外的中國人是完全不同。

80多日的抗爭活動,香港三次的過百萬遊行已印在歐、美、東亞報章的頭版,香港人亦努力在海外登報,連香港政府也模倣,這樣的傳媒互動,只會深化外國對「香港人」的認知。就算日後新一代到海外生活,「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比80年代的「香港人」更國際化,更有輪廓。中國和香港越是在民主路上各走極端,「香港人」的身份只會更突出。

警方瘋狂射催淚彈,催使抗爭遍地開花,隔岸男女校、隔離邨都Connect埋。之後的管治不論是幾多個訴求,中央最大的障礙是「香.港.人」這個身份。一句「香港人,加油!」,後面蘊藏連串的元素:口罩、Be Water 、文宣、眾籌登報、無大台、Telegram、連登、塗鴉、和你飛、走出東涌⋯⋯,還有「攬抄」和「後果自負」。歷史和有份量的身份認同才是極權政府最憎恨的東西,這是真的。

版權: 

連登帖連結「源居民」 沙田紅磚一代落場參選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有紅磚小鎮美譽的廣源邨,依山而建,以鐘樓為屋邨中心,是沙田自成一角的小社區。即將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有兩個「紅磚一代」楊思健(健仔)及廖柏康(康仔),在沒有黨派的支持下,成立了組織「源居民」,希望重新連結社區,積極考慮參選「廣源」及「廣康」選區。

DSC00428

服務「廣康」、29歲的廖柏康(康仔),於電單車車房工作,作為首代廣林苑的居民,他希望以人本模式貢薦社區、連結社區。服務「廣源」、31歲的楊思健(健仔),現在是外國商會總裁助理,他亦是土生土長,過往曾關注過業主立案法團事宜的他,在街坊的推動及鼓勵下,亦走出來服務社區。

「源居民」成立於今年6月尾,聚集了一群自小於廣源邨及康林苑成長的居民。意想不到的是,把他們連結在一起的,就只是一則連登討論區帖子。

「係政治氣候迫使我哋出嚟,但我們想以民生為本,其實黃藍能夠求同存異,但黑白一定要分明」。健仔與康仔坦言,社區終究離不開政治,他們形容自己的政見取向是「非建制,真建設」。他們希望告知街坊,「黃絲」不是所有事件都反對而沒有建設,亦願意聽到不同意見,「區議員作為代議士,更加要聽晒兩邊唔同嘅意見」。

健仔與康仔帶記者游走「廣源」、「廣康」區,雖然他們彼此認識只有三個月,但閒談間卻發現他們有共同回憶甚至共同朋友,亦有不少「源居民的共同語言」。這條邨看似平凡,但對他們而言卻有一份不可取替的獨特性,「我哋呢條邨唔簡單㗎,個商場仲被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優異獎殊榮」。對他們而言,邨內最深刻的事竟然是麥當奴開業及新城文具店結業,「集體回憶嚟,以前新城文具店好潮,嗰期興爆旋陀螺,門口就會有」。他們又分享兒時自創、一些來往廣源及廣康的「通道」,彼此聊得不亦樂乎。

DSC00219

「廣源」及「廣源」兩區本就密不可分,公共設施都是共用。因此健仔與康仔要考慮連合兩個區一同參選,共同跟進社區議題。

不過他們續指,自從領展接管商場,很多小店消失,共同回憶亦隨之消失。雖然如此,健仔卻表示「希望將回憶變返現實,將大家懷愐嘅過去喺現實帶返嚟」。他們最希望做到的,是將這個紅磚小社區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回單純的社區鄰里。健仔與康仔認為,要把大家的對立面減低,一起聊天是首要一步,「在政治議題之前,大家都是社區的一份子,需唔需要因為政治議題而令大家企喺對立面?其實唔洗的。」康仔相信透過溝通,即使未能同意對方立場,但至少可以先了解彼此想法,實行「we connect」。

DSC00246

1991至1999年,「廣源」的當區區議員是民主黨的周偉東,不過自從「廣源」在1999年分拆為兩區、新增「廣康」後,便由建制派主導。在「廣源」,現為新民黨成員的陳敏娟連續四次當選。民建聯則自「廣康」成立而來連續五屆當選,首四屆區議員為鄭楚光,王虎生則於上屆當選。今屆「廣康」選區再次重劃,帝堡城及興建中的綠怡雅苑,將會連同碩門邨第二期劃組成新選區「帝怡」。

民主派20年來久攻不下,健仔認為「雖然呢度長者佔最大比數,但其實好多拎完蛇齋餅糭都未必會投票。唔少街坊其實都想有個選擇,有個改變」。康仔則指「原來我哋呢條邨都有好多唔同人唔同故事,佢哋未必好似連登或者網上面咁形容係廢中廢老,抗拒年青人。雖然佢哋未必會企得太前,但原來背後佢哋會支持一班後生仔去改變呢個社會」。

