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喬曉陽2013年3月24日,在深圳接見香港立法會議員座談會上的講話,跟上月底人大常委公佈特首選舉框架,立場一樣,這代表中央從開始至今,完全沒有打算給香港人「真普選」。無論「佔領中環」是否在「人大落閘」前「發生」,相信是不會改變中方既定的立場。
可能有人感覺運動是不成功,因為最終出爐的「人大政改框架」,全面落閘,「佔中運動」未能「迫使」中央讓步,難免「沮喪之情,逸於言表」,感覺「佔中運動」已成終結。但事實上,「佔中運動」可能在這刻才真正進入「運動高潮」,估計有不同「抗爭行動」,會陸續出台。
「佔中運動」會是香港史上最觸動人心的一場運動,整場運動並非單獨著眼於「佔領中環」的發生,而是透過運動的過程,讓市民明白甚麼是「普及、平等」的選舉,感召市民支持及參與「和平、非暴力」的「公民抗命」行動,及作為不同光譜泛民議員的橋樑,團結泛民政黨一起爭取「真普選」。
從正面分析,「佔中運動」啟動至今,已至少達成下列兩大效果:
1) 6.22 公投,成功呼喚接近 80 萬香港人,認識特首選舉不同方案,尤其是「公民提名」;最終有88%認為「若政府政改方案不符國際標準,立法會應予否決。」
2) 成功將泛民議員綑綁,承諾「否決不符國際標準 政改方案」。
估計接踵而來的「佔中運動」,會在未來「民意爭奪戰」,「反人大落閘」及「拉倒政改方案」,再次負起關鍵性作用。
未來兩星期,首先出場是學生「罷課」運動,揭開「第二輪抗爭」的序幕。筆者在此希望更多市民,能夠站出來,支持學生「罷課」行動。
緊接而來可能是真正「佔中」的發生,試想到時有成千上萬市民,不惜「違法」,「公民抗命」,當中可能會有數以百計,社會知名人士公開參與。屆時市民必然關注,為何這麽多人,無私地犧牲自已;行動做成的「震憾」,希望能感召及喚醒更多香港人,達到如下效果:
1) 明白「人大政改框架」的不義
2) 「梁振英要為政改拉倒負責,下台」
3) 讓市民更堅定地支持泛民議員,否決方案,堅拒「袋住先」
同時,這大規範的「公民抗命」行動,國際傳媒定必廣泛報導,增加中央壓力。
中央傾全國之力,開動所有國家機器,對比香港市民微弱的力量,可謂「强弱懸殊」,情況好比足球比賽,强隊對弱隊,强隊希望大勝20比0;假若弱隊能在完場時守和0比0,這代表弱隊已經勝出,可爭取「擇日重賽」。
筆者將這比喻送給立法會泛民議員及全體市民,請大家不要灰心,政改拉倒,我們是「羸家」,因為我們已爭取了下次比賽機會,沒有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