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展開東涌新市鎮發展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涉及東涌東及東涌西填海。東涌居民多年以來,一直投訴欠缺社區設施、交通費高昂以及居住環境欠佳,這個新市鎮發展會帶來轉機還是深化危機?
未完成的新市鎮
政府於1989年制訂《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建議在東涌興建一個全面規劃的新市鎮,該新市鎮最終只完成東涌東的部份。孤處東涌西的逸東村居民一直以來均十分不滿。上年7月舉行的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一階段的公眾諮詢論壇中,多個出席者均將論壇視作表達欠缺社區設施的場合,如欠缺社區運動場、單車徑連接機場、東涌及欣澳等。
正因為東涌西發展只完成一小部份,區內的社區設施偏向東涌東的富人區。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東涌人口約78,400人,當中約六成人口為公屋住戶,集中於東涌西(逸東邨);約三成為私宅住戶,集中於東涌市中心及東涌北(如海堤灣畔﹑藍天海岸﹑映灣園等)。東涌西人口佔整體的大部份,但是東涌的社區設施卻不按人口分佈比例興建,而是偏向私人屋苑分佈(註一)。東涌西社區設施只有小型的東涌遊樂場、東涌道足球場、東涌黃家園休憩處和即將清拆松逸街足球場。由於東涌西欠缺社區設施,六成東涌居民不是要花上半小時到東涌市中心至北的享用公共社區設施,來回要花$6.2 - $8的巴士費用(註二)。
東涌的發展受惠於機場,也因為機場而產生了不少商機和就業機會,例如衍生了商場、酒店、亞洲博覽館等;也有迪士尼、昂坪360的旅遊景點,理應為東涌居民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然而人口普查顯示北大嶼山人口中僅得6,000人在同區工作,只佔當區勞動人口的13%,低於全港同區工作比例。有指當區勞動力未符要求,如英語水平不足,以致「東涌人出市區、市區人入東涌」。有人搬進東涌的公屋後,才發現區內找不到工作。
失蹤的鐵路站
最為東涌西居民不滿的,便是失蹤的東涌西鐵路站。有不少居民以及議員直斥房屋署於2000年以灰色字眼「擬議」鐵路站誤導居民搬入東涌。惟至今當局仍未動工興建港鐵站,逾四萬名逸東邨居民需步行二十分鐘,或是花$3.1(單程車費)乘搭38號巴士至東涌港鐵站。
當一眾東涌西居民認為這是港鐵拖欠已久的「鐵路債」時,原來我們未來的鐵路的《鐵路發展政策2000》已一改口風,認為東涌西鐵路站未有急切性的需要。在諮詢文件中表示:「東涌西的發展暫時只局限於逸東邨一帶,其餘大部分土地主要是鄉村、休耕地和郊野地區,有待詳細規劃…由於東涌西的相關發展計劃仍有待詳細研究,而一旦北港島線落實,東涌線的使用情況也可能隨之改變,顧問認為值得就未來東涌西的人口增長和東涌線的實際客運量,進一步探討東涌西延線項目。」又以引導性問題諮詢新意見,如:「現時東涌西設有多條巴士線,接駁東涌線東涌站及往來荃灣、何文田、尖沙咀、紅磡、天后、將軍澳、天水圍及沙田等地區。如果東涌西沒有新增發展,你認為興建東涌西延線是否有逼切需要?」
新發展計劃是新轉機?
對於東涌現時未如理想的發展情況,規劃署跟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去年一月開始進一步研究東涌新市鎮的擴展規劃。當局重提當年的計劃,在第二階段的報告中表示,當局原本計劃將整個東涌灣填海,經居民反對和無法通過環境評核的關係,現時把填海範圍縮減至14公頃。而東涌西鐵路站方面,原本計劃興建於填海土地的中心位置,現在的方案則更改到39區及逸東邨的中間位置興建。
不過新的計劃仍然需要填海,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如果不進行填海、不進行較大規模的發展,東涌西的發展潛力會受到極大局限。單以現時東涌西的人口規模,無可能支持興建一個新的鐵路站。」對此說法,逸東邨區議員助理劉展鵬認為非常不合理。他說現時東涌西單計逸東邨有四萬多人,連同附近村莊約三千人,再加上已落實興建的39區將會有4座公屋,東涌西必定可以有五萬人口,足可支持港鐵的營運效益。
劉展鵬質疑政府是否打算將14公頃的土地發展權轉讓港鐵,以交換建設鐵路站的成本。他表示:「港鐵雖然承擔左起鐵路站既成本,但係政府會因此俾佢發展好多上蓋物業。例如東涌現有既港鐵站,附近周圍既私人樓,如海堤灣畔同藍天海岸,全部都屬於港鐵,呢d物業俾佢賺返好多鐵。……如果政府自己起個站,就可以避免東涌灣填海了。」
對於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公民黨也認為填海是最後手段,公民黨並質疑政府並沒有提出其他替代方案,逼使公眾接受填海造地。公民黨認為必須先解決現有社區問題,善用現有土地如東涌西的休耕農地。現時東涌污染問題嚴重,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東涌的空氣污染屬全港數一數二。日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機場第三條跑道完工後,亦將加劇東涌空氣污染。東涌的交通費亦相當高昂,港鐵東涌線月票只限於東涌線使用,班次又較為疏落。物價又比較高昂,區內商場被領匯壟斷。第三季投入服務的北大嶼山醫院,亦未能在啟用時提供二十四小時急症服務。公民黨認為,東涌問題未解決,填海發展則是空談。
註一:東涌北社區設施包括:市政大樓(圖書館、室內體育館)、東涌北公園(可容納200名觀眾的看台七人足球場、滑板場、寵物公園、兒童遊樂場、緩跑徑、長者健身角、卵石路步行徑、健康徑及中草藥園)、文東路公園(兩個籃球場兼排球場、兒童遊樂設施、卵石路步行徑、七人足球場)、達東路花園、東涌海濱路(休憩處、單車徑)和兩個綠化休憩處。
註二:有居民亦投訴區內沒有特殊學校。據社署資料顯示,東涌有6間針對弱能人士的服務中心,主要作為展能服務、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特殊幼兒中心等,惟獨欠缺銜接中小學階段的弱能學校。教育局於2004年曾表示有意於東涌興建特殊學校;而在2011年的立法會會議中,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亦有回應訴求,表示「已初步揀選了適合的地點興建該特殊學校,正積極與各相關部門研究有關用地的可行性並進行各項技術研究。待有關研究完成後,我們會擬訂該特殊學校的細節安排,以便盡快落實有關的建校計劃。」但礙於社區阻力、擔心影響樓價等原因,至今仍未落實,不少學童長期要跨區上學。
編輯:黃俊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