IMG_5033

康仔續指,曾有街坊向他反映,區議員當選後他只見過三次,到議員辦事處亦求助無門。他期望改變這個現況,相信年青人有的就是魄力,而「源居民」整個團隊均長期住在邨中,是這條邨的一份子,「市民普遍期望議員是社區專家,負責搵社區問題。但我們對於社區問題嘅睇法係:我唔係專家,但正正因為有好多唔同人住係呢區,佢哋先係就呢個社區問題嘅發現者,而我哋就係提倡者,令到呢啲問題得以解決」。

記者:文海欣、何紹軒

伊比利半島之遊

$
0
0
內容: 

「一生只是一場遊歷,換言之,遊歷亦可能會改變一生。」,我這句套話未必全對,但出門的選擇失誤,可怕的經歷仍是少不免的。 我以往遠赴歐遊的航空公司,一般揀香港、中東或當地的航空公司。 2014年由於受航空公司廣告吸引,亦想有新嘗試,於是買了北京為轉機地點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機票到馬德里,票價只比其他航空公司便宜一千多元。 去程的時間是下午五時半,北京飛馬德里時間是零晨十五分鐘,除首都機場照明系統略為遜色外,其他一切如常。 飛機在北京起飛後三小時,有睡著的北方小孩由椅上掉落地上,因小孩同行的成人叫不省小孩,於是通知空中服務員協助,空中服務員好像未受過急救訓練一樣,用揚聲器呼籲乘客中有否醫護人員幫忙,炒耳的人口大國鳥語即時把我驚醒,事件擾攘兩個鐘後,唯小孩省來才告終。

九日之後,我又戰戰兢兢地搭飛機回香港,零晨五時到達北京轉機過安檢時,保安員似已知我的到來,並且叫我自行入邊防海關搜查房,等候海關人員檢查我的寄倉行李,我聽後,心裡涼了半截。 自從2012年我在媒體寫評論文章後,我對踏足人口大國一直有戒心,2013年去過西安無恙後,我便鬼迷迷買了所謂的便宜飛機票。 搜查房除了有一位廿歲出頭的女關員外,還有一位白人,女關員說待查的行李即將送來,女關員見我與白人傾了幾句,還以為我是認識他的,於是我便停止與該白人談話並向女關員與以否認。 等了近個半鐘後,女關員主動提醒我要趕八時飛機回港,示意我離開。 事後回顧,可能「強力部門」要我知道它們的存在;它們的厲害,先給我一個下馬威。 後來也有情報得知,新販毒途徑是由西班牙經北京再到香港,故此白人與我都可能是罪犯輪廓(Offender Profiling)的結果。 姑勿論如何,往後我再沒有踏足人口大國,最近很多香港人因曾參加多個月來波瀾壯闊的逆權運動,在往人口大國後中伏,陸陸續續遭關員羈押、扣留、被召妓、強迫寫悔過書等。 我謹此奉勸香港同胞戒急用忍,要不是必要,謝絕踏足人口大國。

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 之遊,以馬德里為中心,我暫時只去了巴薩隆拿、西維爾三地。 馬德里的火車網絡很發達,很容易便從機場到達地鐵站(Plaza de España)附近留宿的酒店Hotel Plaza España,在馬德里先後大約三天半,酒店Hotel plaza España鄰近著名的景點有馬德里王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薩巴蒂尼花園(Jardines de Sabatini)、花園觀景台(Jardín de las Vistillas)、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Museo de la Catedral de la Almudena) 等。

palace

從Hotel Plaza España乘搭幾個地鐵站便到的景點有購物熱點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 、蘇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拉斯班塔斯鬥牛場(Plaza de Toros de Las Ventas) 等。

在西班牙旅遊,欣賞佛蘭明歌表演(Flamenco)是不能缺少的,佛朗明哥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多數有一位女的領唱,唱腔風格如訴如泣,馬德里菲華混血兒餐廳(Café de Chinitas)的女領唱身型比較豐滿,發出令人觸動的歌聲,婀娜的罷動,沉實的舞姿,觀眾頓時血液沸騰,心跳加速。 令一邊廂的同類型表演者,會否有同一效果,當然未必,數日後在西維爾欣賞的佛蘭明歌表演,女領唱樣貌娟好,身段窈窕,可是唱腔風格欠奉,舞姿一般。 無獨有偶,不僅能唱的歌劇表演者是胖的,原來能唱的佛蘭明歌表演者都是胖的。

由馬德里去巴薩隆拿一般是坐高鐵,車程2小時45分鐘,車速平均250到270 km,非常穩定及準時,車票可在網上購買。馬德里在(Atocha Cercanias)大站上車,到達巴薩隆拿後轉4個地鐵站到(Paral·lel) 站下車,之後下榻帕拉萊爾酒店(Paral·lel)兩晚。

