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第二階段公眾參與諮詢即將於本星期五(6月21日)結束,建議填海地點中有三個位於香港西部水域,包括龍鼓灘、欣澳(陰澳)對開倒扣灣水域和小蠔灣深水角。同時,政府在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中提出在東涌東部和東涌西部填海,又打算興建機場第三跑道(機三跑)。如果西部水域所有填海項目均全部上馬,總填海面積最多可能高達1,310-1,510公頃。獨媒記者進入了陰澳鹿頸村和東涌視察當地環境,並聯絡了區議員曾文典、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跟進西部水域填海的一系列報導。
【大嶼山填海系列】盲填過千公頃 市民懵然不知
【大嶼山填海系列】填海重創生態 白海豚被犧牲
【大嶼山填海系列】陰澳鹿頸村:與城市發展擦身而過
【大嶼山填海系列】行政分界混亂 荃灣定離島
其中小蠔灣及欣澳兩個共需要填海360-550公頃的計劃目標,清楚列明並非紓緩樓宇不足, 而是打算將欣澳填海地發展成為區域娛樂樞紐,與附近的迪士尼樂園產生協同效應;小蠔灣填海地則發展成物流園,為港珠澳大橋提供貨物抵港集散地和著陸點。
不過這個兩個填海項目對生態的影響十分大,其中欣澳倒扣灣水域與小蠔灣曾經多次發現瀕危中華白海豚的蹤跡,在港珠澳大橋填海工程同時進行下,連再將兩個海域填海勢必對海豚生境構成嚴重威脅。除此以外,欣澳倒扣灣填海計劃鄰近陰澳鹿頸村,是大嶼山東北部碩果僅存的小村落,更曾經在2007年發現一唐代窯爐遺址,欣澳填海勢必破壞現有僅餘的鄉村景觀及當地可能未出土的文物。
第二階段諮詢期快將結束 過半市民不知情
然而,公眾似乎未有關注這個影響深遠的填海計劃,獨媒記者星期二在青衣和東涌進行了街頭統計,隨機訪問了50位市民,有54%市民對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第二階段公眾參與諮詢毫不知情,而受訪的青衣居民中有84%不知道欣澳可能會被填海興建,受訪的東涌居民中則有64%不知道小蠔灣可能會被填海。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第一階級諮詢時,政府是基於統計署於2010年時的推算。政府當時預計2039年人口以達890萬,以現時人口及土地需求的比例推斷,2039年需要新增4500公頃土地供應,以應付890萬人口。不過,統計署在2012年已經將之前的推算調低至2041年847萬人口。公眾有必要知道這項重要資訊,政府也有保障市民的知情權,以便市民重新評估填海的迫切性。不過第二階段的諮詢文件卻隻字不提,「人口估算已作下調」未能如實向公眾反映。
「知會」公眾 諮詢欠重要資料
一如以往,今次填海諮詢包括公開論壇及十八區做巡迴展覽。選區包括擬議填海的大嶼山北岸、荃灣郊區西的區議員曾文典批評,政府於諮詢過程所提供的資料不盡不實,既無提出如何管制和減低飛機噪音,亦無視填海工程對附近海洋生態的破壞,公眾於諮詢期內根本無法得知事實的全部,等到政府肯公佈資訊,工程很可能早已「拍版」上馬。雖然施工的技術研究屬於第三階段的程序,但也不代表政府會詳細交代技術細節。曾文典以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噪音諮詢為例子:「當年諮詢期為三個月,但政府在諮詢完結前一個月才向公眾提供最重要的技術資料。而且資料只提供英文版本。」他感歎政府假如要「硬推」一個項目,總有一百個藉口令其目標達到。曾文典強調,提高公眾接觸相關議題的頻率固然重要,但諮詢時公佈的資訊才是核心,假如政府沒有提供準確和全面的資訊,等於損害市民的知情權。
曾文典認為政府連提供最新資訊的基本責任都做不到,實在是「笑話」。同時他批評政府的填海工程缺乏長遠人口政策的支持,難以令人信服:「欣澳及小蠔灣的填海地不能建住宅,純粹出於商業和旅遊考慮而對環境作出不可逆轉的破壞,欣澳及小蠔灣的填海是否有迫切性。假如政府無長遠人口目標,如何知道未來不夠地,還是之前搶得太多地?」
記者:吳卓恆、蕭美芳、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