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支聯會六四晚會的口號「愛國愛民」,惹來非議。跟不少人一樣,我悼念六四的理由跟愛國無關。我這一代人(1982 年出生)民族意識着實很弱,而在1990 年代的流行文化中,愛國兩字更常常也是用來嘲弄的對象。
但近幾年,當翻閱八九香港的舊報章之際,我發現「愛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縱然自己不太共鳴。在遊行隊伍中,人們悲壯地反覆高唱《勇敢的中國人》、《龍的 傳人》和《我是中國人》等愛國歌曲;我們也能找到許多跟民族認同有關的口號,例如「愛國無罪,民主萬歲」、「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反對內戰」等。重點 是,這與今天中共用來河蟹港人的愛國,有着天壤之別,因它懷有強烈的民主精神,而在當年的吾爾開希和李鵬之間,毫無疑問只有前者才體現出了港式愛國精神。 這是進步的愛國。
24 年前的愛國情懷,可以借助當時一個流通的想法來了解,那就是:今天的天安門學生,就是明天的香港人。這是一種政治上休戚與共、禍福相連的感覺。而且不只是 「明天」,現實中,前途問題以來,香港人要求民主的聲音, 一直遭中共壓抑。也就是說,香港人在北京學生身上隱約看到了自己,一拍即合,成了命運共同體。
而在不少民眾之間, 這樣一份共同感,夾雜了一定的愛國熱情,為什麼?或許,這和當時的社會土壤有關。24 年前,香港仍是個政治冷感的社會,而在很大程度上, 她是個由離鄉別井之人(或上一代)組成的中國難民城市。在這種背景之下,香港人若然選擇跟北京學生認同,行動起來,而且規模擴及全社會各階層的共同投入 (從藝員到市井檔販),那還有什麼比「跟北京學生體內流着同一樣的血」、「這些中國良心說出了香港人的心底話」(當年愛說的),更能擊中人心,引發共鳴和號召行動呢?
以上只是我事後的詮釋。但無論如何,經此一役,香港人的民主意識受到重大啟蒙,催化了 往後的民主社會。意想不到的只是,當下的中港矛盾,竟將火焰燃燒至24 年前的八九六四。為了當下的反大陸政治,就肆意將一份24年前的情懷( 愛國愛民) 扭曲抹殺為「賣港」,不惜杯葛。這只是基於當下政治需要,所作的歷史閹割。
本雅明已說過: 「過去已向我們反覆證明,要是敵人獲勝,即便死者也會失去安全。」
本文刊於明報世紀版(24-0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