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謙
前言
特首梁振英提及將活動工作員職位(下稱PW)延續12個月,同時社會福利署對活動工作員職位作出定影(snapshot),下令機構不能於PW離職後重新招聘,我們認為特首正施展語言「偽術」,表面延續職位,實為陰乾PW,為來年全數削減活動工作員職位舖路。事實上,政府根本沒有處理青少年的就業選擇需要,亦沒有妥善規劃社福界的人手編制,更完全沒有考慮吸納這些具經驗和有潛質的青少年,令有志於社福界發展者被迫轉行,導致人才流失,而在機構及服務使用者的角度,活動工作員的消失,必然會對服務質素上帶來異常嚴重的影響。
活動工作員如何產生
在2000年後,特區政府為了紓解青少年高失業率,決定於社福界裡開設了不同類型的的臨時職位,一方面在社福機構綜合化舉措中,需要增加人手維持政府的所謂的「服務效率」,一方面勞動市場未能及時吸納青年勞工,政府開設了各種不同的職位,這樣包括各色各樣的名字 : 活動助理(PA)、青年大使(YA)、朋輩輔導員(FC)等,而在2008年,政治又開設的一批臨時職位為「活動工作員」(Programme Worker,簡稱PW),安排約3000個職位在各社福單位 ,主要放在青少年服務中心,然而,有好些職位是在婦女服務、長者服務,甚至是傷健人士的服務。這些勞工主要的年齡層,誇越中三畢業(15歲的可就職青年)至29歲。而薪金則以他們的工作資歷及學歷而計算,中三而中七畢業者薪金介於6000-7000左右,而如有大專及本科學歷的青年,入職的薪金則介於8000至9000之間。他們的工作範圍由處理中心日常行政,文書工作,活動籌備及推行小組,社區組織,初步接觸案主及建立信任,在社會工作耆或社福工作員不在時,他們扮演建立案主及機構之間的信任關係,上述的東西也許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在維持服務能夠的正常運作,他們都一手包辦。
由於得之,在社會福利政策綜合化轉形,而引致社福同工工作量大幅增加的同時,活動工作員在紓緩他們龐大工作量發揮了不可代替的角色。青年在福利機構的臨時性崗位,發展至現在許多單位無可取代,而且寶對於服務使用者及機構甚為形貴的人力資源。例如在分工方面,前線社工及福利工作員,可以不需處理瑣碎的文書事項,可以集中精力,投放更多的時間,以針對服務使用者更深入的需要,進行個別輔導服務,帶領比較深入的治療小組,申請大型基金的資助,以及大型活動的總策劃等。
在2008年,3000個「活動工作員」的臨時職位是作為政府3年試驗計劃而存在的,中止期本是在2011年。現實是,活動工作員是每年續約的,即表示他們並不知道下一年他們賴以生計的職位,是否可以繼續維持。在2010年1月,面對政府可能結束活動工作員的政策,前線福利從業業工會曾經訪問了222位活動工作員同工,他們也總共收到197份其他社福同工(如前線社工,社福工作員等)的問卷,超過九成社福同工同意 : 這些活動工作員,是能夠有助紓緩其他社福同工之工作壓力,也有助於中心提高活動或服務質素。
「活動工作員」的臨時職位的"暫時延續"
之後,2011年年初,前線福利從業業工會於政府總部外示威,使政府感受到來自同工及工會等不同的壓力,作出讓步,政府在2011年及2012年延續該職位一年。換言之「活動工作員」的臨時職位,在社福界內存在合共已有五年時間。然而,隨著社會服務的綜合化而帶來的同工工作量大增,及社會福利署提高對機構同工的服務要求,活動工作員在分擔前線在其他同工的工作量,及維持服務質量之功能,根本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政府卻完全無視活動工作員同工在業界及服務使用者的貢獻,仍然一意孤行。
假如沒有活動工作員
在2012年延續「活動工作員」的臨時職位的同時,在同年年3月,竟然暗中發信予所有機構,政府指 : 堅決不會再延續活動工作員職位,並指令機構為活動工作員做好被遣散後的規劃,以及指令各單位做好人手流失的準備。政府決意一次過遣散「活動工作員」的職位。就是說,今年的3月31日,政府必定會終結及遣散所有活動工作員,導致3000名同工同時失業。而這決定必然會使社會服務機構在運作效能上,分工上,及在服務質素上帶來異常嚴重的影響。而在3月19日,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先生,被問及會否安排場合,予活動工作員及社會福利署署長,在活動工作員保留一事上對話,署長竟然只是說,會與社福機構管理層商討,卻迥避與在政策下影響最大的主體 :活動工作員對談,反映了對於活動工作員在社福界之巨大貢獻的毫不專重!
