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浸會大學就李惠利的地皮與政府的爭議事件繼續升溫,3月11日下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舉行會議討論事件。在立法會門外,有超過一百位浸大師生向與會的立法會議員請願,表達對政府處理李惠利用地的不滿。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表示,這個議題關乎社會公義及香港長遠發展,如政府批准在李惠利建豪宅,將會對香港教育開壞先例,除地產商外無人得益。
浸大政府各執一詞
會上最具爭議的地方是浸大有否向政府正式申請將李惠利用地用作中醫院用途,以及雙方在2012年10月10日的會面及電郵的取態。
浸大提供的資料指,他們於2012年10月已明確向政府表示有意將李惠利用地改建為中醫教育醫院。但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則反駁指,浸大在2011及2012年提交的中醫院建議書,浸大一直都計劃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合作,直至2013年2月28日方收到浸大正式通知,撤回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的合作。政府指,10月10日得悉浸大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的合作「出現困難」,校方亦的確曾發送過一次一頁的非正式電郵予政府,但內容並無告之會取消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的合作,同時指李惠利用地只是「其中一個可行的地點」。
然而,浸大校長陳新滋則指去年10月10日校方高層與政府的會面十分正式,同時大家亦同意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不能做中醫院。副校長李兆銓及後補充亦指,10月10日的電郵已是一正式電郵告知政府浸大在李惠利建中醫院的意願,當浸大在12月21日在新聞才得知城規會將李惠利劃入住宅土地發展,使浸大上下十分震驚。
教育用地突變豪宅
此外,教育局署理局長楊潤雄指已按既定準則去計算浸大的長遠需要,因此批出李惠利北部的0.64公頃用地予浸會興建宿舍。而政府評估後認為浸大的教學需要已經滿足,不需要南面用地。
不過,會上大部分議員均認為,就算校方沒有正式向政府申請李惠利用地,該地段一直以來都用作教育用途,而且校園三面都被浸大包圍,政府根本沒有任何特別理據將該地段變為豪宅。陳新滋校長亦指,這個議題關乎到社會公義及香港長遠發展,如政府批准在李惠利建豪宅會對香港教育開壞先例,而且根本除地產商外無人得益,連豪宅居民也可能與舍堂文化出現衝突。
社民連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指,政府只是在李惠利興建豪宅,根本不是社會最需要的公營房屋,不過是滿足地產商的胃口。教育界的葉建源議員則擔憂,李惠利用地發展為豪宅後就不能回頭,教育界將永遠失去這片土地,住宅發展將凌駕教育發展。雖然政府已滿足浸大直至2014-15年度的發展需要,但沒有顧及大學更長遠的未來發展。葉建源又表示,泛民及部分建制派議員都支持該地不應被發展成豪宅,「只欠政府能否聽取我們的聲音。」委員會最後以8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無約束力動議,反對政府改變前李惠利校舍土地用途作住宅。
興建豪宅 漠視社區長遠發展
浸大學生會幹事會外務副幹事長林栢健表示,無論前李惠利校舍南部是否批給浸大發展,政府都不應將該處發展成豪宅,因這並不能滿足廣大市民的需要。他又批評政府只顧解決房屋問題而不理會及社會及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副會長(公共政策)吳永順表示,他對於近日政府為求「交數」而未經考慮地去「製造」更多住宅用地感到不滿,「城市規劃並非只考慮住宅規劃,政府亦需顧及社會上的其他需要,包括醫療、教育等」。他批評政府如將前李惠利校舍南部發展成豪宅只會犧牲浸大未來的發展空間。
浸大政府爭地事件簿
事件爭議由去年開始。去年12月21日,政府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大綱圖修訂建議,將位於前李惠利校舍的南面約 0.88 公頃用地,改為興建住宅。當時浸大表示,該校於2005年起已多次主動正式提交建議書給政府,希望政府撥出整幅前李惠利校舍土地給浸大作長遠發展,並於2009年向教育局提交在前李惠利校舍興建學生宿舍和中醫教學醫院的計劃書。校長陳新滋於2月9日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表示,若爭取李惠利地皮失敗,會考慮辭去校長一職。
政府並無理會浸大的反對,於今年2月15日刊登憲報,就前李惠利校舍南部用地改變為住宅用途的建議(九龍塘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K18/17,A項)作為期兩個月公開諮詢,至4月15日止,並於2月28日公佈2013-14年度住宅賣地表上,包括這塊前李惠利校舍南部用地,資料顯示預計該土地最早可供應日期為2014年2月。浸大對此反對強烈,翌日陳與六七十名師生及校友於校內抗議。在前日浸會大學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意見書中表示,「對政府在城規程序的公眾諮詢尚未完成時,已公佈將會推出該幅土地拍賣,企圖造成既定事實,誤導公眾,感到極度遺憾和憤怒」。
政府也不甘示弱,在3月4日發表2000多字的「嚴正聲明」,並附一約3,000字的附表,就浸大爭取前李惠利校舍用地發表聲明,反駁浸大連日來的說法。雙方繼而在前日立法會的會議上繼續交鋒,浸大並已發起一人一信行動,爭取李惠利地皮興建中醫藥學院。
記者:sinman、吳卓恆
編輯:黃俊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