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城中經常討論上世紀以來從內地來港的新移民,卻甚少提及從外地來到的另一種移民,有份為建設香港出力的少數族裔。香港文物探知館與Roundtable教育及專業發展部在2月22日合辦題為《跑馬地少數族裔墳場研究:看開埠初期少數族裔歷史》的公開講座,淺談回教(伊斯蘭教)、祆教(拜火教)、印度教及猶太教的在港的歷史。
圖片由文物探知館提供;左起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成員馮智政和曾家洛。
何謂墳場研究?
談及墓地、墳場,你會聯想起恐怖、蒼涼、死寂等形容詞,認為如非清明、重陽、先人的生忌及死忌,還是少到墳場為妙?其實墳場蘊藏了不少歷史!
早在二十年前,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白德博士已開始進行墳場研究,記錄赤柱軍人墳場亡者資料、墓地設計、造型、刻字等,研究這些人生前的生活,以及香港的轉變。而隨著時代演變,香港人對死亡的意識改變,開始開放地思考「身後事」,對死亡的恐懼減少;加上眾多學者與專家參與及推廣,如張燦輝曾於墳場舉行相展,令原本被視為禁忌的墳場研究從隱學走向顯學,成為文物教育。
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成員曾家洛表示,研究團會調查歷史人物的墓地,探索名人的歷史,與他們身處的歷史時空及重大事件的關聯;會研究墳場與社會的關係,如基督教的墓地很一致,因為有法例規定墓地的格式;亦會以墳場與族群、宗教的關聯為研究方向。曾家洛指,香港少有少數族裔的記錄,因此從墳場能看出香港過往的人口結構,了解他們的風俗和遷移狀況,甚至宗教的轉變及影響;而與香港歷史連結後,更有助理解本地或國際大事如何影響他們遷移到香港。墳場研究貌似與香港現況不太相關,但事實上,了解從前少數族裔在港的生活及融合情況,或許可助我們反思現今社會共融議題。
少數族裔從外地移居香港,背景是國際局勢,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認為墳場是活的歷史,進行墳場研究能與歷史拉近距離。沈旭暉指,外國的經驗中,透過墳場研究能夠看社會結構,在大學甚至成為一門科目;而且在研究過程中思考不同的生死觀,及對死有更多的認知,都會改變人們對人生的看法。
回教,又稱伊斯蘭教,回顧開埠初期,部份回教徒因英政府招募看守監獄的人員而來港;部份與其他華人一樣,都是逃避戰亂而來。回教徒在港的歷史己有約150年,直到現時,本港約有22萬回教徒,其中3萬是華人。
回教的喪葬以土葬為主,因為他們認為神以泥土創造他們的祖先,人死後亦應盡快回歸泥土,而第一個回教墳場於1870年在香港跑馬地建成。馮智政表示團隊實地考察時,發現回教徒墳地非常簡約,其教義主張簡葬,有些墓碑沒有刻上姓名、年份及其他資料,只有一個號碼,唯有親人才知道墓地屬於誰。
回教墳場的另一特點是墓地分佈沒有時間性,古今墳墓不按時間地放在一起,墓地號碼亦不按次序。但當中一些什葉派教徒的墓地會與其他墓地分開,放於專屬的位置。研究團亦觀察到回教墳場出現眾多中國姓氏及名字,在能辨別族裔的698人當中,有446人是華人,而最早出現的中國人名更是在光緒年間下葬,顯示華人信奉回教已有一定歷史。
部份華人回教徒亦在來港後建設香港,如商人馬子敬及脫文英於1918年籌辦「中華回教博愛社」,組織在1970年成立本港第一間回教學校,為在港回教徒提供讀書的機會。
風格紛陳的猶太教墳場
猶太教墳場位於跑馬地山光道,建於1855年,在傳統中式建築風格的佛教東蓮覺院旁邊,相映成趣。根據馮智政的說法,早期的在港猶太人中有不同群體,如來自伊拉克的猶太鴉片商人,亦有部份因1917年俄國革命而逃難的俄羅斯猶太人,由於群體不同,因而衍生出三種風格各異的墓園,包括墓碑上均使用俄文的俄式設計、庭園式墓園、以及石棺式。
猶太人本居住於今日的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一帶,而本港的猶太人社區是在1840年代開始發展,但規模不大,到了1933年約有50至75個猶太家庭在港生活。雖然佔香港人口比例不高,卻對香港有顯赫功勞,如天星小輪、海底隧道、山頂纜車是由猶太人工程師負責,其中身為工程師的前總督彌敦爵士開發了彌敦道,他更是歷任香港總督中的第一個及唯一一個猶太人。
謎一般的印度教墳場
跑馬地黃泥涌道印度教墳場的出現是一個謎,傳統印度教主張火化後再將骨灰灑於海中,是火葬後再進行水葬,但香港竟有一個屬於印度教徒的墳場,當中原因是個謎。早期的英政府對印度教的認知不大而撥地給印度教徒,而1888年亦有第一個墳墓下葬於此,但由於印度教有火葬的傳統,因此當時的印度教徒對火葬場需求不大,而在1952年興建墳場前的廟宇,及後才於廟的後方建火葬埸。
由於英政府在1888年實施《管理華人條例》,對華人採取高壓政策,限制華人聚會,因而對執法人員的需求日增,故聘用印度人來港擔任警察、獄卒等,部份則是因香港地理位置有利貿易而前來經商。直至1909年,在警隊中的單是錫克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已有411人,佔全體人員的四成。從實地考察所得的資料顯示,印度教墳場內約有59個墓地,而且早在1888年的開埠後已有印度教徒下葬於此,因而推斷當時已有印度教徒生活在香港。
而印度教徒對香港的貢獻亦不可忽視。其中有夏利萊家族在經濟貢獻良多,他們最初從事服裝及裁縫生意,其後發展酒店業務,創立了帝國酒店和香港金域假日酒店。部份墓碑上更有英國皇家的標誌,或是皇家工程師,可見當時的在港印度教徒不多,但他們對香港發展卻有很大貢獻。
祆教 被遺亡的貴族
祆教起源自波斯,即現今的伊朗一帶,在佛教興盛的時期,祆教徒為了堅持不改信佛教而逃到印度西部,成為帕西人。帕西人早在英國佔領香港前已在廣州、上海等地生活及進行商貿,所以他們在香港開埠初期已獲得專屬墳場,即祆教墳場。而經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隊考察發現,在194個墳墓中,除了24個不知名的墳外,其餘的170個墳屬於169個不同的姓氏,足證來港的帕西人大多來自於不同家族。
雖然開埠初期的在港帕西人數雖少,但精英輩出,建設香港,如麼地爵士曾贊助與建香港大學、促成干諾道填海;律敦治曾成立「香港防癆會」,為公眾健康出力。馮智政指出,雖然當時的帕西人非常忠於港英政府,但曾被英人拒絕於上流社會外,屬於遠離英國權力階層及本地華人的一個資產階級。
開埠初期在香港定居的少數族裔不是只有當「啹喀兵」或其他公職人員,香港成為開放港口後,貿易往來吸引了一些較富有或經商的帕西人、印度人等,他們都對香港各方面發展有重要貢獻。雖然現在討論少數族裔議題時,焦點未必放在這群少數中的少數族裔,但於墳場研究中卻能重新認識少數族裔歷史,了解這些「異鄉人」在香港開埠初期的重要性,思考他們帶來的知識、資金及勞動力如何推動香港發展。
(墳場相片均由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提供,墳場研究的詳細結果可到:http://www.minorityhistory.hk/)
編輯: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