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我們總是讀西西

$
0
0

在冰雹和黑雨來襲的翌日,由江瓊珠導演策劃、許迪鏘監製的文學紀錄片《我們總是讀西西》在中大舉行「宇宙首映會」(Qfwfq這晚有沒有到場來呢?)首映很受注目,本來還擔心要提早多少去排隊呢,沒想到風雲色變,到場人數比預期的少些。沒有選擇躲在家裡,而是選擇冒著大風大雨趕赴山城,無非是為了我們心愛的西西。(「你選擇了我,我很高興。」)

連日來的宣傳文案不忘鄭重說明這部片子並沒有西西──許先生說怕大家入了場看才發現沒有西西,要割爛椅子憤然離場──但正如許在紀錄片裡引述西西說,認識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是讀他的書,西西數十年來一直通過文字和我們交朋友、分享她的生活近況和讀書心得(「你打開書本,不是想看故事,而是惦念我的近況,你想知道這兩年來我怎樣了。」)對我們來說,有書本裡的西西已經足夠了,至於素來極為低調的作家本人,出不出鏡又有何關係呢。

江導請來多位作家及藝術家朗讀西西作品,又請他們談談自己和西西的交往或閱讀西西的感想。西西博學多產,一部片子固然難以概括她的所有面向,故組織主線是以文字片段串連講述西西的生平故事,從她在上海的童年談起,繼而展示她廣泛的興趣(讀書、看電影、看畫、旅行)、居住的土瓜灣、患病的經歷以至近年的手作毛偶等。

這部片子另一重點是請來多位藝術家作圖像設計。西西很早就以圖文互涉的方式創作專欄文章和小說,我們對此並不陌生。這次把西西的部份文字影像化,利於普及傳播和教學需要(在這場首映之後,紀錄片將走入中學校園辦放映賞析活動)。限於成本,或者《我們總是讀西西》無法造出華麗炫目的影像,但不少段落仍然令人眼前一亮,比如「羊皮筏子」和「哀悼乳房」鮮麗的動畫或「方世玉打擂台」的影像拼貼,風格氣質頗配合西西的文字。這方面似乎還有很大的實驗空間,廿一世紀要推廣文學,影像的運用將會非常關鍵。為香港文學製作紀錄片的工作才剛起步,《我們總是讀西西》在文學影像化方面作了重要的嘗試。

紀錄片也刻意以香港當下的影像與朗讀的文字互涉,令人驚嘆即使像《我城》等寫於三十年前的作品,仍然歷久彌新,毫不過時。影像賦予這些文字以新的詮釋可能,反過來說西西的文字也由此得以介入當下時空,指涉近期的社會議題。片中黃怡朗讀《我城》香港居民在山野上接濟難民的片段、還有西西一句「我也曾是新移民」,令我感觸甚深,我們的城曾經是溫柔的、包容的,如今的人對此卻似乎不復記憶了。

總的來說,這部紀錄片像西西的作品一樣雅俗共賞:假如你全不認識西西,看完應會對這位香港非常重要的作家有個概括的認識;假如你已認識西西,重溫她的多部著作也不失溫故知新的驚喜;甚至作為研究者,裡面也有一些珍貴的資料。接下來尚有一場公開放映,錯過首映的要留意了。

《我們總是讀西西》電影放映及座談會
日期:5月17日(六)
時間:下午2時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店)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美麗華酒店商場2樓AR213號(港鐵尖沙咀站B出口)

圖:進一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