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政府在2003年和內地簽定《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稱是放寬香港電影進入內地市場的規限,指措施的矛頭能直指香港電影業兩大難題,包括融資及市場萎縮。而根據CEPA的相關規定,在合拍片中,港方主創人員所佔比例不受限制,但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故事發生地無限制,但故事情節或主要人物要與內地有關。
昨日 CapTV 出了一條2017港産片合輯,睇到留言想講兩句。
現在香港觀眾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觀眾入場著重娛樂,有鎗有爆或有笑便可,對他們來說故事內容並不太在乎,「睇套戲姐」。所謂百貨應百客,也沒有不妥。
第二類觀眾則相反,看電影時重視劇本、故事、演出,追求「被觸動」,不論喜怒哀樂,希望能有情感上的溝通。
第三類觀眾,也是最常在網上留言的一種,認為港産片「垃圾」「不是俾港人睇的」。嚴格來說他們也錯不了,但我希望各位觀眾能夠理解更多。為甚麼近二十年港産片咁「垃圾」?
從某天起,中國香港簽咗啲嘢,自此香港電影分為「合拍片」、「純港片」。
你見那些混雜大陸演員的港産片,稱為合拍片。
「合拍片」相對「純港片」的最大分別,就是符合了一堆條件後,可以在大陸大量上映,票房相對「純港片」多數十倍。但既然在大量規則、審批底下,合拍片的創作難度便大大提升,好易變「垃圾」。
「點解唔爭氣呀?點解唔拍返純港片呀?」這就落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局面。票房少,成本自然少。而成本少,所影響的質素差距絕對比你想像更大。本地觀眾又繼續嫌棄的話,票房就少之又少之又少。我又怎能夠投資幾千萬落一套港人都不撐的純港片?好多人都不是想賺人仔,只是港幣賺不得而已。
我相信沒有一位電影人期望香港人要盲撐港片,只是一句「垃圾」之餘,希望大家把尺可以彈性和理性一點。很多港産片在拙劣的成本下仍然能夠觸動觀眾,瑕不掩瑜。
大家選擇入場與否的時候,請加多一項評分準則,就是「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