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心魔

$
0
0

年少時讀《神鵰俠侶》,讀到《射鵰英雄傳》裏的人物「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再出場時,覺得金庸寫得頗誇張,不明白已頓悟前非的裘千仞為何有那麼強的惡念,要自銬手足防止自己殺人。裘千仞當年悔過後,出家為僧,拜入一燈大師門下,法號「慈恩」,可是,十多年後,他仍然「相貌兇惡,眼發異光」,一受刺激便起殺戮之心,「心中煩躁,總是難以克制」;到真的殺了人後,雖然不是有心的,卻「因悔生恨,惡念橫起」,連師父一燈大師也想殺!這是本性難移嗎?

第二次讀《神鵰俠侶》時,人生閱歷豐富了,對人性的了解也深了一點,認為金庸描寫慈恩的處境,不是要說本性難移,而是在刻劃「心魔」的力量。心魔,是一種驅之不去的想法或感覺,這種想法或感覺之為魔,是因為它不是自己想有的,卻又能推動自己去做一些不希望做的事。慈恩的心魔是「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 他認為「過往種種,俱是罪孽」,因此「煩惱痛恨,不能自已」,無論怎樣修行,始終接受不了自己的污點,「心中始終不得安樂」,並認定自己「惡根難除」、「總是不能除去惡念」,而正正是這個想法,令他容易心生惡念,可說是一個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心魔令自己覺得受一股明明是內在、卻又強烈地感覺是外在的力量控制,稱之為「心魔」,實在貼切:在自己的心內(心),卻是自己不想要、甚至感到害怕的力量(魔)。自知有心魔,是一種心靈上的掙扎,給心魔打敗了,當然痛苦,而令痛苦加倍者,是明知那心魔是非理性的。例如慈恩,他那「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的想法雖然是事實,但他也明白一燈大師說的才是道理:「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復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明知這個道理,卻又念念不忘「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那就是非理性了。

至於心中有魔,卻又不認為有問題,樂於受其支配的,恐怕不是有心魔,而是入魔或成魔了。

原文刊於此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77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