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擬議中的北港島線
是次論壇在2013年3月16日早上於展城館舉行,感謝委員 Samuel Lam 及 David Cheung 協助記錄,現整理會中討論內容:
北港島線
港島區居民大多認為應採納「交匯」方案,以減低瓜分港島線對出行之影響。北港島綫關注行動質疑北港島線計畫的可行性,因添馬站設於政府總部附近會帶來保安問題,而港島線東段的班次將會在受制於西隧的行車限制而未能滿足市民需求。至於場內亦有其他人士認為應考慮「換線」方案,並認為只要增加以青衣為終點站之列車,並於香港站以東增設側線,可減少東涌線行車限制對港島東鐵路服務的影響。至於港島線原有港島東-港島西方向的客量,周先生認為換線後能通過理順巴士線作為彌補。
有出席人士建議如最終採納「換線」方案,能否於將軍澳線增設炮台山站以回應區內要求,並可藉此機會提供升降機連接寶馬山;唯路政署指出將炮台山與將軍澳線分開,能使北角至銅鑼灣這港島線最繁忙路段分開成為兩平行線,可舒緩此路段的運載壓力。另外在人流處理方面,路政署指出換線比交匯更為有效。
張先生建議能否將東涌線及將軍澳線連起,署方指此方案雖能吸引來往九龍東及九龍西的乘客使用「東涌線-北港島線-將軍澳線」走廊,唯使用兩條過海鐵路線以達至此功能,將會增加不必要的過海人流,故不作考慮之列。亦有參與者擔心將軍澳綫近日屢生故障,倘實施換綫方案,將令港島線北角以西路段同受牽連,後果非常嚴重。署方則稱不論換線或交匯方案,北港島線能提供平行路線,如出現突發事件時可通過改乘其他路線以減低影響。
有意見認為應將觀塘線經紅磡(黃埔)延伸過海至北角,與現有的將軍澳線形成環迴。此建議與「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及《鐵路發展策略2000》中長遠發展概念圖中的「第五條過海鐵路線」相似。
小西灣線
張先生支持在柴灣貨物起缷區填海,除對推展小西灣線有決定性作用,亦能配合政府增加房屋政策,發展其他土地用途。惟路政署代表指政府並無打算進行填海,並稱港島只有兩個貨物起缷區,物流業認為柴灣貨物起缷區仍有其功能。東區區議員陳靄群指小西灣區內多數居民支持增建小西灣線。至於港島區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認為應建小西灣線,並以支線形式興建,另外他亦建議重置柴灣貨物起缷區。
南港島線西段
在場人士大多認同需要儘快興建以解決南區交通出行不便的問題,而較多參與者亦覺得應落實興建全條路線,不應再分開作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南區區議員朱立威指區內對鐵路訴求殷切,如未能完全落實西段,應先建香港仔段。至於同樣為南區區議員的柴文翰指出,薄扶林區內並不反對興建鐵路,他們只要求不能與民居過於接近,故此建議可全段興建。
陳先生認為需要處理華富的人流問題以及域多利道的塞車問題,依靠四號幹線並無太大效用,需通過興建鐵路方能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再通過鐵路促進南區經濟方面的發展。黃先生亦認為需要儘快興建南港島線西段,因為港島西區居民對此線期望甚高,華富邨亦有超過40年歷史,未來有可能重建,可藉重建機遇提供鐵路預留位。
有建議指西段不應使用高架方式興建,以避免影響該區景觀,但署方回應指設計鐵路走線同時需要考慮消防安全問題,包括能否在不依靠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情況下離開車站。另外亦有出席人士認為不應在數碼港設站,反而應考慮設站於置富花園,但署方指礙於鐵路走線所限,未能於置富設站,只能考慮數碼港。
張先生詢問能否將南港島線西段延伸至沙灣,將現時以蒲飛路及置富花園為總站之巴士線延至瑪麗醫院並發展成交通交匯處,作為倘若未能興建薄扶林段的替代交通方案。林先生擔心香港仔的居民如只能在黃竹坑轉乘南港島綫東段,會否出現上不到車的問題,擔心鐵路的容量未必能同時負擔鴨脷洲香港仔居民。
屯門南延線
在場人士大多認同將西鐵線南延至屯門南足以滿足該區訴求,增設此站將無需要興建第一階段提出的屯荃鐵路。但他們同時亦對建議設站位置提出疑問,路政署則指此階段只諮詢意念,並無提出確實車站位置。他們亦建議加強及理順輕鐵服務,改善區內外交通。周先生認為西鐵線走線先天不足,應趁興建屯門南延線去修改西鐵線走線。至於將西鐵線繼續延伸至北大嶼山乃屬第一階段之討論範圍(大型跨區鐵路走廊),故是次只集中討論地區性優化方案。
洪水橋站
Wright Fu 及環保觸覺譚凱邦質疑同樣途徑洪水橋站的港深機場快速軌道的效益。另有出席者詢問為何增設該站後使用西鐵線的乘客量減少。署方指當年興建西鐵的目的是要提供快速出市區之通勤服務,設計數學模型之時考慮到加站將會增加行車時間,西鐵線吸引力將會減低。至於現時西鐵線尚有增加班次空間,未來沙中線東西線完工,訊號系統將同時作改良,預期增設車站所增加的行程時間不會太多。
東涌西延線
在場人士認為東涌西如有發展,可興建此延線;譚凱邦則指此計劃乃為他少數支持之鐵路計劃,因為其社會效益比社會害處為多,但指出逸東邨仍有空置單位,該區作為公共屋邨的吸引力不高,建議該區不應再建公屋。
古洞站
部分在場人士擔心增設此站會使深圳居民可以快速到達此區,最終會淪為中港融合的另一方式。亦有意見認為需要同時提供北環線的轉乘,古洞站方能發揮其功用。在營運方面,有市民擔心增設古洞站會影響未來東鐵線班次,張先生則建議可考慮將過境走廊重新分配,興建西鐵線三角線,東鐵線只去落馬洲而不去羅湖,以免影響未來運載能力。
其他
環保觸覺譚凱邦作為環保人士,他表示曾支持鐵路運輸。但眼見港鐵近年來操作的手法,對鐵路發展相當失望。
他批評如將鐵路發展權交予港鐵,將會使地產霸權及鐵路霸權問題加劇。他指出興建新鐵路後,周邊地區租金出現上漲,將小商戶趕走。他認識一個非政府組織,其辦公室因西港島線的興建,租金藉鐵路效應而不斷增加,需要從上環搬遷至西環,西過西營盤。
另外未來港鐵車站上蓋都出現屏風樓,包括大圍、黃竹坑等,擔心未來會繼續出現屏風樓問題。他以原址為公共屋邨的黃竹坑車廠上蓋發展項目為例,指該項目在未在區議會討論動議下,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包含屏風樓的發展藍圖並獲得接納,擔心未來港鐵可能藉華富邨重建,再次出現如黃竹坑發展項目的屏風樓。
他建議其他可行的交通發展建議,包括開拓港島北單車徑,以及理順現時未被善用的過海渡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