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坐擁七千多億財政儲備的香港,已位居全球已發展地區貧富懸殊指數首位。根據政府去年以2012年底數據所作的推算,香港現時有131萬人,亦即是接近兩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下。更有甚者,在2001至2011年間,雖然本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增幅達到47.6%,但是按2011年市價所計算出來的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卻下跌了2.57%,這充分顯示了本港的經濟增長並未能令所有市民受惠。我們相信,這都是因為地產和金融霸權把香港的經濟利益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導致香港出現經濟分配嚴重不平等的情況。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明天(二月廿六日)公佈本年度之財政預算案,我們認為,政府必須考慮長遠的發展和社會投資,並建立完善的稅制,為香港的未來謀求新的出路。
泡沫經濟危機深 社會投資保民生
香港以金融及地產作為主要的經濟發展業務,不斷為本地資本市場引入外資及中資,令香港的致富模式變得依賴資產增值。在這種模式下,由於缺乏健康的實體經濟支持,本地資本市場變成了一個大泡沫,儼如一個大賭場。不少市民眼見資產升值的同時,物價亦持續通脹的情況,也只好加入資產市場以求保值。當這種炒賣資產而成的泡沫一旦爆破,最受害的是小市民。與此同時,金融地產大鱷已賺到盤滿缽滿,帶著從港人身上賺取的財富逃之夭夭。這情況早已在亞洲金融風暴時發生過!香港當時資產泡沫爆破,多少市民受害!財政司司長必須以此為鑑,檢討這種為香港帶來高風險的泡沫金融地產發展模式!
若然香港的經濟發展模式仍不改革,我們的社會能夠有健康的將來嗎?為了香港的未來,我們必須在當下開拓金融和地產以外,各種以民為本的社會投資,如教育、醫療、環保及科技等。務求投資於當下,豐收於未來,讓市民可以有多元的就業及生計,不用再被少數的財閥壟斷其選擇。此外,我們相信建基於市民需要的經濟活動,既能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亦可達到可持續發展。若然,財政司司長繼續以「審慎理財」為不做事的藉口,不但錯過了香港發展轉型的好時機,更扼殺了香港人發展潛能的大好機會。這對當下以及未來的香港來說,都是一個大損失,政府更可能要賠上無法估計的社會成本!
派錢只解短困 長遠規劃最實際
貧窮人口上升,通漲持續,市民生活艱難,即時的紓困措施固然有其必要,直接派錢以及各種剩餘福利只能解短困,亦並非治本之法。如果醫、食、住、行,各樣生活成本都不斷增加,市民日後的生活只會變得愈來愈艱難。派錢及各樣的一次性津貼,只會令公帑變成政府對大財團的補貼,變相保障它們能繼續在本港牟取暴利。因此,一個低生活成本、高社會保障的社會,才有利於香港小市民的長遠利益。
為了加大社會投資,穩定公共財政,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公共開支
1. 推行全民退休保障
強積金推行十三年,錯漏百出,市民的血汗錢不斷被高昂的手續費、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蠶食,小市民的退休生活根本無法得到保障。政府必須盡快注資種子基金,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讓貧困長者、家庭主婦,以及殘疾人士也能受到保障!近年政府不斷放風,表示為應付人口老化,將設立未來基金作「儲蓄」之用,但事實上,未來基金不但沒有明確指出如何運用,其營運更繞過立法會程序,不需向市民負責。因此,我們反對以上建議,並促請政府實事求是,盡快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正面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
2. 保障市民住屋權利
香港房屋問題嚴峻,公屋輪候數字屢創新高、私樓和居屋樓價升至天價、私樓租金昂貴、劏房問題嚴重,市民無法解決基本住屋需要。歸根究底,香港的房屋問題源自房屋淪為可供炒賣的商品,然而,現時香港稅制鼓勵資產增值,變相助長房屋炒賣的行為,令市民更加難以透過置業解決住屋需要。要改善問題務必改革稅制,建立住宅物業空置稅、土地囤積稅以減少炒賣房屋及土地囤積的情況。政府亦必需大量增建公屋,放寛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並實施租務管制,讓市民免於捱貴租,居住在狹窄危險的劏房。長遠而言,政府亦需要推行包括社會房屋在內的非商品化房屋,嚴格區分投資和居住需要,讓市民可以安居而不必受置業風險的影響,打破地產霸權對市民生活的控制。
3. 反對公共服務私有化
紓解民困,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領匯令公屋居民負擔沉重,東西隧高收費導致紅隧嚴重擠塞,港鐵頻頻出錯市民問責無門,已說明私有化不乎合公眾利益。政府需盡快回購,撥亂反正。與此同時,公共交通和電力供應在年年利潤高企的情況下,仍然要求加價。政府不從制度著手解決,卻每年提供津貼,實在本末倒置。
公共收入
改革稅制
香港的低稅率令政府過份依賴賣地收入。在嚴重財富不均的情況下,政府應推行累進利得稅,令透過壟斷賺取暴利的企業繳交更多的稅款,並開徵資產增值稅,遏抑炒賣行為,透過大額股息稅限制富商的利潤。針對社會極為短缺的土地和房屋淪為炒賣工具的狀況,可開徵土地囤積稅及空置稅。同時恢復紅酒稅和遺產稅。這樣令政府經常性財政收入增加,一方面可以減少對賣地收入的依賴,另一方面又可以維持政府的民生和福利開支。政府往往以財政儲備即將耗盡恐嚇市民,實在站不住腳。在經濟年年增長的情況下,開徵新稅增加經常性收入才是正面解決社會問題的良策。
除了以上的訴求外,我們還留意到曾俊華已宣布會在即將宣讀的財政預算中交代長遠財政計劃。我們將密切留意該計劃的內容。如果它的建議準備進一步將不公義的保守理財政策制度化;如果它的方向是以長遠財政為名以犧牲我們的民生需要,我們將堅決反對。因為,唯有改變公共財政的根本原則,大大加強財富再分配的力度,才有可能還香港人有尊嚴的生活。
聯署團體(排名不分先後)
老人權益中心
工友權益聯社
北區就業問題關注組
照顧者關注組
領匯監察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
基層發展中心
青年拒當樓奴運動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
左翼21
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
社會民主連線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工黨
勞資關係協進會
二○一四年二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