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三月二十六日於香港大學梁球鋸樓地下,由香港大學學生會文學院學生會舉辨,「十個詞彙看香港文化——文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論壇於正午十二時四十五分開始,請來主場新聞創辦人劉細良、香港文化監察主席李海燕、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及資深傳媒人蕭若元作嘉賓講者,討論香港文化應該發展的方向。席上嘉賓都同意要香港使香港的文化界發展,首要的是政府放棄單一發展「精英式的文代藝術」,鼓勵普及的文化藝術。此外,更重要的是香港文化藝術應建基於香港人身份認同。
蕭若元:政府過份重視精英文化
蕭若元指文化可分為「精英文化」及普及文化,政府只會支持「精英文化藝術」如西九戲曲中心,是無限虧損,若拿十分一到中小學發展普及文化藝術發展和培養會更好。劉細良指香港人是在流行文化中找到身份認同,羅文、周星馳、李小龍等都是港人集體回憶,從而建構港人身份,可見流行文化重要,政府資源不應資源一面倒傾向「精英化的藝術」。「我們的博物館沒有流行文化,到中小學培
養芭蕾舞及戲曲有效還是流行音樂有效呢。精英化的藝術不是不重要,香港管弦樂團也是頂尖級,但也需要投放資源於流行文化之上。」李海燕也認同,認為不應存在精緻文化和普及文化之別,大家要對自己擁有的文化有自豪感,享受一件臭豆腐也是文化的一種。
劉細良:身份認同乃是建構
蕭認為現時香港人受自遊行遊客及新移民的衝擊,香港人要找到身份定位,從而保傳獨特文化藝術,首先要堅持香港人文化優越性,而除了法治、平等、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外,港人的文化優越還有什麼,值得再探討。第二是主張文化多元,珍惜街頭工藝和本土文化,學日本人的執著,師承傳統,以獨特文化建構獨特的香港人身份。
劉認為香港人正喪失文化身份,其中最能發揚香港文化的是電影業,當中香港的形象往往時中西文化的接合點。劉細良指出,香港對中國文化的保存本身比內地好,學生從前小學讀古文,比很多內地人更認識華夏文化,又指自己大學師承的歷史系老師從事中國文化研究,是世界級人類學家,曾於哈佛大學任教,其研究地點是在新界的客家及圍村,劉細良不認同香港人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觀點。
劉又認為文化身份建構不是歷史研究,而是前瞻性的創造,他認同陳雲教授部分論點如產生優越感是自我身份認同的一步,要對香港人的身份感到自豪才能承傳文化。可惜產生獨立的文化身份是政府最不敢接觸的一件事,以致政府不會發展本土流行文化藝術。
胡志偉則認為,中央強調「港人民心不回歸」是與港人身份認同有關係,以前港人很接納內地移民,因為能帶來新文化視野以及正面衝擊。但今天卻有意使香港人忘記自身身份及價值,影響本地文化成長,以致「民心不回歸」。
功利主義 文化窒息
早年香港被人說成文化沙漠,港人閱讀風氣不普及,政府每年投放大量資源於文化發展,卻常被文化界人示批評「倒錢落海」。劉細良認為香港會走向日本和台灣的發展方向,政治永遠失敗的同時,由市場主導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發展仍會向前走。但他亦指香港市場太被內地市場主導,而政府支持的方向錯誤,定位面向中國大陸。他又提到《低俗喜劇》影評風波,劉認為這是一場文化身份的鬥爭,整個藝評獎審評最可恥的是讓內地人及內地市場決定本地文化產業的標準。
蕭若元指香港的考試文化使文化難以發展,現時大量小孩有八級鋼琴資格卻只懂彈兩首考試歌曲,文化是自小培養欣賞的,但現時學生童年只充滿考試和功利主義。「文明及文化是由游閒中發展,港人行步路都急又如何發展,貧富沿殊問題嚴重,求生壓力大怎麼從事
文化藝術。」。
胡志偉認同蕭的觀點,指現時小孩很多時對課外學習失去興趣,因為是「被安排學習」。教育制度的規範太大,使小孩的精神都放在考試,浪費最有創意的時間。李海燕從官僚角度指出,政府對沒有紀錄、沒有即時效果的事是沒有興趣,所以只會支持「精英文藝」,而且港人默認文化藝術是小撮人的特權,不知道自己每日的生活也是普及文化。
劉細良認為文化藝術發展方向是靠自己,諷刺即使二零四七年康文署也不會了解文化,仍然只是負責場地租用事宜。胡亦認為不要相信政府政策有助文化推廣,官僚只會令創意空間變地產頂目如活化工廈計劃。蕭則認為文化發展要自小培養,沒有壓力由它自由發展就能成長,又笑說只要大學增加文化產業學位,家長就會搶著叫孩子學藝術。
你是甚麼人?
蕭先生提到當年董建華抓住他談香港人身份長達一小時,內容是究竟大家是香港人?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還是香港的中國人?在場的人都大笑,但又有誰會敢大聲的說出自己的答案?香港人經常在處理身份時是如此尷尬模糊。
放下外在條件不談,香港人就是香港人,我就是我,不論外在條件上的身份是什麼,這個我就是獨特。身份與文化是互相建構,獨特及自我認同的身份會建構出獨特及自我認同的文化,而文化又會使人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老土點也說一句,還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去捍衛
自己的文化及身份,難度靠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