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擴建的問題愈演愈烈、地區人士斷食明志,有云這是自私的「鄰避」(not-in-my-backyard)心態作崇,卻忽視了始作俑者實為多年庸碌無為、敷衍塞責的香港政府。
大部份人都不會喜歡厭惡的垃圾堆填於自家後園,而政府為受影響居民提供的補償措施大多成效存疑,更有不少「走數」之嫌,今次將軍澳居民質疑政府的舉措實可理解。另外,垃圾爆滿實源於政府近年的回收及減廢工作成績簡直「滿江紅」,例如曾治時代的減廢工作完全失敗、第二階段的膠袋徵費竟相隔第一階段四年始作諮詢。工作成效如此低落、效率如此散漫,結果要打鼓嶺、屯門、將軍澳居民「找數」繼續與堆填區為鄰,即或有「鄰避」心態亦是政府一手促成、情有可原。
危與機相隨,而這種「別在我家後園」的鄰避心態可以是撥亂反正的力量,台灣經驗具有啟示作用。十多年前,台灣亦因經濟發展而飽受垃圾滿瀉之苦,政府因而提出大建焚化壚計劃。當年台灣居民寸步不讓阻止政府計劃、逼使政府積極推展減廢計劃,最後成績斐然、垃圾山都幾近夷平。回看香港,依靠政府主導推展減費、回收計劃,成效實在令人失望,唯有市民的壓力才是政府推動減廢的主要動力。
歸根究底,減廢才是處理廢物問題的正道,政府本已散漫及有「走數」前科,若通過擴建堆填區計劃勢必令其推動減廢誘因及壓力大減。現今政府厚顏無恥表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建制派頻臨轉軚、地區人士勢孤力弱,無論何區的市民都應堅決要求政府立即厲行減廢、回收計劃,否則堆填區遍佈十八區市民的「後園」亦無補於是。誠然,若政府能更積極及亡羊補牢,擴建堆填區計劃本無必要在任何人的後園!