根據社福界前線同工資訊,每位活動工作員工作日數為一週工作44小時,平均每週需負責一個班組活動、一個非核心活動以及四小時一節作為中心接待當值,另外,一週他們需要一次以上的,協助前線社工在活動中作支援。因此,根據社福界前線同工的計算,如果一下子把3000個活動工作員撇掉,全港社福機構全年將失去合共312,000節(四小時)協助社工的核心活動的時間、156,000個班組活動也失去了活動工作員的支援。而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前線同工必須代替他們,負責接待當值合共156,000節(4 X 156,000)的時間!如果要維持中心的運作及服務質素,以全港青年工作單位計算,每年須減少1,965,600人次的服務量予服務對象, 就即要減少「252青年工作單位 x 150名青少年 x 52星期」的數量,此外,預計252個服務單位中,平均每星期減少開放節數1節,即減少開放四個小時,全港合共損失13, 104節。即「4 X13, 104」小時 !
活動工作員職位,乃有志於社福界的青年進修的途徑
過去幾年活動工作員,對於提升業界服務質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而且不單有扶助青少年就業的功能,而且可以培養有志於在社福界繼續發展的人才,既往就已經有很多活動工作員,青年工作員等之職位同工,因為感覺到在服務時的價值,願意繼續投身於社會福利行業,而進修社會工作及與社會服務有關的課程。前線福利從業業工會在2012年下旬進行針對社福界內的支援職系同工的問卷調查,調查合共訪問245人,其中有227人(93%)任職活動工作員及活動助理。調查發現,絕大部份受訪者均希望繼續於社福界發展,而大部份受訪者正在進修或有計劃進修(合共209人,85%),反映同工普遍視活動工作員及活動助理職位為進入社福界的途徑,甚至視該等職位為晉身社工行列的踏腳石。另外,幾乎全部受訪者均同意,整合人手編制(240人,98%)、建立明確薪酬架構(236人,96%)、增加支援職系的培訓資源(236人,96%)、以及將活動工作員常規化(232人,95%)、活動工作員職位需要進駐至其他服務類型(222人,91%)。
而很多活動工作員擔心,一下子撤下所有的活動工作員,一方面他們面臨轉職的困難,他們曾經上過為這些活動工作員而設的網頁,事實上就是政府所指的「遣散後這些同工的就職規劃」,他們發現,中間很多工種需要諸多專業技能及就業經歷,例如職位需要有職業治療相關學歷,或甚是在機構內任行政工作超過六年,甚至需要有社工執業牌照,才可面見。
訴求
我們認為,活動工作員不但不應取消,更應將之常規化,為社福機構、服務使用者及青少年創造三贏的局面。
我們要求:
1. 施政報告承諾將三千個活動工作員常規化;
2. 設立薪酬架構及提供更多福利和進修津貼,以實際地支援他們裝備和發展自己;
3. 收集社福機構員工的意見,為計劃作出檢討,考慮於不同服務的人手分配比例是否足夠和合適。
前線福利從業業工會舉行了「一人一信簽名行動」,要求撤回PW(活動工作員)定影舉措 :
有意參與者,請於3月24日前完成
參與方法如下:
1. 簽妥後頁信件(如一張不敷應用,可大量影印),並影印兩份副本
2. 正本郵寄/電郵/傳真予特首梁振英,直接表達訴求!(地址:香港添馬 行政長官辦公室;電郵:ceo@ceo.gov.hk;傳真:25090580)
3. 第一副本郵寄/電郵/傳真予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8樓;電郵:patricknip@swd.gov.hk;傳真:2838 0125;
4. 第二副本請交予本會,作日後召開記招及聯絡之用(聯絡方法見最底)
十萬火急,敬請各位同工積極動員參與一人一信,希望於此緊急關頭,向社署表達我們的聲音,不讓社署陰乾的計謀得逞!堅決捍衛PW,爭取PW常規化!
*參考文章 :
(1)《【新聞稿】政府一刀切,三千社福活動工作員慘「被失業」,要求施政報告常聘活動工作員》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4972
(2) 易汶健:《社福青年工作者人工低晉升難》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