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愛逛商場的女生,不是不逛,而是我需要一個原因,才會讓自己暴露於物欲橫流的人海中。否則,一不留神,傾家蕩產。K11是少數我有事沒事,只要是走過尖沙嘴,都總會鑽進去update一下的商場。
這一期的展覽是Inter-act和Number展。前者在場內的Stage Of The Arts,後者展示於每層的特製櫥窗之內。[按此見更多作品圖片] (展期明天就完了!!!)
藝術本身就是互動,藉著作品表現創作者的內心景象,透過與觀者的互動,建構出獨一無二意義。放在堂廟之內的作品,不是用欄擋住,就是裝有警報器或在保安嚴密下參觀。Inter-act便打破這種「藝術的界限」,主動邀請觀者接觸藝術品。冰冷的作品與人接觸之後產生變化,方能完成作品,以互動建構出作品獨一無二意義。很多人見到「藝術品」都不敢觸碰,怕弄破,怕搞壞,見而避之。好些參觀的人,目光帶點疑惑,見到有人玩,就開始碰一下,咦?有反應呢,就繼續玩下去。這種互動就像小孩子玩玩具,在孩子的小眼睛裡,世界所有事物都新鮮有趣,所有東西在他們手上都變成玩物。Inter-act的概念借用了藝術理論中席勒(Schiller)提出的遊戲元素,帶觀者回味童年的諧趣。
相對來說,Mobile Numbers展就成熟得多了。「填滿一生,全是數字」,有沒有讀過社會學理論的人,都會感受到數字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身份證、每月收入、GPA、午餐價格、食物卡路里……無一不是1234。十多個來自亞洲各地的青年藝術家,展現他們對於數字人生的觀點與角度。有反思科技、有緊扣成長背景、有質問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運作邏輯……正如張煒森論普普藝術,當代藝術的作品,通常都要配合時代背景,才能讀出作品的意味。在眾多作品之中,總有一件半件能勾起你的共鳴。
記得當年讀大學,有一門課說藝術。導師是藝術家,當年K11開張不久,他問我們覺得K11作為藝術扣連商業的嘗試,將是成功還是失敗。今年新年,我帶家中老爸老媽去行K11,他們平日都不會專誠參觀藝術館。在K11商場的包裝下,他們不知不覺地給藝術滲入。Window shopping看時裝的同時,也「不小心」地看到畫或裝置。讓藝術走出showcase發現更大的世界,主動進入普羅大眾的生活。如此誘惑,如何抵擋?我見我爸也玩得開心地笑,數年後的今天,我可以回答老師:「K11 is a good try」。
(原文首發於個人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3/02/window-shoppingk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