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梁美芬議員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節目訪問,重申昨日記者會檢討通識科的意見:1) 應該給予學生選擇權,檢討通識科必答政治題的必要性,建議改為選答題; 2) 認為中史科同樣重要,必要時檢討通識科是否需要成為必修科,題目亦不應偏重政治議題。民主黨認為有關說法難以接受,違反社會多年來培訓通才的願望及實踐,希望梁美芬議員及其聯席回頭是岸,檢討說法。
虛假對立 混淆視聽
出席節目的區諾軒認為,通識科設有六個單元,舉凡社會民生事務,無不涉及政府政策,梁美芬對於「政治」的涵義含混不清,如果凡涉政治內容均需省略,通識科還剩下甚麼?梁又支持中史科作為必修科,或把通識科重新列為選修科。[2] 曾於高考同時修讀通識及中史科區諾軒認為兩科各有其重要性,他認同新高中學制有需要檢討中史科的角色,但以中史科的價值推翻通識科必修的角色,完全是無謂的對立。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不認為通識科過於政治化的說法。首先政治是認識香港、中國必不可缺的部分,梁美芬念茲在茲的「佔領中環」議題亦只屬《今日香港》單元中「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範圍,以偏概全抹殺其他二十多個學習範圍的角色並不合理。她亦補充,梁氏愛國愛港,她要求列作的選答題是否包括中國政治的內容,認識國情卻漠視中國政治,更是脫離現實。
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政治亦無處不在,要求通識科必答題不准問政治題,是欠缺理據,亦不能落實執行的。因表面上的非政治題,如兩性關係、環保問題、双非、奶粉、自由行、美容纖体等,都可以從多角度思考,包括政治或政策分析、權力的分析角度,所以硬性界分哪些是政治題或非政治題,是既不可行,亦是無聊之舉。政治作為一個分析角度,可配合其他角度,讓學生可以掌握何謂多角度分析、批判思考,這些基本技能,令學生畢生受用,也是反洗腦的政治及公民教育的重要元素。
黃碧雲、區諾軒重申通識教育本意是為學生提供通才訓練,政治內容更是基本知識,為了自身的政治喜好而將之省略,偏離當初立科本意。他們強調,大家作為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生,應該明白政治的第一課便是政治隨處皆在,如果梁美芬對「政治」有不同理解,請向公眾解釋政治為何物。
黃碧雲、區諾軒
201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