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中環,只可被車龍廢氣佔領?

$
0
0

圖:Bona Liu

CAN 在三月底舉行「ON AIR︰一切從空氣開始」的社區體驗活動,無奈由於天不造美,第一天大雨滂沱,猶幸其他社區體驗及展覽等仍可繼續進行,包括 CAN 早前介紹的「虛擬三十」活動,建議駛往活動區域的車輛,減速至時速三十公里。

就兩日活動所見,司機們都樂意慢速行駛,大部分車輛的時速都保持在十四、五公里左右;同一時間,行人完全可以在街道上自由蹓躂,駐足細意欣賞藝術作品、不同店舖的特色陳設,還有很多單車手特意帶同他們的特色單車,在上環太平山街一帶行走。得益於司機合作減速,造就一個怡人的社區小實驗,汽車、行人和單車,無分彼此,並存在上環半山的大街小巷,展現了社區低排生活的可行性。

從上環走落山腳、回到現實,就是近數月不斷成為傳媒以至眾人焦點的中環商業區。人人都關心「佔領中環」會否發生;但 CAN 更加關注,就在目前,中環,早已長年累月被廢氣所佔領。

中環路邊空氣監測站於今年一月份,錄得健康風險級別達到「高」或以上的時間比例,超過百分之三十四,錄得健康風險水平「甚高」的時間將近一百五十小時,更先後五次錄得每小時健康風險達到 10+ 的「嚴重」水平。

中環作為本港金融、經貿、服務以至社會運作的中樞,每日無數打工仔女要前往或者途經中環上班,別無他選,總不可能跟老闆說因為空氣差而要求調往其他地區吧;偏偏就在這個 CBD ,單單在一個月內,就已經有超過三分一的時間,空氣質素都處於足以威脅市民健康的水平。於是,上班時間多長,待在「毒氣區」的時間就有多長,這已成為「中環一族」的寫照。

中環既無工廠,亦非位處邊境,汽車明顯就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頭。很多人大概會認為毋須再討論下去︰中心商業區嘛,必然車多擠塞空氣污濁,難道就要中環禁止車輛駛入?

坦白說,今時今日,在日間繁忙時段前往中環,就算目的地遠離港鐵站出口,大部分人仍會傾向乘坐港鐵,幾乎不會再坐車或者乘的士,全因為大家都知道,繁忙時間駕車入中環,根本是一個十分低效的選擇。事實又是怎樣?最近運輸署指出,近年來干諾道中兩邊方向的早上繁忙時間平均車速,一直低於時速十五公里,其中東行方向更曾經一直徘徊在時速十一公里以下,上一年度才回升至十四點五公里左右。連較少燈位的干諾道中尚且如此,中區其他道路是如何折磨駕車人士與汽車乘客,實在不言而喻。

換言之,即使完全不設法限制中環車速或車輛數量,路面交通也不見得有何效率可言;與此同時,車輛無限制地進出和堵塞於中區道路之間,卻不斷排放廢氣,身處其中的行人、司機一同受害。我們一直誤以為空氣與效率只可二分對立,得此必然失彼;今天的中環,卻是兩者皆失。

ON AIR 在上環半山的「虛擬三十」實驗,能否配合山下中環實況,形成一種新的空氣——交通策略嘗試?對全香港而言,這亦是一個契機︰畢竟,在我們這個重視經濟價值的城市,如果中環區也行得通的經驗,要推至其他地區亦較容易。我們不妨集合多一點民間與專業的智慧,清楚分析中區通勤者的交通習慣模式,進一步設法鼓勵大眾集中使用低排的鐵路、電車等,並改善巴士服務網絡,從而大幅減少私家車等進出中環的誘因。

減車量、減車流、減廢氣,同時提升道路交通效率,不容車龍廢氣佔領中環,可以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