巴薩隆拿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Catalunya)首府,在2014年時不是太多香港人了解自治區與西班牙中央政府的關係,2014年9月11日係加泰羅尼亞民族日三百週年,上世紀大獨裁者佛朗哥主政西班牙三十多年中,禁止加泰隆尼亞人講加泰隆尼亞話,寫加泰隆尼亞文,嘗試消滅加泰隆尼亞的本土特色,佛朗哥死後,一九八零年民主改革恢復加泰羅尼亞議會後,第一項頒佈的法令是恢復加泰羅尼亞民族日。現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公共標記是雙語的,以加泰隆尼亞文為主,西班牙文為副,幼稚園兒童從小必須參觀加泰隆尼亞歷史博物館,建構國族身份,博物館內,加泰隆尼亞文字體為大,英文及西班牙文字體為小,移居加泰隆尼亞的人,要認同加泰隆尼亞的價值,由於種種原因,加泰隆尼亞人會持續追求獨立建國 (1)。 身為遊客的我,與泰隆尼亞人以英語對答,不用西班牙話,他們會非常高興,與巴薩隆拿人解釋香港與中國的關係猶如巴薩隆拿與西班牙時,他門便會心微笑。

巴薩隆拿主要的景點有加泰隆尼亞廣場(Plaça de Catalunya)、聖家大教堂 (La Sagrada Família)、高第博物館(Casa Museu Gaudi)、畢加索博物館(Museu Picasso)、聖埃烏拉利亞主教座堂(Catedral de Barcelona)、加泰隆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museu d'art nacional de catalunya)等,兩日半的時間遊覽,其實也很匆忙。 除了在米蘭我多次有不同人種主動用西班牙文與我講話外,在巴薩隆拿地鐵站內及街頭也有,話說如此,還是有人在地鐵站內嘗試打我荷包,當我識破後,該人便尷尬地走開。 巴薩隆拿的人口面額也非常多元化,有菲律賓裔、韓裔、華裔、南美洲裔等。 景點中,畢加索博物館雖然外型有點似九龍城寨建築物,可是遊客卻非常之多,巴薩隆拿的市政府清潔工人,女的化妝,男的健康、年輕兼古銅色皮膚,蔚為奇觀。

femigo1

完成了巴薩隆拿行程便坐高鐵去西維爾,由馬德里去車程大約2小時30分。 中午到達後坐的士去蒙地卡羅酒店(Hotel Montecarlo)留宿一晚,第二天慢慢步行到火車站回馬德里。 西維爾主要的景點有廣場博物館(Plaza de museo)、都市陽傘(Metropol Parasol) 、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na) 、聖母主教座堂(La Giralda)、在格拉維納街(Calle Gravina)逛街等。 西維爾市景很美麗,典型的南歐風情,很多細小而狹窄的巷仔,途人懶洋洋似的,如果在西班牙定居,西維爾應是最好選擇。

一天多西維爾的行程實在太少,西維爾比巴薩隆拿、馬德里,她的西班牙感覺更為濃烈,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除西班牙外,還包括葡萄牙、安道爾、直布羅陀及法國連接西班牙的小部份,因歷史關係,居住在這地域的歐洲人有時也稱呼自己伊比利亞人(Iberians),我預感很快會再往伊比利半島的其他地方。

記者追問太子站8.31閉路片段 陳帆轉身即走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和港鐵高層到中環部視察,但沒有通知和會見傳媒。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則在巡視灣仔站後見記者,稱巡視是想了解破壞情況,並為港鐵前線員工打打氣。他們見記者時僅用了五分鐘,記者狂問會否公開太子站8.31的閉路電視片段,但陳帆不發一言,更在港鐵高層未完成回應下,便牽頭轉身離開。車務總監劉天成回應時只稱,片段會保留三年,又表示因為牽涉私隱,「知道大家的關注,大家最近關心嘅唔需要關心(擔心),紀錄保留三年」。

陳帆斥責暴徒目無法紀,破壞已令市民、港鐵職員和工人受傷。陳帆又喚記者,要多宣揚是香港鐵路是香港人的鐵路,大讚港鐵是有效率的公共服務,希望暴亂人士尊重其他市民出行的自由和權利。他又感謝港鐵前線員工,不眠不休修復被破壞的設施,及提供優良服務。

在見記者期間,有市民在站內高叫「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則形容,港鐵不但香港之光榮,更是香港交通系統最重要的一環,呼籲要珍惜港人四十年來的成功,「不要再破壞設施」,希望大家珍惜員工的努力。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同稱「Keep Hong Kong Moving」,表示港鐵不是所有設施都能修復,「同一條船和同一個地方生活」。

