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浸大學生組識「R贊助」的事件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部分學生的反應更引來激烈的指責。網上言論批評的對像,由該三數個學會,漸漸擴大至浸大學生,以至香港的大學生,當中更有很多情緒化的無理謾罵得到不少人的和應,使人深感不安。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身上總掛覑各種各樣的身份,而大學生,不過是眾多身份的其中一個。而可笑的是,伴隨覑這些身份而來的,總是如條碼上粗粗幼幼的黑線般機械死版的標籤。有人選擇以出生年份去衡量人:七十後就會熱愛工作、八十後就會拒絕OT、九十後就會拒絕工作。有人選擇以政治立場去衡量人:只要你被認為是激進派,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有破壞無建設、只要你被認為是「左膠」,你一切出於善良本意的言論就都是曲線為當權者維穩。在他們的眼中,彷彿社會上每個人都是純粹依附於所屬群組的死物,沒有思考、沒有個性、沒有自己。
《聖經》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猶太人遇劫,被打個半死,重傷躺在路邊。有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神職人員)先後路過,卻都無視已經奄奄一息的傷者,繼續趕路。後來,一個撒馬利亞(猶太人中被排擠的族群)人路過,動了慈心,替他包紮,帶他到旅店照顧他。耶穌說完這個故事,就問眾人:誰是傷者的好鄰舍呢?當中的道理很顯淺:鑒別人的標準,應該是人的行為,而不是人的身份。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需要被獨立地去理解和尊重的。若果一個人連這最基本的道理也不明白,其實他並沒有資格站在道德高地上對其他人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