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籃在亞錦賽中的精彩演出,成為了這幾天全台灣的焦點,幾乎所有電視,報紙都雀躍地報導這個喜出望外的消息,因為這是台灣男籃二十八年來在亞錦賽中首次打敗中國男籃。而背後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台灣人民被心中那股民族情懷所牽動,更是一種主體性的確立及身份認同的優越感所致。可能你會覺得我把一件少少的體育競賽無限上綱,甚至想得太多,但這並非絕無根據及言過其實。
國民黨的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以及一中各表的兩岸政策倡議,無疑是淡和了中台的緊張關係,但台灣人是否真的認同呢?從台灣男籃這次的勝仗似乎看得出一點端倪。台灣男籃勝出後傳媒及市民的反應,加上近日台灣的政治氛圍,使我感受到台灣人對政府的不滿很快便會從規劃政制(大埔事件),到軍事政制上(洪仲丘案)燃燒到兩岸政策議題。這是因為當台灣人開始出現主體意識的醒覺,便會對現存的中台關係作出批判及反思,屆時會出現怎樣的局面,誰也說不準,只能拭目以待,靜觀其變。
無論如何,從反核事件、大埔事件、洪仲丘案、到今天台灣男籃二十八年來亞錦賽首勝中國,我們看到了台灣人民的團結以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雖然台灣在制度上,仍有不少錯失及有待改善的地方,但有些地方都很值得香港人學習。這幾天我有一個想像,如果陳茂波事件在台灣發生,他應該早就被傳媒以及人民踢下台了,可想而知民主制度是多麼的重要,單單政府需要向人民負責這一點,已經可以解決香港很多官民矛盾的問題了。
然而,其實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和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簡單來說兩者主流政見皆不是要主張獨立,亦不是要反中國管治;而是彼此都對主體性有著熱切的追求,要在不主張獨立為大前題下,實現高度的自治權。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香港似乎不像台灣人那麼團結一致,可能是因為受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所窒礙,導致民族情意結的影響力被大大削弱所致。近期香港實在太亂了,有時候看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真的感到很失望,那是因為政府太高招,抑或是人民民智未開,我都不能判斷。不過可以肯定長久下去必然會影響港人,特別是社會運動的凝聚力。
對比香港與台灣兩地,新界東北計劃、高官囤地醜聞、林慧思老師事件、警方執法不公等問題使香港的社會氣氛變得亂七八糟;同樣地拆遷大埔事件、洪仲丘下士慘死案、軍事法院不公不義、政府強推建第四座核電廠計劃等問題亦令台灣的社會氣氛變得七零八落。不過台灣雖亂,但仍有序,至少人民的陣線一致,社會氛圍協調,彼此同心抗敵。反觀香港不單亂,更是出現渾沌的狀態,愛字派定期上演古惑仔真人騷、真普選聯內部矛盾漸增、政黨商民的惡劣關係、中港矛盾問題有增無減,種種狀況都令大家不敢想像香港再走下去會發展到怎樣的地步。
難道真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麼下年的佔領中環是否歷史與時代潮流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呢?我期待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