在官員離開後,有記者不禁詢問清理灣仔站現場的港鐵職員,陳帆等人「究竟視察了甚麼」,職員回覆稱,「視察咗㗎啦!」

記者:梁筱琁

版權: 

羅范椒芬稱有少女向示威者提供性服務 吳文遠斥散播不實指控

$
0
0
內容: 

(香港電台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今早(9月9日)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及社民連主席吳文遠接受港台節目《Backchat》訪問,羅於訪問中稱有未成年少女向示威者提供免費性服務,並再譴責示威者故意流傳太子站有人被打死的消息,以激起民憤,令人繼續示威。

節目主持人讀出聽眾留言,其中一條留言表示收到黑衣臥㡳「報料」,指黑衣人願意出去抗爭的原因有三,包括朋輩認同、朋輩壓力及有少女提供免費性服務予抗爭者。留言續指,有不少未成年女生提供性服務,並會被稱「天使」,去「安慰」前線示威者。

羅范椒芬指,她不下一次聽到有未成年少女向示威者提供免費性服務的事件,並稱確認真有其事,「我認為我們已確認這是真實個案(I think we have confirmed that this is a true case.)」。吳文遠反駁指「性愛本來就是免費」(sex should be free),並指暑假期間,學生本來就可以與自己喜歡的人共渡時光,而非走上街頭抗爭。

吳文遠於節目後向本網記者表示,羅范椒芬作為行會成員卻散播傳聞是極不負責任,如果有證據有人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應盡快向警察報警,而非散播不實指控。

世代人鏈 拖手互撐 庇理羅士校友︰「為甚麼當年會信共產黨?」

$
0
0
內容: 

Photo credit:Davis Dreiska

「反送中」運動踏入今天剛好三個月,三個月以來,警方發射了不計其數的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TG放題」散佈各區,加上濫捕濫告及射傷虐打等種種暴行,以至元朗、荃灣及北角等地政府支持者的無差別攻擊事件,對於林鄭月娥姍姍來遲的撤回決定,普羅大眾實在無法就此收貨、善罷甘休。社會各界繼續籌劃各種集會、遊行及不合作運動,作為市民大眾極力守護的下一代,全港逾百間中學的學生同時發起「9.9人鏈日」,港九新界各地至少設有26條人鏈,校友響應者眾。港島區不少老牌學校亦紛紛組成「自由之路」,包括聖若瑟中學聯聖保羅男女中學人鏈、張祝珊中學聯金文泰中學人鏈,以及聖保祿學校、皇仁書院聯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人鏈等等。

creditt_ Davis Dreiska
Photo credit:Davis Dreiska

聖保祿學校校友三度支持同門師妹

自上星期開學至今又剛好一周,開學首天不少中學生均響應運動,以個人身份於校內進行罷課,惟各校反應不一,像聖保祿學校便以高壓手段禁示學生罷課,既不准學生戴口罩,甚至安排老師於校門看守、禁止她們接收傳單。「前兩次(3/9、6/9)都有出來聲援師妹,今天當然要繼續來響應人鏈,同時向校方表態。」2015年畢業的梁小姐不認同母校做法,她甚至將寫有「白色恐怖由校園開始 free HK, free SPCS」及「濫搜可恥 濫權可恥」的標語貼在身上,質疑校方做法如同散播白色恐怖。

聖保祿學校校友梁小姐對母校近日打壓學生罷課的做法表示質疑與不認同(圖片由舊生提供)
聖保祿學校校友梁小姐對母校近日打壓學生罷課的做法表示質疑與不認同(圖片由舊生提供)

早上七時開始,聖保祿學校、皇仁書院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人鏈逐漸成形,人鏈以聖保祿學校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校門為頭尾,由禮頓道延綿至高士威道及英皇道,再由英皇道上行至天后廟道,全長超過一公里,橫跨中央圖書館及銅鑼灣運動場,不時傳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喊號聲。除了穿著校服的學生,亦不乏各校校友參與,有老有嫩,當中以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校友較為突出,九成以上均響應號召穿著黑衣,非常搶眼。

學生以蒙上右眼的Bonnie公仔來提醒大眾對警暴的關注(圖片由舊生提供)
學生以蒙上右眼的Bonnie公仔來提醒大眾對警暴的關注(圖片由舊生提供)

溫和表達訴求 望校方認同

「我們已經一把年紀、無法勇武,只能站在背後支持她們。其實很後悔,六四時有一百萬人上街,為甚麼當年我們會信共產黨能守信?五年前我都出過來,928食過催淚彈,那時覺得好癲,想不到今時今日更癲。」1976年畢業的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校友李小姐,將香港警察比喻為日軍,眼見他們收取納稅人的錢來濫權濫捕,大感氣憤,坦言即使做甚麼都沒有用,仍然要走出來表態。

