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新免費電視及流動電視即將啟播,但不論新或舊電視台的新聞節目都不設手語翻譯,而現時香港電台的手語新聞節目一星期只播放一次,聾人難以獲得即時新聞資訊。昨日(12月27日)三名聾人投訴人,與約十多名聾人及健聽人士,前往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要求平機會調查電視新聞報導不提供手語翻譯,是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及《國際殘疾人士權利公約》,剝奪聾人公平獲得資訊的權利;不過,早於一星期前已知道聾人會到訪的平機會,竟然未有預先為會面安排手語翻譯,帶頭歧視前來申訴遭到歧視的聾人。
單靠字幕難掌握
接收新聞資訊,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以及融入社會的關鍵。現時兩間免費電視台的新聞報導有中文字幕,然而聾人日常以手語溝通,加上教育程度問題,對中文文字的理解與健聽人士有偏差,難以明白一些抽象的訊息,故只倚靠字幕他們並不能全面掌握新聞內容。其中一名投訴人張燕芬指出,他們難以理解字幕中每個字的意思,以近日的「假金牛」事件為例,透過電視新聞她只知道有此事件,但不明白如何分辨假鈔,此令聾人容易成為受害者。另一名投訴人黃強亦表示,有關選舉、經濟等新聞資訊都十分重要,聾人有需要知道。
現時只有香港電台有手語新聞節目,然而此節目每星期只播放一次,只為回顧一週時事,並非即時新聞。反觀其他亞洲地區,日本、台灣、澳門均有每日新聞報導,照顧聾人需要。
投訴平機會20年來忽視聾人權利
陪同三位聾人遞交投訴的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表示,今次除了向平機會作出申訴,更要投訴平機會。梁認為《殘疾人士條例》自1993年訂立至今已20年,平機會都沒有主動調查聾人是否享有公平接收資訊的權利,更表示沒有收到投訴,便不會作出調查,認為平機會失職。梁亦要求平機會同時調查所有政府部門,是否讓聾人享有公平待遇,例如聾人看醫生時,很多時候因缺乏手語翻譯,與醫生溝通充滿困難。
圖:平機會公關人員接收投訴信。
會面未安排手語翻譯 平機會帶頭歧視?
投訴人向平機會公關人員提交投訴信後,進入會議室與調查員會面。然而,此時投訴人發現平機會沒有準備手語翻譯員,會面遂只能以手寫溝通,以及倚靠與投訴人同行的健聽朋友作翻譯。投訴人與一眾聾人相當不滿,認為此舉極不尊重,他們早於一星期前通知平機會會前來作出投訴,但平機會竟毫無準備,根本沒有誠意與聾人溝通。同行的健聽朋友只是前來聲援,並非為平機會工作,立場上亦有衝突,不應擔任翻譯;而如果聾人自己前來,更根本沒法與平機會人員有效地溝通,要求平機會立即安排翻譯人員到場。
平機會方面即時聯絡有關團體,臨時請一名手語翻譯員到場協助。然而,在場聾人表示不明白該翻譯員的手語,結果仍是由同行健聽朋友完成大部份的翻譯。在場的「龍耳」總幹事萬雪容指該翻譯員身份不明,她又斥責平機會未有事先作好安排,只得一名翻譯員其實並不足夠,最少應有兩名翻譯在場。會面中該名翻譯員分身不暇,結果只顧翻譯平機會人員的說話,沒有時間翻譯聾人的發言,不能達致「雙向溝通」,談何平等。
公共政策問題誤當獨立個案處理
此外,平機會將是次投訴作獨立個案投訴處理,要求投訴人說出何年、何月、何日,看哪一段新聞時遇到障礙,受到甚麼影響。萬雪容強調聾人提出的申訴並非個別案例,而是每日在香港發生的事情,是香港公共政策的問題,直斥平機會此安排缺乏誠意。
最後投訴人要求平機會將其申訴交予周一嶽主席及政策組職員(處理政策投訴,而非個案投訴)跟進,平機會承諾會於兩星期後回覆。
平機會作為關注社會弱勢的機構,應以身作則,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並作出有關安排。聾人數十年來努力爭取平等社會參與,但是次會面安排令聾人深感不被尊重,令人懷疑平機會是否真正理解全港近十萬名聾人及聽障人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