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打鼓嶺/坪輋:最熱又最凍的時光

$
0
0

IMG_1197

(獨媒特約報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涉及的三個鄉村地方,包括古洞、坪輋/打鼓嶺和粉嶺北。政府正打算將其中的坪輋/打鼓嶺改劃成低密度住宅及特殊工業用途。由於坪輋/打鼓嶺中不少被規劃的土地都是正在運作中的農地,計劃對於這裡的農民的生活和生態環境都會造成嚴重破壞,規劃亦主要在非原居民居住的區域,原居民村卻獲全部保留。打鼓嶺及坪輋村民(主要是非原居民)有感政府政策不公,組成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透過進行各種活動,各所有香港人道出事實的真相,導賞團就是其中一個活動。在導賞團中,你將會發現一個鮮為人知的「現實」……

是次導賞團(1月20日)有六位非原居民民代表帶著我們約三十名團友遊走打鼓嶺坪輋。其中的財哥在坪輋住了五代人;祝小姐和美美各都住了三代人;JoJo 則是近十幾年才搬到這裡來。而團友方面,其中超過十位是年青人,有的是新界人,更有不少是從港島九龍專程來到這裡,為要關心我們的社會,了解香港的土地;香港電台的記者亦有到場採訪。

IMG_1124

打鼓嶺:打鼓的山嶺
打鼓嶺是甚麼地方?有團友認為這裡是香港的世外桃園,是一片天人合一的樂土。或許打鼓嶺的確可以算是一片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因為它是山谷裏面的盤地,被眾山包圍。由於這地勢關係,打鼓嶺也是香港最冷和最熱的地方。據導賞員介紹,打鼓嶺的名稱是源於古代時期,這裡的村民與黃貝嶺村民經常發生衝突,互相打鬥。那時遇有事故,打鼓嶺防禦隊的守衛就會抬鼓上山嶺擊鼓通知村民,地方就因此命名。

坪輋:真「原居民」早已死光
坪輋則是源於最早期的原居民:輋族,他們都是客家人。「輋」是客家人的特有的耕作工具,所以村落亦因此命名。領隊財哥表示現在已經不存在一個真正的「原居民」(輋族),因為他們已在許多年前的一場瘟疫後全部死掉。現在這裡所謂的「原居民」,只是在港英政府時代登記了土地的居民,被法律定義為原居民,其實他們各人在內地都有自己的家鄉和祖宗山墳。

導賞團其中一個環節是參觀昇平學校。這間學校是村民親手興建的,校舍外有一片大空地,是當年學生所開墾的土地,作為同學們自家製的一個操場──集會、踢波、追逐、嬉戲……裝滿年少時的青春活力。不過目前則只剩下一片荒涼,因為這裡已在二十多年前被殺校,政府沒有再加以管理,校舍範圍已經變得殘舊破落。

打鼓嶺及坪輋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未來的蓮塘口岸也就在旁邊。領隊帶我們接近邊境禁區範圍,團友在禁區牌前遠眺深圳樓宇,有好一些關心社會的團友亦就此紛紛議論起「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背後的隱憂……

禁區

沿途上,我們都看見有不少土地被高高的鐵板圍起,祝小姐無奈地說是一些回收工場,有些是回收電子產品,有些則是不知及名的工廠。祝小姐表示,這些工廠在八、九十年代從內地進駐坪輋,令這一帶的環境變差。在工場外的泥沙土地處處都見有被棄置的垃圾,附近的小溪小河都有不少油漬和垃圾浮面。而且這些工廠安全性不足,每隔半年左右都會發生一次大火(有不少村民懷疑是老闆有預謀放火,銷毀非法活動的證據),令整個區籠罩著黑煙,幾日未能消散;工廠又吸引大量非法黑工,令坪輋區治安變差。廢氣,水源污染為這裏的大自然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村民曾經向政府投訴,反映問題,但政府卻置之不理。更甚的是,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這些工廠範圍也不在被規劃的範圍。

祝小姐又表示,坪輋村的河道早年被政府渠務署安排強迫進行的「渠道」維修,把河道掘深,深度令許多本為農田運輸養分的「血管」變成「大腸」,使許多農地缺水枯乾,不能種出肥沃的農仔物,農民甚至不能繼續耕作,財哥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他指責這是政府要逼走村民的陰謀。

導賞團又帶大家遊覽仍然運作中的農場,有健康家族、梁記、滿記和珍記有機農場等。領隊沿途向團友介紹常規菜和有機菜的差異和特色,好讓大家對「日日食落肚」的有所認識,又讓我們見識到不少中國農民的生活智慧。雖然眼前看到的這一些農地仍然生長健康,本以為這幾位農民生活可算安樂無憂。然而,這或許只是城市人對農村的浪漫想像,最有名的滿記農場兩夫婦說自己生活辛苦兼大壓力,農地收入僅能應付日常開支。雖然如此,他們仍然熱愛農業,他們當初由貨車司機轉行到新界發展有機耕作,原因是他們眼見香港人愈來愈追求健康飲食,有信心有機耕作能大有作為,不料政府為求地產發展而放棄農業。

另外一位農民珍姐也向各位述說做自己做農民簡樸又踏實的生活:「我o係度種田種左四十年,雖然無咩收成,但總算可以自給自足,養活自己一家四口…」珍姐的耕作不求賺大錢,默默耕耘只為能夠種出健康食物。政府現在要收地,珍姐嘆道「我地都唔知點算,做左四十年農民宜家五十幾歲,仲可以做d咩…」珍姐講述期間,站在旁邊的珍姐女兒都不禁落淚,珍姐的生活態度也是值得我們這班城市人好好反思。

士多啤梨園

最後,導賞團返回一個戶外的休憩處休息,這個休憩處是一位相熟村民家中「後花園」。團友一面品嚐村民親自製作的家鄉小食,一面聆聽財哥和村民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意見和看法。經過這一次親身探訪後,我才了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被掩蓋掉的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現實」……當大家都以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為香港人建立的安居樂業之地,能夠解決「上樓」的問題,理應大力支持計劃實行的時候,我誠意邀請您們再花一點時間,看看這個發展計劃究竟破壞了什麼。

IMG_1103

編輯:黃俊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