1976年畢業的庇理羅士校友李小姐(左二)特意參與人鏈支持師妹(圖片由舊生提供)
1976年畢業的庇理羅士校友李小姐(左二)特意參與人鏈支持師妹(圖片由舊生提供)

在校內參與「逃犯條例關注組」的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中五學生C同學,表示校方曾否決她們9.6罷課的計劃,這次以個人名義參與人鏈,希望以校方認同的溫和方式表達訴求、延續大家對運動的關注。她和身旁的M同學各自製作了紙牌,分別寫著「撤回一條條例 撤回不了暴政」及「對不起老師 我們來不了」,後者更畫上一個蒙著右眼的學生來紀念爆眼救護員,「人鏈之後我們會自發罷課,『對不起』是給老師的。」雖然校方表明不會秋後算帳,但M同學直言不能恐懼太多︰「如果連罷課這麼基本的東西都不敢做,怎麼對得起為我們擋子彈的前線?」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兩位中五學生特別以自製紙牌明志(圖片由舊生提供)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兩位中五學生特別以自製紙牌明志(圖片由舊生提供)

何東中學學生提前參與

皇仁書院的罷課活動贏得市民不少掌聲,雖然今早參與人鏈的學生較少,但不少落場拖手的,都戴上雙頭豬嘴,亦有校友圍上面罩。鄭先生1990年畢業,對師弟的罷課表現讚賞有加,面對如噩夢一樣的7.21、8.31,他直言不能接受,而面對政府的強權,他為大家打氣︰「堅持!繼續堅持!」

皇仁書院學生幾乎full gear上陣(圖片由舊生提供)
皇仁書院學生幾乎full gear上陣(圖片由舊生提供)

雖然是聖保祿學校、皇仁書院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聯校人鏈,但當中亦夾雜著十來個何東中學學生,她們明天才有人鏈活動,但今天已急不及待來表達訴求,中六學生張同學希望讓政府知道,政治不只是大人的事,其實中學生也很關注政治的。

三校聯校人鏈共計逾800位中學生及校友參與,至8時15分左右,人鏈陸續鬆開,各校學生陸續回校上課,或罷課。

credit_ Davis Dreiska

雨傘、口號牌……拖手的工具形形式式(圖片由舊生提供)
雨傘、口號牌……拖手的工具形形式式(圖片由舊生提供)

記者「full gear」抗議警濫暴阻採訪 謝振中:須保持安全距離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上周六(9月7日)於太子向記者噴發胡椒噴劑,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今日(9月9日)在警方記者會上發表聲明,譴責警方濫用武力,阻礙記者採訪。多名記者響應兩協會發起的行動,戴上頭盔、防毒面罩、眼罩及反光衣出席記者會抗議。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回應指,近月示威者暴力升級,警員在現場必須與所有人保持安全距離,但當晚有記者與警員站得極近,「一個身位都冇」,故須使用胡椒噴劑增加距離。

無標題
記協執委陳朗昇朗讀聲明。

兩記者協會讀聲明 斥警9.7向記者噴椒

記協執委陳朗昇在記者會開始前朗讀聲明,強烈譴責警方濫用武力,阻礙記者行使「第四權」,並呼籲警方正視前線警員情緒失控的問題。

聲明指出警方於9月7日晚,在太子始創中心門外推進期間,故意向記者噴發胡椒噴劑,惡意針對記者,傷及並妨礙記者採訪。聲明指,當晚有至少8名記者被噴射胡椒噴劑,其中兩人更被直射臉部,而現場並沒有示威者,在場記者亦有穿著有「Press」字樣的反光衣及出示記者證,現場有記者聽到其中一名速龍隊員道「影影影!咁鐘意影!」,明顯對記者懷有惡意。

無標題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

謝振中指,示威者暴力升級,警員在現場執行職務時,經常被襲擊、搶犯、碰到配槍,故需要更高警戒,必須與在場的所有人保持適當及安全距離,惟有記者在警方作出拘捕時,走到非常接近的地方,甚至「零距離」,包圍警員與被捕人士,形容是非常危險。謝亦指,有人在現場身穿反光背心混入記者當中,但不是進行採訪,而是為他人作掩護,甚至攻擊警員,因此警員在無法即時辨認下,要在適當時候作出措施,保障各自安全。

謝振中指警方當晚於太子始創中心外拘捕兩男一女,他們涉嫌非法集結,警員隨後被大量人包圍,現場有示威者、記者、穿反光衣的人、觀察員,並發生推撞。謝指,當時警員觀察到記者後面有其他人,而有記者與警員站得極近,「一個身位都冇」,警員不停就「唔該記者行開啲」亦無效,因此使用胡椒噴劑,加強距離。

IMG_8420
9月7日晚上,多名記者在太子始創中心外被警方施放胡椒噴劑。(資料圖片)

