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lannoplan
青春、甜蜜、勵志、坦率,完場走出戲院時愉快得連旺角人潮也覺可愛,即時買了 I love HK 衫要帶回柏林,這就是看完《狂舞派》的感受。
或者你會以為,近年熱哄的本土情懷,是這部片成網上熱話、文青奔走相告的理由,我也不否認這是一個原因,然而,一樣東西好不好,不會「只」因為它是100% made in Hong Kong就決定了 — 原本顯淺的道理,可現在香港氣候下卻是需要註解。
這電影看得人開心,不只男主角 染良那有點超過的古怪,還有 呀花跳舞時那種全身也笑的感染力,還有那句有點骨痺卻又可愛的「我地青春既傷口唔係比你地用來嘲笑的」,還有、還有……這些「還有」就是導演黃修平對細節的敏感表現。
這部片的故事正路得很,是典型的青春熱血歌舞劇,難怪別人會拿Step up來比較,甚至以此作為評斷《狂》的標準,但這顯然並非必須、也不見得能讓人更懂欣賞。然而,若硬要比較,我認為Step up系列的舞蹈是更加eye-catching、更加powerful的,而且歌舞鏡頭的處理也實在比《狂》好得多,但其實《狂》優秀的地方是說故事的能力,多於畫面或場面上調度。導演把很多平凡得浪漫的場景(如一齊送豆腐、樹下推手跳太極Hip Hop等等)組合成一個很自然的愛情故事,讓鏡頭下的香港(天橋底、有草地馬路肩、豆腐店、工廠大廈、公園榕樹下……)變得親切可愛,對於一個新晉導演來說,已是做得不錯。
而另一成功因素是選角出色,呀花和染良實在太搶眼,一個自然樂天一個造作卻有說服力,出來的效果異常配合,那就是青春的味道 — 那未必是最好的,卻是最率真的。
就是這些元素組合調和,比那些只強調有型有款的舞片更值得玩味。而且我很欣賞的,是電影要傳遞的一個訊息 — 為了某事,你可以去到幾盡? — 並不是一往無前、沒有後路、不顧後果的「去盡」,在導演的詮釋下,這問題的最佳答案是堅持 — 當你以為事情很困窘、當你以為只有你在沮喪、當你遇到人生的瓶頸時,逃避一下、退後一步,但不要一去不返,只有直面克服、堅持完成,才是青春、才是去盡。
一位朋友曾寫道,「曾擔心自己越來越僵化、老氣橫秋等,原來是過分憂慮了,畢竟,我一直感到自己心底某處的年青,很真實的年青,難以衰老的年青……」,或者這些話,是真實感到年青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的分別,才會有的感慨,而《狂》讓我想起這話、讓我在戲院裡不自覺的手舞足蹈起來;在數字不段累積之時,若你還能感到這些話有多真實,那樣青春煥發的生命,不也是一種無上幸福嗎?
Tanzt, 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en! (by Pina Bauch)
舞、舞、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