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國安主場:工人體育場
球迷的意思,就是對任何足球比賽都有一種狂熱的心態。這一次因為工作的關係到了北京,而且在巧合下,看了一場中國甲組足球聯賽的賽事。這一次在京城逗留了一個星期,適逢國家隊參加在南韓舉行的東亞杯賽事,中央電視台更是全程直播。這次北京之行,令筆者不論在球場、球迷、足球刊物和整個風氣上,都對中國足球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體會。
國內足球運動何去何從
一直以來,中國足球給人的印象就是涉及貪腐問題和人事鬥爭。尤其在國內聯賽,形形色色的問題更是多不勝數。其中擁有近三十年歷史的老牌球隊大連實德就在去年退出中超聯賽,因為班主徐明涉及經濟罪案,他也正正是和前重慶巿市委書記薄熙來有密切關係。在薄擔任大連市長時,已被指常常「關照」徐明;最近薄一案即將開審,徐亦傳出已被捕及死於獄中。而由此可見,大連實德的退出和官員的倒台存在著一個骨牌效應。
筆者來到北京後告訴我的內地朋友,我在工作後會去看球賽,他們都笑著說:「中國足球你都看?你一定是傻的。」這亦難怪的,除了國內聯賽問題多多外,國家隊的成績亦持續不振,排名每況愈下。早前便大敗予泰國青年隊,但更重要的在於足球在國內並不屬於「國球」及重點發展運動項目。足球在中國內地的受歡迎及普及程度,早被羽毛球和乒乓球甚至籃球比下去;原因亦和中國在體育政策上側重培養個人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有關。
圖:北京國安的球迷用品專賣店
每四年一度的奧運就是一例,由 2000年的悉尼奥運至去年的倫敦奧運,中國的金牌大多是來自個人運動項目;而且一屆比一屆為之側重,單看每年全國優秀運動員的名單就可見一班。除了羽毛球和乒乓球,體操、跳水、射擊和舉重的奪金數量都有增無減,甚至是盡攬男女所有項目。獎牌及榮耀從而令國家體育總局在各省的培訓項目上,投放更多資源在個人運動項目;足球就成了背後的犧牲品。
北京國安 首都足球象徵
更重要的是,一般青少年要成為職業球員需付出長達五至八年的時間,而且繼續投身足球行業的比率亦低,所以令球隊和地方足協多年來均不重視在這方面的投入。有些球隊更把青年隊出售以作為資金來源。現時北京共有三隊職業球隊,其中北京國安就是中國足球界中唯一一隊從未「變更過投資方」和一直參加頂級聯賽的球隊,所以球隊狀況較為穩定。而早前香港球員李志豪加盟了這隊外號「御林軍」的球隊,令更多球迷認識這隊首都球隊。
北京國安的主場位於朝陽區工人體育場,球場歷史悠久,見證著國安二十年來的歷史。然而,球會曾一度考慮遷進為了 2008年北京奧運而建的奧林匹克運動場(鳥巢),但最後亦在球迷的反對及經營成本的問題下否決。對北京球迷而言,它是首都的足球象徵。球隊早前更引入前英超球星簡奴迪,配合原有的徐雲龍、邵佳一和張稀哲等球員爭取佳績。筆者原本希望能一睹國安主場賽事的風采,但適逢中超休戰兩週,繼 2009年來京旅遊後再次緣慳一面。
圖:《國安隊刊》本季度第九期
足球文化的滲透
走在北京街頭,大部分的報攤都會有《國安隊刊》出售。刊物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圍繞國安的近況,包括球員訪問、場外花絮和球隊賽程等。這本隊刊的售價亦符合了北京所有雜誌的最低售價:十元人民幣。自去年三月創刊以來,其銷路已非常不俗,更是《足球周刊》在北京銷量的三倍。主編劉晶捷早前曾表示,它不單是一本普通賽事指南,更是足球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而隊刊會在國安隊每輪中超、足協杯的主場比賽前兩天推出;令球迷「記緊入場」。《國安隊刊》是第一本屬於中國球會「自家」及能賣錢的雜誌。香港有可能會有類似的刊物嗎?觀乎現時市面多本足球雜誌均以歐洲足球為主要內容,唯一主打本地足球的《Keymansoho》亦已停刊;更遑論能容得下一本球會出版的雜誌。筆者對國安隊認識不多,但這本刊物卻能讓人對球隊有初步的認識和一種親切的感覺。雖然在互聯網泛濫著各樣有關足球的資訊,但一本「實物」對球迷來說,還是來得踏實。而且是自己支持的球會的一種行為方式,試問有哪個球迷不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