稱有「不熟口面」記者阻警行動

記者追問為何警方稱不能分辨記者與示威者,但於8月31日就能判斷太子站車廂內的人是示威者。謝振中指,兩件事不能對比,但指能從衣著、行為等判斷車內的人是示威者。謝續指,近月出現在現場的記者數目大增,很多「不熟口面」、行為與記者相差很遠的人出現,令警方難以辨識,舉例有人用手打警員,及貼著封鎖線阻礙警方推進。

有前線警員在現場喝罵記者「黑記」,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否認管方默許前線此行為,稱對任個人作出負面稱謂都不理想,應互相尊重。

無標題

周五至今晨拘157人

警方指,由上周五至今日凌晨,共拘捕157人,包括125男32女,年齡介乎14至63歲,涉嫌刑事毀壞、阻差辦公、藏有攻擊性武器、公眾地方打鬥、襲警、拒捕、非法集結、刑事藐視法庭等。

周六被捕人士中,警方已落案起訴5男1女,年齡介乎20至23歲,包括在東涌被捕的一名女子,她被控襲警;周六晚在洗衣街天橋被捕的一名男子,身上搜出汽油彈及打火機,被控以藏有攻擊性武器;兩名男子在天水圍濕地公園輕鐵站被捕,被控串謀刑事毀壞;另有兩名男子於屯門青松輕鐵站被捕,被控刑事毀壞。

此外,警方於9月6日使用13發催淚彈、6發橡膠子彈、22發布袋彈;於9月8日使用了18發催淚彈、13發橡膠子彈、10發布袋彈、1發海綿彈。而由上周五至今日凌晨,共有12名警員受傷。

警已取8.11爆眼女子醫療報告

就8月11日有一名女子於尖沙咀被射爆眼的事件,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指,警方己透過法庭手令,取得事主的醫療報告,會用作調查相關案件,不能透露內容。

無標題


澄清8.31太子站7傷者送院 消防處:現場混亂 點算有難度

$
0
0
內容: 

消防處副救護總長曾敏霞

(獨媒特約報導)市民高度關注8月31日於太子站受傷送院的人數,消防處將數字由10人改為7人,引起揣測。消防處副救護總長曾敏霞澄清,沒有隱瞞傷者數目,指當時現場情況混亂,導致點算困難,救護指揮官初步點算有10名傷者,其後更正為7名。

曾敏霞表示,消防處於當晚11時05分接報,救護員於約11時30分進入太子站,當時情況混亂,救護指揮官初步點算有10名傷者,但傷者分散在月台不同位置,並不時轉換位置,因此點算有難度,有可能重複計算,亦可能經初步治理後,傷者沒要求使用救護服務,其後指揮官再點算,確認有7名傷者須送院,當中3人屬嚴重、2人屬普通、2人屬輕傷。他們經特別列車送到荔枝角站,再由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及瑪嘉烈醫院。

曾敏霞重申,消防處按現場人員的觀察及記錄,如實報告傷者數目,初步點算的數字不要更新,而且往往與最後須處理的人數不同。

有傳媒報導指,有3人在油麻地站被送往廣華醫院,曾敏霞澄清,事件與太子站事故並無關連。

無標題

工聯會要求官員多慰問港鐵員工 陸頌雄:暴徒要同各行各業為敵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進入第三個月,工聯會下午約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和物流及交通行業委員會成員在會面後見記者,促請官員應主動到前線走訪,對不同的公共交通機構的員工作慰問,以舒緩近期面對的壓力。陸頌雄表明,要再次強烈譴責暴徒,斥他們的違法行為是要與香港人及各行各業為敵。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早曾到港鐵中環及灣仔站視察。物流行業委員會副召集人、香港鐵路員工總會副理事長魯志薪便稱,「將」應該要多點慰問前線,「兵」才能上戰場,希望能到更多的港鐵站作慰問。

無標題

工聯會又要求,當局必須成立跨部門的專責小組,即協調和督促運輸機構止暴制亂,並配合執法部門的工作。陸頌雄強調,暴力及違法示威者對香港造成重創,對運輸業已造成嚴重影響,「的士手停口停,人生安全又受到威脅,民航前景又不明朗」。

示威者昨日曾在中環站縱火,陸頌雄質疑警察有失職之嫌,指中環站是遭破壞了一段時間後,才有警員到場。他又爆轟暴徒已令多個行業和前景變得不明朗,並再次強烈譴責暴徒和違法示威者,「止亂制暴不能流於口號」。

無標題
工聯會物流行業委員會副召集人、香港鐵路員工總會副理事長魯志薪

魯志薪斥,暴徒大肆意破壞公共交通及鐵路系統,為市民及員工帶來不便,港鐵員工更成為出氣袋,遭無理對待、辱罵、起底和襲擊。他表示,暴徒令員工上班時人心惶惶,加上日以繼夜搶修遭破壞的設施,壓力已到達臨界點。

