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聽到同事大罵有機構運用其資源和網絡,舉辦親子活動,收$20便可包午膳、博物館入場費和車費,並出席「港島區活動」,及後記者發現這活動是指反佔中遊行。
我看到新聞後其實也一樣感到憤怒,社工到底還可以成為怎樣的工具?這不禁引起我對社工近年嚴重去政治化的不同意。
那假若活動當中真的有服務對象反佔中,社工又如何回應?
社工以服務對象為首的原則又會否被減弱?
又同樣地,有服務對象支持佔中又如何?如果議題不是政改,換成全民退休保障又如何?帶領服務對象參與不是應當的嗎?
其實,社會工作根本離不開政治。
於是我便反問:「那如果有服務對象想你幫忙組織支持佔中又如何?而他們是清貧的,那提供資助又是否可以?」
「但這報導中的機構明顯不是政治中立,有背景和政治動機呢!」
「這點我同意。但政治中立便等於不參與,不發動服務對象參與?社福機構真的不需要參與政治?」
後來我們大抵歸納了一些結論,認為這事件中最被受批評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抹朦了這是社會運動的本質,以旅行來包裝。他們更沒有容讓服務對象清楚了解事件,與他們分析事件的發展和利弊後,才讓服務對象決定自己的立場。
但如果是這樣,那眾機構應該可以很安心讓服務對象參與。為何現時這麼多資助機構沒有明顯的政治取態?特別是很少看到機構有參與社會運動?甚至是會過問員工「個人身份」的參與狀況?
如若要真的給予答案,眾機構會說:「因為機構政治中立。」
但機構不發聲便是政治中立嗎?相信有些機構會覺得,政治參與很麻煩,給人定位後便難以洗底。有不少傳統機構的董事局中,成員來自全國人大、政協、獲政府委任要職的,機構的獨立自主又會否受到影響?機構管理層獲政府委任和接受嘉許,當中涉及的是社工專業和政治中立因素?還是管理層必須沒有民主派的背景?
「政治中立」的真相
近年有政府津助計劃,沒有明言但卻需要有一定的政治脈絡才會獲批(例如上網學習支援計劃葛輝事件)。又如有些服務項目從沒有經過公開投標形式,改為邀約形式而進行。這又是否顯示,機構的立場如與政府不一致,會引致撥款的結果有所差異?
其實,機構所述說政治中立,本來就是為了達致避免服務受影響的目的。揭去了政治中立的面紗,本來是有實質的傾向性的。
若然機構本質上本來說中立,但實質有參與,那又如何真的可以尊重每位社工和服務對象的政治獨立性?這裏嘗試分享一些想法:
- 首要必須確保前線同工,不會因為其政治參與和立場,而給予服務對象不同的對待,保障服務對象的福祉和獨立自主。看似容易,但實際情況,例如遇上激烈立場的維園阿伯類或熱血青年類,若要作出對話討論,對不少同事是一種考驗。
- 與服務對象相關的政策,機構應站在服務對象的福祉為優先,而非從機構利益出發。那如為爭取服務對象的福祉,因而令機構有所犧牲,也是應份的。
- 機構應給予更大透明度,明言其政治參與程度,讓同工知道董事局成員和管理層的政治立場和參與。
- 不論機構的政治立場如何,社工能有空間表達不同政治立場,同時所有社工也能受到平等和一致的對待。
- 機構絕不過問社工曾否參與社會運動,容許社工在無壓力下選擇自己的政治參與。
- 聘請社工的機構,不論資助來源和背景,應尊重社工的專業自主,不應視之為工具。
- 一所機構企硬遠不及多所機構能夠結連在一起。在一些議題上要結連才能更有效引起政策上的變化。
有時我總會覺得,胡亂地決定中立,等於胡亂地「Take Side」。過於強調社工的「個人身份」,有時等於繼續鼓勵社工的前線介入去政治化。機構強調「為兩餐」而放棄應有的政治參與,是強化每位社工以犬儒過活。
在日常激烈和複雜的政治氣氛下,是時候將社福界內避談的政治身份揭開,強調每個個人在機構內獲得專業自主,才能保護每個服務對象獲得應有尊重。畢竟,有些服務對象的處境,甚至是社工每天工作的處境,是需要政策上的變化才能真正有效地提供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