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拖篋抗爭豈是偶然

$
0
0

攝:Kaiser ks @USP

二○一四年只過了兩個月,網民已經屢次發起以下針對「自由行」的行動,包括:

二月十六日──尖沙咀「驅蝗」行動

二月廿三日──旺角西洋菜街「一人一篋」行動

三月二日──一億人、一億喼,沙田流量壓力測試

三月九日──旺角西洋菜街「真心愛國愛黨大遊行」

自由行:中央送港的「大禮」

「自由行」是二○○三年中央政府對香港送出的「大禮」。二○○三年對所有香港人來說,都是不堪回首的一年:當時沙士肆虐,奪去二百九十九人的生命,亦令香港的經濟陷入谷底。沙士後,中央政府跟香港特區政府簽訂CEPA,開放多個行業給香港人到中國發展;同時推出「個人遊」計劃(即「自由行」),先是廣東省東莞、中山、江門及佛山四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身分來港旅遊。「自由行」迄今已擴展至大陸四十九個城市。

根據入境處的工作匯報,二○一三年訪港旅客入境人次達五千四百三十萬,比二○一二年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七,其中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人次達四千零五十萬,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四,比二○一二年上升百分之十六點八。

「自由行」推行十年惹民怨

以上數字到底有甚麼啟示?「自由行」推行十年,到底對香港有甚麼影響?誠然,沙士一役,世界各地遊客短期內未恢復對香港的信心,尤其當年世衛要到二○一三年六月底才將香港從疫區名單中除名,當時香港人的確處於谷底。「自由行」推行初期,確實令香港的零售業迅速恢復,當中包括:影音器材、化妝及護膚品、手提電話等等。可是,隨著愈來愈多「自由行」,很多地區的租金隨之飆升,地區小店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有名店、藥房或金舖。當香港人走在旺角西洋菜街,眼下只見愈來愈多金舖及藥房,從前光顧的茶餐廳或文具店,都要搬到幾街之隔的地方。

由二○○九年四月開始,深圳戶籍居民可以申請「一年多次」簽証,即在有效期一年內,可以無限制地往返香港,每次逗留香港不逾一週。「一簽多行」的政策,衍生了「水貨客」的問題。深圳居民以旅客身分一日內多次進出香港購物,然後循陸路運到內地而毋須繳入口關稅。基於人民幣兌港幣處於優勢,內地居民在港購物無疑是賺了匯率,再加上不必繳稅,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當中國製造的奶粉驗出含有三聚青胺,中國大陸居民便紛紛湧來香港搶購奶粉。近年更令港B無奶粉可食,香港媽媽叫苦連天。後來,除了奶粉外,很多日用品及乾糧都被水貨客搶購一空。

上水就是首當其衝的地區。從前上水是新界一個偏遠的住宅區,該區的店舖多是服務地區的小店,可是,當水貨客滋長,該區開了一間又一間藥房,令原本的地區小店結業消失。水貨客猖獗,東鐵站的出入口及月台都是水貨客及他們的運貨車,令上水居民連出入都感到困難重重。

上水、旺角、尖沙咀被攻陷

除了上水和旺角,尖沙咀也是被「自由行」旅客攻陷的地區。從前尖沙咀廣東道多見歐美遊客,在街上盡是廣東話或英語的對答,可是,自從推行「自由行」後,名店店員多以普通話招待進店的客人。二○一二年初的D&G名店事件,源於香港人被禁止在店外拍攝,令網民發起活動圍影該店抗議,這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相信記憶猶新。當日筆者亦在附近見證網民在店外圍影的情形,而多家海外媒體皆有報道,D&G名店事件是近年香港本土抗爭的重要里程碑──由這次開始,多由網民自發行動而不從屬任何政黨或社運組織。二○一三年初網民到尖沙咀LV名店外抗議也是類似的事件。

近年來港的「自由行」旅客多是即日往返,他們來港的目的不是旅遊,根本不會帶旺酒店業,他們買的是日用品如洗頭水、藥油等,有些人在街上隨處便溺,喜歡便蹲在店外。而且,他們跟香港市民共用集體運輸工具如港鐵,令上班一族要等好幾班車都未能成功進入車廂,而香港高官只叫我們「多等幾班車吧」。請問教香港人情何以堪?

港人付出沉重的代價

特首曾誇耀「自由行」是他向中央政府爭取的功績。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被問及會否減少接待「自由行」旅客,他不僅不同情香港人的慘況,反而比喻說多了訂單便應該要接下來生產。「自由行」只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左右,卻要香港人付上沉重的代價,試問網民又怎可能不發起活動,抗議這個擾民的政策?

原文刊於此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