魯志薪從事鐵路維修,斥暴徒破壞閉路電視和收費機,令市民無法乘坐港鐵,昨日火燒中環站更是令人髮指。他表示,員工付出最大努力,令港鐵能夠不受影響,確保市民能如常上班及上學。「我哋都係打工,點解要受到暴徒欺凌?都係接受公司指示做嘢,我哋個心都係服務市民。」

無標題
工聯會物流及交通行業委員會副總幹事葉偉明

物流及交通行業委員會副總幹事葉偉明則稱,機場是另一重災區,令機場工人精神上有負擔,「每個星期六咁樣搞,係無休無止。」他斥暴徒癱瘓機場,致使沒有交通工具往來市區,有工人在下午五時下班,凌晨一點半才能回到家;更有工人「直踩兩更」。

葉偉明更稱,不少機場公司都已拒絕作新招聘,貨運量更大跌。他發言時一度十分激動,更反問示威者,「攬炒最終受害的是政府、有錢佬定基層工友呀?」

版權: 

警昨強行終止遮打集會 民間記者會轟「假執法,真戒嚴」

$
0
0
內容: 

左起:祈禱會發起人林先生及藍小姐、民間記者會發言人何先生及陳先生

(獨媒特約報導)市民昨午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祈禱會,但警察在昨日下午三點五十分時,要求主辦方宣布終止集會,港鐵更關閉中環和太子等站。「民間記者會」晚上召開突發記者會,批評香港警察「假執法之命,行戒嚴之實」。

集會發起人林先生表示,昨日集會原預計只有5千人參與,但人數卻遠遠超出預期,有多達25萬人參加。他批評警察的做法令市民未能安全離開,又透露警察初時更只有10至30分鐘解散集會。林先生更炮轟警察歪理連篇,斥對方曾稱如主辦方不宣布集會終止,警員將進入遮打花園代為宣布。

無標題

他認為,集會有不反對通知書,但警方卻無視,明顯已違反《基本法》第27條,嚴重妨礙港人的集會自由和權利。

林先生重申,集會是要表達香港的法治與人權受威脅,斥特區政府施政嚴重踐踏港人權利,民主夢亦從未實現,普選更遭到人大8.31決定所剝奪,而林鄭月娥的請辭不遂更見港人治港屬謊言。

他重申,昨日的集會是要表達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堅決支持,呼籲美國必須對侵犯人權的香港官員作嚴厲制裁。林先生呼籲,港人必須奮勇起來反抗,「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無標題

「民間記者會」發言人何先生則表示,集會縱有不反對通知書,但法律已蕩然無存,狠批特區政府用盡方法阻止香港人參與集會和向國際求助。他不滿指,警方昨日在中環站內無故向市民搜身及拘捕市民,從而令現場氣氛升溫;示威者才被迫堵塞港鐵站,避免警員襲擊市民,「無警察,就和平,警察先係佢哋口中的暴徒」。

何先生進一步提到,香港的法例中沒有戒嚴令,但現時情況已和戒嚴無異,舉例指警察近日多次要求市民列隊搜身,港鐵亦屢屢配合停駛,並嚴重打壓新聞自由,認為香港已倒退至「七十年前的台灣、三十年前的南韓」。何先生又點名指,林鄭月娥今早到中環站視察,竟只關心站內的閘機,「政府無意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希望港人能繼續勇敢抗爭。

IMG_0662
資料圖片

記者問到,警察無罪假定的情況嚴重,集會發起人林先生斥警方濫權,嚴重阻礙港人行街的自由,認為港人不會接受,又重申絕對相信前線手足的決定。他強調,抗爭者未來的行動只會越來越多,呼籲林鄭月娥不要妄想藉打壓瓦解運動。

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稱有14歲女子為示威者提供性服務。何先生斥對方「咁高學歷」,卻以假新聞誤導群眾,呼籲對方反省和檢討,「唔係要你道歉,好好檢討,唔好再獻醜。」

何先生又質疑,政府透過不盡不實的消息,欲分化示威者,尤其和理非的市民,斥羅范椒芬是極度不尊重女性。

記者:梁筱琁

版權: 

為香港隊奮勇一戰

$
0
0
內容: 

還有不足20小時,大球場就會上演香港對伊朗的世界盃外圍賽。在這動盪時代,難得不少足球網站媒體還努力催谷明天比賽,希望能坐爆大球場。的確,自2009年南華對科威特競技的比賽後,本地球隊未嘗坐爆大球場。2009年的東亞運決賽,在有人無飛去,有飛無人去的情況下,有31,884人入場。

很多香港忠實球迷,希望大家穿紅衫。同時亦有不少球迷希望穿黑衫,以悼念逆權運動殉道的香港兒女。在這艱難時刻,穿甚麼顏色、甚麼裝束已不再重要。唯一可以肯定,應該沒有太多人會穿中國國家隊球衣或中超球衣。這場比賽人數是首要,顏色是次要。賽事入場門票需要180元,很多學生也未必能付得起,尤其是經歷這三個月運動買裝備,他們很多已窮過呂蒙正。希望大家明天遇上青年人,如果食飯是一百幾十都要左度右度的,靜靜雞幫手埋單是常識。要買野食早啲去渣哥排隊,大球場連水樽都唔俾入場,很多無睇本地波的朋友未必知。

團結力量

不少網媒都呼籲球迷賽前與比賽中一起參與打氣、築成香港之路、唱歌、默哀等等。大家可以選擇參與所有選項,可以參加部份選項,都是運動的原則,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無論現場球迷參與與否,大家都不指責、不割席、不分化。面對著星期日45分鐘封地鐵驅散人群的效率管理,各位成年人更加要與青年人同行,齊上齊落,不要讓青年落單,今天的港共軍警,甚麼理由也可以拘捕你,完場歸家途中,話我們非法集結都得,人多就是王道。看了40年香港波,還是頭一次有這樣的擔心。在這悲哀的時刻,我們更加不能懷憂喪志,更應努力替香港隊打氣,讓他們注入比賽動力。

還有,伊朗隊本著相信香港人能確保他們安全才到來比賽,明天我們遇見伊朗球迷,更需要友善,體育歸體育。球場的戰鬥與敵對,只在比賽的90分鐘之內,香港球迷歷史上只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滋事份子口角,這種和平、理性、零暴力的優良傳統,相信會繼續承傳。若遇喬裝球迷的攪事份子,大家一定要保護伊朗球迷,近日實在太多喬裝份子混入人群滋事,這點希望各位留意。

寫稿超過20年,這篇文似家長信多過足球文章。實在擔心年青球迷被黑警無差別針對,但在這時刻,我們更應站出來,年青並不是罪過。經過辛酸、艱苦的90天,讓我們盡情享受屬於香港人、屬於香港隊的90分鐘。

版權: 

我們不能再扮正常生活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一個中六學生,上前線前接受訪問,說了句令不少人心傷的話:「DSE考得幾好都無用,香港都無將來。」相信今早有份組聯校人鏈的學生,對此話或多或少有共鳴。

香港為何無將來?

(1) 無民主:831落閘,中共早已封殺真普選的可能;

(2) 無自由/人權保障:警察四處作惡,政府樂見其成,香港進入半戒嚴狀態,就算勇武前線全被關進監牢,為免死灰復燃,當權者對公民社會的全方位打壓必有增無減;

(3) 無經濟前景:考到大學,以優秀成績畢業,搵到份好工,但無父蔭,最多只能買間納米樓來供一世。做牛做馬,面對的是全球經濟危機的風險,欠缺的是妥善的退休和醫療保障。天之驕子尚且如此艱難,條件有所不及的一般人,可以有甚麼期望?

(4) 管治集團腐敗無能:西環治港,姑息養奸,在今次逆權運動中,香港人看得清清楚楚。建制派有幾廢和有幾卑劣,其支持者有幾橫蠻和無水平。說明了一件事——有heart和能幹的香港人付出再大的努力建設香港,都是事倍功半的,不擁護政權,便會像國泰員工般被處理掉。經濟成果只會被一班盲目附和政府的人掠去一大部分。更糟的是,中共的維穩模式將全面移植到香港,智慧燈柱只是前菜,賞惡罰善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在如斯惡劣的環境下,「讀書還有甚麼用」並非抽象問題。有不少中學校長很抗拒將校園政治化,不希望學生在校內搞集會,但他們可以阻止人鏈出現嗎?他們可以讓年輕人明白在這個時代趨勢下,讀書求取知識有甚麼價值和意義嗎?難道是貢獻祖國?他們又可以說服學生,使其相信社會不會虧待正直和有能力的人嗎?不能,大家預見到的不只是去年發生過的言論審查——「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中國收回香港」……歷史教科書中這些句子,會被教育局的課本評審小組評為「措辭不恰當」,出版社被要求修改——很快所有學生的品行都會化作公民分數終生被政治評核,低分人士隨時連銀行戶口及信用卡都申請不到。

除了攬炒,看不到有任何值得期待的未來——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還假裝沒事,還奢望盡快回復所謂正常秩序,還因為生活有阻滯和不便而一味埋怨示威者,不肯認清罪魁禍首,你要不是既得利益者,便是被既得利益者一直蒙騙而仍懵然不知的苦主或奴才。

版權: 
Viewing all 4090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